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写故事》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写故事》导学案设计

《学写故事》导学案
【写作目标】
1.了解什么是故事和故事的特点。

2.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3.发挥想象与联想,丰富故事情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4.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写作重点】
了解什么是故事和故事的特点
【写作难点】
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学习方法】赏析故事,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练笔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知识,激发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

一、素材积累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莫言)
“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想客串一把;其实,人人也都曾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
二、写作导航
(一)什么是故事
1.故事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

也可理解为:故事就是一件事,二三个人,转几个弯。

就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

故事,就是传递″人″的行为。

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

情节就是事件。

重情节,莫轻细节。

情节和人物,好比一对双胞胎,是同时存在的。

所以,故事不单单讲″事″,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

2.故事的特点
⑴以叙述为主,侧重于事件过程叙述⑵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
⑶情节要有波折,能给人启迪
(二)赏读故事,总结写法
1.欣赏故事:《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找出故事情节及悬念或波折
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悬念1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悬念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悬念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悬念4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总结写法: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写故事要注意:
(1)故事具备完整的结构。

(2)有生动的细节描写。

(3)情节要有波折。

情节,就是事情的发展过程。

在故事里就是人物、人物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

简单说,写出的故事要有“开头——发展——结尾”的过程。

当故事沿着时间顺序向前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情节的前后关联,后边说的故事,要和前面讲过的事情有关系。

故事的写作顺序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束,当然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先写结果,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

有的时候还会有插叙,但要注意别把插叙成分写得太多而跑了题。

(4)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让故事有节奏感。

三、牛刀小试
(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课前准备,组长分配好任务)
要求:
1.一组一个话题、人物,如“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
“一个外星人站在我面前”等,或以下面为开头进行故事接龙:太空站,宇航员正在打盹。

突然,“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2.小组同学依次接龙,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情节),承接上面的内容,时间每人2分钟,到结尾的同学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把故事完整的复述下来,在全班展示,比一比谁的更精彩。

4、评说:对每组的故事进行评价,结合故事的组成要素分析,学会写故事。

四、实践练笔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意选一个写作。

1.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不少于600字。

2.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外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要求: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

(2)教师点评。

3.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4.将推荐的佳作投影出来全班点评,修改,再打印出来供大家分享。

五、范文引路
书包的故事
裤腿书包
我爷爷的书包是个裤腿书包。

那时候,爷爷很想上学,可是家里很穷,兄妹多,买不起书包,交不起学费,在爷爷再三央求下,祖奶奶把祖爷爷穿旧了不用的粗布裤子,剪下一条裤腿,缝住一头,另一头缝了根儿布条,就成了爷爷的书包,上面补丁摞补丁,可爷爷却视为珍爱之物!书
本买不起,就自己用线把草纸装订起来,做成手抄本!即使这样,爷爷也只能上到二年级,就辍学了。

花布书包
爷爷有了自己的教训,坚决不想把自己的悲剧在爸爸身上重演,一心想让爸爸上学,可是,家庭无收入,穷啊!一次,爷爷狠狠心,把家中的口粮挤下来,挑着两筐红薯,走了40多里山路,卖钱,买了二尺布做了个书包,这就是爸爸的宝贝——花布书包。

为此,爷爷在山路上摔了一跤,手上至今还留着划伤的疤痕。

现在,柜橱里的那个背带都快拧成麻花的单薄的小布兜和里面那两本写着密密麻麻的小书,爸爸说什么也不舍得扔呢!因为那饱含着爸爸上学时的快乐与艰辛啊!
多功能书包
我的书包嘛是多功能书包:颜色鲜艳,质量上乘,功能齐备,有装书的地方,有放文具盒的地方,还有放水壶的地方。

书包不仅颜色鲜艳、容量超大,而且在设计上还做到了轻巧、舒适。

瞧,书包的双肩带和背部都垫上了海绵,背起来减轻了不少压力。

再看里面的书有彩图,有插画,个个装订精美,内容丰富。

告诉你们,这样的书包,我可不止一个哦!每年换一个,年年换年年新。

是啊,小书包,大见证,我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总评: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构思巧妙。

文章用三代人所用的书包,讲述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又反映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这一主题,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2)妙用小标题。

三个小标题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书包”的变迁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三个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而严谨。

(3)结尾点明主旨。

小书包,大见证——社会岁岁新,生活节节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