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混凝土
抗拉强度 (MPa)
500~2000 2000 1400~2500 500~1800 500~600 500~700 1200~1500 800~950 900~960 2500 2800~2900 3000~3100
弹性模量 (GPa)
200~210 150~170 70~75 150~170 3.5~4.8 5.0~6.0 30~35 16~20 5.0~6.0 117 62~70 71~77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2、增强作用
混凝土不仅抗拉强度低,而且因存在内部缺陷而 往往难于保证。当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纤维后,可使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剪强度及疲劳强度 等有一定的提高。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3、增韧作用
纤维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即使混凝土发生开裂,纤维还可横 跨裂缝承受拉应力并可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韧性。韧性是表征 材料抵抗变形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 线或拉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来表示的。 另外,还可提高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以及耐久性等 性能。 应强调的是:纤维混凝土中纤维的作用,并非所有纤维都能同时 起到以上三方面的作用 。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三)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在混凝土中掺入短而细且均匀分布的纤维后,明显提 高混凝土的性能。
纤维与水泥基材料复合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后者的弱 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扩大其应用领域。纤维在混 凝土中主要起着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阻裂作用
2、增强作用 3、增韧作用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2、纤维混凝土的特性
(1)降低早期收缩裂缝,并可降低温度裂缝和长期收缩裂缝。 (2)裂后抗变形性能明显改善,弯曲韧性提高几倍到几十倍,极限应变有所提高。破坏时, 基体裂而不碎。 (3)高弹模的纤维对混凝土抗拉、抗折、 抗剪强度提高明显,对于低弹模纤维变化幅度不大。 (4)弯曲疲劳和受压疲劳性能显著提高。 (5)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抗爆炸及抗侵彻性能。 (6)高弹模纤维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提高抗剪、抗冲切、局部受压和抗 扭强度并延缓裂缝出现,降低裂缝宽度,提高构件的裂后刚度、延性。 (7)混凝土的耐磨性、耐空蚀性、耐冲刷性、抗冻融性和抗渗性有不同程度提高。 (8)特殊纤维配制的混凝土,其热学性能、电学性能、耐久性能较普通混凝土也有变化。如 碳纤维混凝土导电性能显著提高,并具有一定“压阻效应”;低熔点合成 纤维配制的纤维 混凝土在火灾过程中,细微纤维熔化可降低混凝土的爆裂。 (9)使拌合料的工作性有所降低,因此在配合比设计和拌合工艺上采取相应措施,使纤 维 在基体中分散均匀,拌合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10)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应该说明的是,纤维混凝土的上述特性,并非所有纤维混凝土都同时具有这些特性,纤 维混凝土的特性与纤维品种、纤维性能、纤维与混凝土界面间的粘结状况以及基体混凝土 的类别和强度等级等因素有关。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四)纤维的分类和性能
1、纤维的分类 纤维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类。从工程实用观点考 虑,可按: 纤维的材质 弹性模量 纤维的长度 见表1。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表1
分类原则
纤维分类表
类 别
按纤维 的材质
(1)金属纤维—碳钢纤维、不锈钢纤维、钢棉等。 (2)无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石棉、矿棉、陶瓷纤维等。 (3)有机纤维 1)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麻纤维、草纤维等; 2)合成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尼龙纤维、聚乙 烯、醇 纤维等。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一、概 论
(一) 水泥混凝土的特点
优点—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生产简单,抗压强度较高等。 弱点—主要是抗拉强度低、抗裂性差和抵抗变形性能差,即 韧性差,材料的脆性或准脆性明显,其抗拉强度仅是抗压强 度的1/7~1/10受拉的极限延伸率只有0.01%~0.06%,在较低 的拉伸变形时极易发生开裂。尤其是随着抗压强度大幅度提 高,其收缩裂缝与脆性问题也更为突出,由此经常导致许多 建築物发生开裂和破碎,并进一步发生渗水,钢筋受到腐蚀使结 构失效或遭受突然破坏。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二)改善途径
混凝土存在上述缺陷是本质性的,不可能通过本身材 质的改良来解决,只有采用“复合化”的技术途径。
经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长期探索与研究,提出了钢筋混 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的二次的重大突破,而后又提出 了纤维增强混凝土,有学者认为,这是继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之后的第三次的重大突破。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热烈祝贺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 技术交流会召开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况与前景
王 璋 水
100068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2 0 0 6 . 3
北 京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主要内容
引 言: 一、概 论 二、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的现况 三、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四、结 语
■
纤维增强混凝土
指在含有粗、细集料的混凝土基体中掺入纤维,简称为纤维混凝土。依混凝土 基体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如纤维普通混凝土、纤维高强混凝土、纤维膨胀混凝土、 纤维耐火混凝土等。 有时为了获得需要的纤维混凝土特性和降低成本,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合 使用或按纤维功能不同组合使用,分别称为混合纤维混凝土或组合纤维混凝土。
(1)高弹性模量纤维—弹性模量高于水泥基体的纤维,如钢纤 维、石棉、矿棉、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2)低弹性模量纤维—弹性模量低于水泥基体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尼龙纤维等。
按纤维的 弹性模量
按纤维 的长度
(1)非连续的短纤维—如钢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尼龙纤 维等。 (2)连续的长纤维—如连续的玻璃纤维等。
●纤维增强水泥和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区分
目前在不少国内外文献资料中常把二者不作区分。 ■纤维的作用不同 纤维在水泥和砂浆中起着主要增强材的作用,而在混凝土中起着非主要增强材的 作用。如果不作区分,误以为在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纤维也可起着主要增强材的 作用,试图在某些结构中减少钢筋的用量。 再如,当前国际上正在大力开发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有些国家又称之为 “超高性能混凝土” , 实际上按其纤维掺量、水泥基体的组成,理应归属于纤维 增强水泥而不应归属于纤维增强混凝土,在该复合材料中纤维起着主要增强材 的作用,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抗拉、抗折、抗剪、抗冲击与抗疲劳等力学性能。 ■制备工艺不同 分类主要是考虑到因基体的不同,而使纤维与基体的相互制约以及复合材料的 制备工艺等有很大差异,从而影响到复合材料的一系列性能及其应用范围等。 表3 对纤维增强水泥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主要不同点进行了对比。根据此表不 难看出将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分为两大类是合理的。
■高弹性模量纤维混凝土,如钢纤维混凝土。 ■低弹性模量纤维混凝土,如合成纤维混凝土。 ●按纤维的长度分: ■非连续纤维增强混凝土是短切、乱向、均匀分布于混凝土基体中。 ■连续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纤维(如单丝、网、布、束等)分布于基体中。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按水泥基体材料分:
■
纤维增强水泥净浆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纤维增强水泥和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区分
表3 纤维增强水泥与纤维增强混土的对比表 对 比 项 目0 水泥基体材料 纤维长度 纤维增强水泥 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 短纤维、长纤维、纤维织物或短纤维 与长纤维(或纤维织物)并用 纤维增强混土 混凝土 短纤维
纤维体积率 制备工艺装备 物理力学性能
指在不含集料的水泥净浆或掺有细粉活性材料或填料的水泥净浆基体中掺入纤 维。多用于建筑制品,如石棉水泥瓦、石棉水泥板、玻璃纤维水泥墙板等。
■
纤维增强水泥砂浆
指在含有细集料的水泥砂浆基体中掺入纤维。多用于防裂、抗渗结构。如聚丙 烯纤维抹面砂浆、钢纤维防水砂浆等。 通常将纤维增强水泥净浆和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统称为纤维增强水泥。纤维增强 水泥中的纤维,主要起着增强材料的作用,可明显提高基体材料的抗拉、抗折、 抗剪、抗冲击、抗疲劳等力学性能,不同程度地增进复合材料的延性与韧性,主 要用以制作薄壁的水泥制品。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2、纤维的主要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纤维抗拉强度均比水泥基体的抗拉强度要高出二个数量级。 弹性模量 不同品种纤维的弹性模量值相差很大,有些纤维(如钢纤维与碳纤维)弹性模量 高于水泥基体,而大多数有机纤维(包括很多合成纤维与天然植物纤维)的弹性 模量甚至低于水泥基体。纤维与水泥基体的弹性模量比值对纤维增强水泥复 合材料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如该比值愈大,则在承受拉伸或弯曲荷载时, 纤维所分担的应力份额也愈大。 断裂延伸率 纤维的断裂延伸率一般要比水泥基体高出一个数量级,但若纤维的断裂延伸 率过大,则往往使纤维与水泥基体过早脱离,因而未能充分发挥纤维的增强 作用。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表2
增强水泥基材料用纤维的主要力学性能
纤 维 品 种
碳钢纤维 不銹钢纤维 抗碱玻璃纤维 温石棉 聚丙烯单丝纤维 聚丙烯膜裂纤维 高模量聚乙烯醇纤维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尼龙纤维 高密聚乙烯纤维 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 碳纤维
密度 (g/cm3)
7.80 7.80 2.70 2.60 0.91 0.91 1.30 1.18 1.15 0.97 1.45 1.39
2006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引言:
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是当代混凝土 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以钢纤维、合成纤维、 碳纤维及玻璃纤维为代表的纤维,在混凝土中应用取得 了迅速的发展,纤维混凝土是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 凝土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由于纤维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一系 列优越的性能,因而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极大关注和青 睐,并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现就纤维混凝土研究应 用的现况与发展前景做出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