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3题;共66分)1.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 . 分封制的形成B . 宗法制的影响C . 个人素质的差异D . 封建家长的喜好2. (2分)春秋时期,周王向诸侯“求赙(财礼)”“求车”等现象说明()A . 宗法制得到加强B . 分封制遭到破坏C . 诸侯势力得以削弱D . 诸侯展开争霸斗争3. (2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①先秦时期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个王朝②西周是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由周文王建立的③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A . ①②③④B . ①④C . ③④D . ①③④4. (2分)《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A . 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B . 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 . 周公开创了分封制D . 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5. (2分) (2018高三上·防城港模拟) 自周成王起,形成“乡遂制度”,即“国”与“野”对应的制度。
“国”指都城及其近郊,近郊分为“乡”。
都城住着上层贵族和手工业奴隶、乡住着下层贵族“士”,都、乡居民合称“国人”。
“野”(或称“鄙”、“遂”)指广大农村,住着从事农业的“庶人”(或称“野人”)。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 . 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B . 实行分封制度以维护统治C . 注重经济的分区经营模式D . 建立闭塞的城乡交流制度6. (2分) (2017高三上·桂林月考)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连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渚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 .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 .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 .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 .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7. (2分) (2015高二上·邵东期中)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 .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 .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 .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 .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8. (2分) (2016高一上·揭阳月考)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A . ①②④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9. (2分)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 ②③④B . ①②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④10. (2分)“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
”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A . 郡县制B . 刺史制度C . 科举制D . 谏议制度11. (2分)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A . 扩大统治疆域B .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C . 密切地方间联系D .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2.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 废除分封制B . 增强地方权力C . 加强中央集权D . 打破世袭特权13. (2分)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A . 西周B . 春秋战国C . 秦朝D . 西汉14. (2分) (2017高一·清流月考) 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分别是()A . 秦朝和唐朝B . 秦朝和隋朝C . 秦朝和元朝D . 唐朝和元朝15. (2分) (2017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A .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 .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 .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16. (2分) (2019高二下·周口期中)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
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
这表明()A .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 .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 .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D .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17.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宋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
张升明知年老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
仁宗没怪罪张升。
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铀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
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A . 儒学思想渐趋衰微B .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 官场风气世俗化D . 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18. (2分) (2017高一上·东台期中)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
该事件应该发生于()A . 汉朝B . 魏晋南北朝C . 唐朝D . 宋朝19. (2分) (2018高二下·遵义期中)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 .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 .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C .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 .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0. (2分)《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A .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 .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 . 百姓皆重商轻农D .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21. (2分) (2018高二上·宁波期中) 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①南巡曲阜,崇尚儒家文化②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③尊重喇嘛教④册封达赖和班禅⑤设立羁縻府州,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A . ②③④⑤B . ①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⑤22. (2分) (2016高二上·长春期末)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利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 君主专制被颠覆B .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 . 君权至上的后果D . 君主权利受到制约23. (2分)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 . ②①③④⑥⑤B . ②③①④⑥⑤C . ②③④①⑥⑤D . ②①③⑥④⑤24. (2分) (2019高一上·肇庆期末) 从图一到图四,本质上反映了()A . 中央机构逐步精简B .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C .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D .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25. (2分)(2017·南京模拟)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
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
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
”这说明当时()A .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B .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C .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D . 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26. (2分)仅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日之间,收到中央和地方各部门的奏件就有1660份,其中反映的事件共有3391件,要求皇帝一一亲自批答如此浩繁的章奏,一一裁决如此众多的事件,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时如果你是皇帝的宠臣,最佳奏议应是()A . 设辅政机关以侍从顾问B . 完全沿袭元制C . 让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D . 设置军机处27. (2分) (2017高二下·高青期中) 1723年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开始推行“养廉银”制度,即以国家的名义给官员足够的钱,使他们不必贪污,以此杜绝官场腐败现象。
但后来却逐步形成只有“高薪”而不“养廉”的情况。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 “高薪”和“养廉”成反比关系B . 养廉银制度推行的力度还不够大C . 统治者的态度是整顿吏治的关键D . 在“人治”之下腐败难以避免28. (2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
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
”由此可知()A .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 .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C .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D .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9. (2分) (2020高一上·宣化月考) 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A . 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B . 把西南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C . 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D . 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30. (2分) (2020高三上·深圳月考)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