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教案《拾到东西要归还》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内容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年龄段,使孩子从中体验帮助别人的情感发展变化,有效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更能从中理解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从而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
二、活动内容:德育《拾到东西要归还》三、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四、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五、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情景表演六、活动过程:开始部分(一)引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二)基本部分: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提问: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4、幼儿讨论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表扬自己)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三)结束: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德育教案《玩具大家一起玩》桫桫五屋茶会英一、设计意图: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们拥有许多玩具,但常因缺少玩伴而不会与人分享玩具,和别人一起玩。
本次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学校和同伴一起玩,使其体会分享的快乐,并从中激发幼儿交往的愿望,培养幼儿初步的交往能力。
二、活动内容:德育《玩具大家一起玩》三、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 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四、活动重难点: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五、活动准备:1. 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 大皮球若干(如全班人数)。
3. 与大班老师联系,拟定和大班幼儿共同玩皮球的计划。
活动过程:(一)、介绍各人的玩具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说明(1)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玩,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2)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如电动玩具、长毛绒玩具等等。
(二)、玩玩具。
1. 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2.讲评。
(1)你们每人带来几件玩具?你玩了几件玩具?怎么能玩到那么多的玩具?(2)请玩得多和玩得少的幼儿都来作一下情境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3)老师小结: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有礼貌地向他借,征得对方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3. 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教师可小结: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是很高兴的,以后还可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大家玩。
(三)、组织中班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
大班幼儿做多种玩球游戏,如拍球、滚球、踢球、抛球等等,使幼儿体会玩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四)、大、中班幼儿结对子一起玩。
可以一对一练习滚球,也可以请大班幼儿教中班幼儿拍球。
(五) 、两对幼儿在一起玩球;三对幼儿在一起玩球。
(六)、全体幼儿排成四路纵队练习在“小弄堂”里滚球。
每个幼儿两腿分开,并排成一纵队。
每排每一个是大班幼儿,他双手捧球,从两腿间往后滚球。
最后一个幼儿双手把球接住,并跑到队前往后滚球。
以此类推,直到全体幼儿均轮滚发球完毕。
德育教案《小熊搬家》桫桫五屋茶会英一、设计意图:我班幼儿对于整理玩具都有一定的经验,他们会把玩具放回原处,也知道娃娃类的玩具放在一起,汽车类的一起,机器人类的在一起,但他们在收玩具时缺乏策略,没有考虑到玩具的容纳关系可以节省很大的空间。
所以,设计本次集体活动,帮助孩子获得玩具收纳的策略,获得经验的提升,帮助孩子在以后的自由活动中合理地收纳自己的玩具。
二、活动内容:德育《小熊搬家》三、活动目标:1、在帮小熊搬家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
2、引导幼儿联系实际,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四、活动重难点: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主动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帮助孩子获得玩具收纳的策略,在今后的自由活动中合理地收纳自己的玩具。
五、活动准备:1、课件、小熊家的场景。
2、各类玩具、日用品、筐、袋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了解什么是搬家1、这几天有个小朋友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你们有没有看见过搬家呀?搬家是怎么回事呀?(幼儿自由畅谈)2、小结:搬家就是从现在的家搬到新的家里,包括现在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要一起搬过去。
二、场景介绍——了解哪些东西需要搬1、小熊家门口有什么?(有花园、有车库)2、小熊家里又有什么?(有家具)3、小熊发愁了,因为今天它有好些东西要搬到新房子里去,这么多的东西它搬也搬不完,小熊有些什么玩具呀?我们一起去看看。
4、小结:小熊的玩具好多好多,有小汽车、布娃娃、机器人、小火车、小珠子、小飞机。
三、情景操作——观察幼儿搬家的方法1、你们愿意帮小熊的忙吗?不过小熊说了请你们帮忙搬的时候可得动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好办法才能又方便又省力,记住还要把东西放在家中合适的地方,我这里有些袋子、绳子,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帮帮你们的忙。
2、幼儿实践(教师观察)并介绍经验。
3、你们用了很少的时间就帮小熊搬好了家,小熊谢谢你们。
(1)你帮小熊搬了什么?(2)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搬的?(你是怎么搬的?)搬好的东西放在哪里?4、事情一多,小熊把储存在旧房子地下室里的东西忘记搬来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5、小熊真着急,现在时间挺紧张的,你们能不能一个人一次就把这些玩具都搬到小熊家?(你有什么办法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请一个幼儿尝试)6、讨论:某某小朋友用了什么办法,一个人一次就把所有的玩具都搬走了?如果是你来帮忙,你还会用什么好办法?(发散思维,再请两个小朋友来试一试)(一次就把许多东西搬走的办法真是省时间,用自行车来帮忙的方法还可以省力。
)7、小结:今天这么多小朋友想到的办法都能帮小熊一次就搬走它的玩具,真是了不起,谢谢你们,下次小熊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
德育教案《三只小羊》桫桫五屋茶会英一、设计意图:羊是孩子们平时所熟悉的动物,通过故事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幼儿团结、互相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三只羊》。
让幼儿初步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二、活动内容:德育《三只小羊》三、活动目标:1、学会简单的对话,认识理解大、中、小的意思。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讲述活动。
四、活动重难点:通过故事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幼儿团结、互相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活动准备:课件六、活动过程:一、出示三只羊的图片,认识故事中主要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1.教师边演示操作三只羊图片,边用“的笃、踢拖、笛度”三中走路声音比较认识三只羊。
“的笃、的笃、的笃”,谁来了?(老师走出轻轻的脚步声音)“踢托、踢托、踢托”,谁来了?(老师走出在地上拖着走的脚步声音。
)“笛度、笛度、笛度”,谁来了?(老师走出很重的脚步声音。
)来了几只羊?这三只羊有什么不一样?幼儿的倾听能力。
二、感知理解故事操作羊和狼的图片,生动形象、完整地讲述故事《三只羊》。
(第一次对话部分用放慢速度讲述,到第二次和第三次对话的时候,同样放慢速度,有意识地让孩子跟着一起讲述。
)1.第一遍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里讲的是一只小羊、一只中羊、一只大羊,和一只躲在山洞里的大灰狼的故事。
2.第二遍故事它们怎么样跟大灰狼说话的?后来,三只羊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三只羊上山去吃草的时候,大灰狼听见它们的脚步声音,它就用恶狠狠的声音问三只羊‘你是谁呀?提示幼儿进行回答:‘我是小羊。
’师问‘你来干什么呀?’让孩子答‘我来吃草’师说‘我要吃掉你’……大羊想的办法真好,它们一起对付大灰狼,把大灰狼撞下山去,咕噜咕噜摔死了。
三只羊很高兴,你们感到高兴吗?一起为三只羊拍手祝贺吧。
三、操作羊和狼的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三只羊》,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运用不同的声调以及夸张的动作讲述故事,并运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讲故事中狼和羊的对话。
四、尝试扮演角色表演《三只羊》请四个在讲述故事时候,表达能力强的小朋友来进行表演。
安全教案《保护牙齿》桫桫五屋茶会英一、设计意图:牙齿是孩子身体的一个部分,班级中部分孩子由于不注重保护牙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龋齿的孩子比较多。
基于牙齿咬跟随孩子很长的一段时间,牙齿跟孩子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同时9月20日又是爱牙日,因此开展活动保护牙齿。
二、活动内容:安全《保护牙齿》三、活动目标:1.了解龋齿的危害,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感知正确的刷牙方法。
2. 喜欢刷牙,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四、活动重难点:让孩子了解什么叫龋齿,龋齿的危害,然后通过一些方法:正确刷牙、经常漱口等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牙齿。
最后让孩子记录自己的刷牙情况,鼓励孩子坚持的意志品质的养成。
五、活动准备:课件“牙齿的秘密”、牙齿模型六、活动过程:一、我的牙齿——认识龋齿的危害和预防1、(出示画面)“它是谁?在牙齿上干什么?”2、(观看课件)“东东的牙齿怎么了?”(变黑、有小洞)3、还看见了什么?(小结:原来东东的牙齿蛀掉了,我们把这颗牙齿叫做龋齿)。
4、检查同伴的牙齿,看看有没有蛀牙(在交流中教师进行简单的统计)5、蛀牙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坏处?(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6、小结:一旦有了龋齿,吃东西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