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课中课后主要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第2页课中题。
答:不同意。
因为人种的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是人类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同一祖先,人类现存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2、第5页温故知新题。
答:原始农业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上段话说明了农业产生的重要意义: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
它不仅使人口增长,而且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村落景象,并至今在世界的许多地区流行。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第10页课中题。
答:他们借此把等级的划分说成是神的意志,给种姓制度罩上一层神圣的色彩,以维护种姓制度。
●3、第12页材料分析题。
答:①都是要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②把奴隶看作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1、第15页课中题。
答: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它所采取的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价值与意义:它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局限: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
是建立在压迫奴隶的基础之上的。
广大奴隶公然被列为专政对象;妇女和外邦人都无权参政;雅典还对外专横残暴;特别是这个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奴隶主上层——工商业奴隶主手中。
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1、第21页上面课中题。
答: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服兵役等封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节附庸之间的纠纷。
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
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但不能直接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即所谓“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第21页下面课中题。
答:1、欧洲的封建城市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而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往往先是政治中心,后又成为工商业活动中心;2、中国唐宋时期的城市规模较大,像唐都长安,宋都开封、临安,都有上百万人口;而西欧的城市规模都较小,14世纪的伦敦,只有4万人。
3、欧洲的封建城市一般有较大的自治权,有些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3、第24页知识巩固题。
答:重要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
英国的伦敦等。
它们兴起的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1、第27页下面课中题。
答: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到西亚,再到大秦,即罗马帝国。
当时中国处于西汉王朝的统治下。
●2、第28页下面课中题。
答:可以说该观点带有片面性:暴力冲撞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明的作用,但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和损害也很大。
●3、第29页温故知新题。
答:“6”指罗马。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通过地中海东部的商业活动,他们之间一直有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罗马的扩张等使这些文明在相互冲撞中融合。
▲4、第30页活动园地题。
答:①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遣唐使:借鉴唐朝制度,传播唐朝文化(学习唐朝的经验,对日本影响很大)。
③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④玄奘西行:推动唐朝与天竺(或南亚)的文化交流(系统记录介绍古代印度的第一人,促进文化交流。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3、第58页温故知新题。
答: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
它取得胜利的原因有:①战争的正义性(最主要的原因);②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③华盛顿的个人作用;④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援等。
★4、第58页自己动手题。
答:①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②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军事冲突停止:1781年约克镇战役。
⑥结束:1783年英美和约,英承认美独立。
⑦建制: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
⑧就职:1789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
第11课《法国大革命》▲1、第60页课中题。
答:《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人权宣言》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在宣布“人人平等”的同时,由宣布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从根本上吧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人权”完全变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权利。
●2、第63页课中题。
答:拿破仑征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但它同时也被欧洲大陆的民族国家所包围,它始终处于英、俄等反法同盟国家的威胁之下。
它对广大占领区的侵略掠夺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厌战情绪。
远征俄国的惨败和滑铁卢的溃败使得帝国最终土崩瓦解。
★3、第64页温故知新题。
答:《人权宣言》强调,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规定的人权和法治,否定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确立了改造封建社会和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则。
但它在宣布“人人平等”的同时,又宣布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从根本上把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人权”完全变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权,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权利,实际上是以财产的不平等取代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4、第64页畅想天地题。
答:进步性:主要在于它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扩大革命的影响;或答局限性:主要在于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67页课中题。
答: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
★2、第68页课中题。
答:机器代替手工,代替了劳动者繁重的体力支出;工厂代替作坊,使生产的规模迅速扩大;分工更细,使机器零部件生产标准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等。
▲3、第69页温故知新题。
答:①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英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拥有大量的雇佣劳动力、资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广大市场的刺激下,进行工业革命而使用机器织布。
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经外商的刺激,在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
★4、第70页畅想天地题。
答:工业革命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的财富大大增加。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等。
还使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如火车、轮船、城市化等。
但也危害了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
第13课《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1、第75页课中题。
答:①说明了殖民强盗的贪婪。
②看法:在殖民活动中,殖民者惯用手段是抢劫和掠夺。
★2、第76页畅想天地题。
答:这段话反映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对宗主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残酷的殖民掠夺,西方殖民国家获得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备的三要素:资金、市场和原料。
第14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第79页课中题。
答:①为争取民族独立挺身而出的斗争精神;②与玻利瓦尔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③不迷恋权位名利,急流勇退的无私奉献精神;●2、第80页课中题。
答:①根本原因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损害了印度民族的权益,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空前严重的灾难。
英国对印度士兵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直接激起了士兵的武装反抗;密拉特事件是其导火线。
②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表现了印度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伟大精神。
▲3、第81页畅想天地题。
答:①战争的正义性;②有利的国际条件——美法革命的客观支持;③有一批杰出领袖:海地的杜桑·卢维杜尔、墨西哥的伊达尔哥、南美洲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④革命措施正确,如玻利●1、第103页课中题。
答: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导致发电机和一系列电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2、第104页课中题。
答:句意为:天才,除了具备一定的聪明才智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勤奋努力。
爱迪生这句话是对的。
实际上,人的智力都差不多,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进取心、意志力和努力的程度,即所谓的“天才在于勤奋”。
我们要学习爱迪生热爱学习、执着追求、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第107页畅想天地题。
答:①立志服务社会;②热爱科学研究;③具有丰富知识;④吸取前人成就;⑤潜心科学实验;⑥善于观察想象;⑦敢于创新思维‥‥‥第20课《交通运输的新纪元》★1、第111页温故知新题。
答:①火车、蒸汽轮船、汽车、飞机、摩托车等;②、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飞机制造设计大师、飞行家冯如,设计制造飞机,参加国际大赛,曾获一等奖。
③主要表现在:一是带动和促进了以交通运输为中心的产业的发展,如汽车、飞机、火车、轮船制造业等;二是加速了物质、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三是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2、第111页畅想天地题。
答: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结合起来了,科学技术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第118页课中题。
答:能得到的启示有:1、是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必须有资本、资源和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4、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第120页课中题。
答: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使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斗争加剧;②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使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3、第121页温故知新题。
答:说明列强之间既争夺利益又相互勾结,一切都以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
▲4、第121页畅想天地题。
答:①他们渴望战争是为了通过战争夺取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
②必须揭露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125页上面课中题。
答:这段文字生动真实地记叙了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
我们应该增强反对战争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2、第125页下面课中题。
答:①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外交地位;②美国参战带动了一批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
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1、第131页课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