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研室会议纪要

教研室会议纪要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教研活动会议纪要1
活动主题: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方法与答辩安排
时间:2010年6月2日
地点:科学馆311
主持人:黄张裕
参加人员:测绘系全体教职工
会议记录:徐佳
会议纪要: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于2010年6月2日组织2010届全体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方法与答辩安排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如下。

1.成立06级测绘工程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教师指导情况、小组答辩与成绩评定进行过程检查。

2.针对即将开始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经过讨论,确定了具体的成绩评定细则,从论文书写格式、论文质量、答辩表达、回答问题情况四个综合评定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

3.根据学生人数及开展研究方向的差异,确定答辩小组的分组情况,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答辩秘书1名,并制定了答辩安排表。

4.对于每个学生答辩的时间及回答问题的时间加以严格规范,以保证成绩的评定相对客观、公平。

5.大致分配每小组参加大组答辩名额,鼓励学生参加大组答辩,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

确定大组答辩委员会组成,并探讨了大组答辩方式及考查原则,以真正做到好中选优。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
2010-6-2
活动主题:2007级本科生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动员
时间:2010年8月30日
地点:北教303
主持人:李浩
参加人员:测绘系2007级全体本科生、遥感所青年教师及部分研究生
会议记录:徐佳
会议纪要:
测绘系2007级本科生自8月30日至9月17日将进行三周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为保证实习有序进行,测绘系于2010年8月30日组织2007级全体本科生、实习相关指导教师以及部分协助指导实习的研究生,开展了实习动员。

李浩教授就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实习要求进行了全面介绍,会议纪要如下。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李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本次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该实习是同“摄影测量学”、“遥感与图像处理”、“近景摄影测量”等课程教学紧密联系的,然而又是独立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内实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及资料进行综合训练,从而系统全面地学习并应用已学的摄影测量及遥感知识,锻炼实践技能。

此外,李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科学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生产实践水平,强调了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本次实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的摄影测量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以测量绘制建筑物立面图为目标的地面摄影测量完整作业过程;(3)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为平台的数字摄影测量生产作业;(4)基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卫星遥感影像专题制图。

李浩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前三个方面所涉及的具体实习项目及实习时间、分组安排;徐佳老师就第四方面的实习内容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回答了大家的相关问题。

三.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最后,李教授给大家提出了三点要求以及三个注意事项,强调了实习纪律,并指出本次实习将根据实习出勤情况、实习各工序完成质量、实习成果、实习测验成绩四个方面进行实习成绩评定。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
2010-8-30
活动主题:测绘系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时间:2010年10月27日
地点:科学馆311
主持人:黄张裕
参加人员:测绘系全体教职工
会议记录:徐佳
会议纪要:
10月20日,我校2010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胜利落下帷幕。

为深入学习会议内容,测绘系于2010年10月27日在科学馆311组织开展了主题讨论会。

由于学习内容涉及到全系每一位老师,因此本次教研活动将三个教研活动单位合到一起进行,会议纪要如下。

一、传达王校长、朱书记主题报告内容
连续两个星期,各所正、副所长以及系正副主任参加了我校2010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黄张裕老师向大家传达了会议精神,并介绍了王校长及朱书记的主题报告内容。

此次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王校长指出我们要从以下五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2)要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要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平台
(4)要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好学生实习基地
(5)要实施好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造就工程型拔尖人才
二、回顾本系本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措施
首先,黄老师回顾了测绘系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并针对本年度会议“强化实践教学”的主题,特别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系实践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然后,全系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就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目前状况发表了个人意见,并提出了不少较有价值的建议。

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实习基地建设
测量学课程已纳入了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完善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江宁实习场地,对集中实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以授课教师为第一负责人,
统一要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为解决本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虽然通过调研、协商,也相继建立了几个实习基地,并都进行了挂牌。

但由于受经费的限制,建设方面还不够,只是通过简单的协议解决了学生的吃、住、实习场地场所。

(2)由于从今年开始测绘专业每年招收三个班,共计90多名学生。

现有的部分校外实习基础已经无法提供合适的实习条件,亟需建立新的实习基地。

黄晓时、李艳、张雷、李浩、周绍光、葛莹等老师就新的实习基地建立地点提出了建议,全系教师展开讨论,并记录供进一步调研与协商。

2.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
目前,学校已与水利部各大流域机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研究生培养基地,并从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单位聘请了包括院士在内的170位研究生导师。

测绘专业目前还未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为满足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亟需建立此类基地并聘请相关专家作为基地导师。

全系教师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多数老师认为我系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还存在很多困难,争取能经过三、四年时间的建设,与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3.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李浩教授向大家说明了今年的引进人才计划以及目前收到的简历情况。

同时向大家强调了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鼓励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进入实践教学队伍,并推荐硕士生、博士生担当实践教学工作的助教、助管。

4.实验用房及学生机房建设
从今年开始不少专业招生人数多于去年,而大多数的工科专业有测量学,需要进行实验教学。

目前,我校还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大楼,现有实验室均安排在教学楼中,实验室面积和条件均达不到教育部规定要求。

徐老师向大家汇报了前一段参观淮海工程院空间信息工程、测绘工程实验室的相关情况,特别是GPS-CORS实验平台和全天候测量实验室的建设值得我系借鉴。

此外,许多老师指出目前我院本科生机房条件较差,电脑老化、数量也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供一个专业所有班级同时上机操作;而研究生机房更是远不能满足现有研究生的需求,特别是研一学生,基本上无法到研究生机房集中学习,学生机房亟需加大建设力度。

5.新型实验设备购置
许多老师指出学校近几年虽然重视实验室建设,但是对测绘专业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

目前测绘工程实验室的设备主要是常规设备,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支撑力度有限;有不少仪器设备已经到了报废年限,其技术指标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需要进行更新换代。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
2010-10-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