高一政治大题必备考点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
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是指从较长时间看,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量基本相符,而不是指每次的价格与价值相等。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这是价值规律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的影响(P14-16)(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的影响a、一般商品:商品价格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b、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减少。
c、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的影响:当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a.调节产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P17)影响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居民收入(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越多,消费越多)(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的影响(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21-23)(1)消费心理面面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2)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7、生产与消费的关系(P29)(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b、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8、大力发展生产力?P30-31(1)原因: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措施: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与创新。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P33为什么坚持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P35怎么样巩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35(1)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为什么:“意义and 三个有利于”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怎么办:“两个毫不动摇”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33 (1)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其主导作用(2)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
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注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1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就业?P42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同时,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从党和政府、劳动者个人两个角度进行阐述)?P42-43党和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自身的素质13、企业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39-40(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14、如何实现社会公平(P61-62)(1)“一个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2)“两个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两个同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4)“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另一重要举措):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72)(1)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纳税的必要性:a、国家角度: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b、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16、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82)(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1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①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手段:(如何进行宏观调控?)A:经济手段: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B: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通过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是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P88)(1)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2)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3)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4)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20、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89-90)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1、经济全球化(P92-9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2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94)⑴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①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②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23、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97)①要把“引进来”“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A:“引进来”: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和质量。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和引智有机结合B: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②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