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设计

走进自然景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设计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模块一:预习课文。

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

熟读课文,以“奇”字为突破口,找出四处自然景观神奇的地方。

模块三:领悟表达。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四处自然景观的“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通过学习课文和搜集资料,同学们了解了很多自然景观,愿意进行口语交际。

再加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习作不再困难。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学习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

5.养成认真默读、敢于质疑,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读书习惯。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设计模块一预习教学流程影视图片共享──确定单元主题──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字词,书写字词板块设计板块一:影视图片共享1.涨潮视频欣赏(1)谈话:同学们,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草,高山深谷,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惊,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走近这些自然奇观,感受自然的魅力。

(2)先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播放部分视频资料:涨潮。

)(3)下面我们来欣赏画面,看一看和你想到的有什么异同?说一说你此时的感受。

(再次播放。

)2.自然奇观图片欣赏(1)谈话:在本组课文中还写到了大自然中更多奇妙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图片)(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板块二:确定单元主题1.浏览本组课文和图片内容一一对应。

2.解读单元导语确定主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单元导语,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本组课文以什么主题编排,小组讨论,汇报。

预设:自然景观、大自然美景、自然奇观等。

板块三: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想欣赏作家笔下的神奇景观的吗?那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1.小组合作学习,填写预习单附:________________小组预习汇报单单元主题题目与作者有认读困难的生字不懂的词语不懂或感兴趣问题课文主要内容你喜欢哪些景色?说说喜欢的理由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3.梳理交流中不懂的问题。

(准备下节课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板块四:认识字词,书写字词1.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分类书写。

(1)指导学生读贴,交流写字时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范写。

(3)写生临帖。

3.互评。

小组内交换书写的生字,提出优点与不足。

模块二理解内容教学流程整体回顾──探究解疑──研读“奇”景──感悟“环保”──质疑延伸一:整体回顾1.回顾课文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

2.历数本单元的自然奇观。

(“鸟的天堂”、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板块二:探究解疑小组活动:1.组内探究梳理后的不懂问题。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资料袋以及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解疑。

2.全班交流讨论。

交流中,鼓励小组之间智慧共享,互相解疑。

对全班存在的问题,重点点拨。

相机补充学生未搜集到的必要资料,丰富感知。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可以使质疑解疑成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

】三:研读“奇”景1.典型示教──大榕树之“奇”(1)合作探究:①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大榕树的“奇”②画出相关的精彩描写,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大榕树的“奇”。

(2)研读感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班内汇报。

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大榕树的生命之美和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两方面进行感悟。

2.自主探究──景观之“奇”(1)过渡:那棵美丽的南国的树,撑开它浓密的枝叶,给了鸟儿们一个美妙的天堂,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杰作,现在我们走进文本,继续欣赏美丽的自然奇观。

(2)回顾学法①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景观的“奇”②画出相关的精彩描写,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景观的“奇”。

(3)自主探究从其他景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自主研读。

(4)小组研读。

根据景观的选择分组,小组抓住重点语句交流所选景观之“奇”。

(5)班内汇报。

《观潮》景观之奇可从大潮的声音、形态和观潮者的神态、动作两方面进行感受“奇”。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之奇可从地理位置、峡谷比较、生物多样等方面进行感受“奇”。

《火烧云》景观之奇可从色彩绚丽和形态多变两方面进行感受“奇”。

四:感悟“环保”思考: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阅读课文找出自己的依据。

五:质疑延伸1.质疑深入学习后产生的问题,合作释疑。

2.交流收获。

3.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画“奇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本组课文你喜欢的奇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2)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3)搜集你游览过的自然奇观资料(包括对联)和相关图片,准备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

4.推荐阅读:《神奇的自然景观》《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等。

模块三领悟表达教学流程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达──赏析与背诵板块设计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达1.自主探究:充满魅力的自然奇观是作家生动描绘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作家是怎样写出来的。

请同学们画出文中写描写奇观的句子,用心读一读,仔细体会。

2.小组交流。

每小组选择喜欢的一篇展开交流。

3.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预设:(1)探究钱塘潮的“奇”①交流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

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②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评价: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2)探究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①作者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选出一句全班体会。

②作者怎样说明大峡谷景观奇异?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3)探究大榕树之“奇”①作者怎样说明榕树奇?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近处先写枝干,再写绿叶。

②作者怎样说明鸟奇?先写各种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又写鸟儿的姿态(叫、飞、扑),最后专门写一只画眉鸟。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

(4)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①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也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

②“烧”字准确、形象,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以“着火”作喻,言其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③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颜色变化,如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④形态奇妙多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

4.当堂仿写找出课外搜集的自己嘴喜欢的一幅风景图片,抓住景物的特点练习片段的仿写。

二:赏析与背诵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美读成诵。

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分类整理。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流程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写一处自然景观一:口语交际──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1.课前观察、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2.启发谈话: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让我们交流了解到的自然景观吧!3.小组交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

5.教师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6.延伸拓展:把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二:习作教学──写一处自然景观1.作前指导: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旅游。

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还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等。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也可以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还可以联系“我的发现”,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词句。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作文讲评。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设计《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读整本书教学设计阅读目标1.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概括、复述、重整的能力。

3.阅读中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

4.阅读主要采取略读的方式,锻炼学生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1.图书准备。

2.搜集有关的自然奇观图片,感兴趣的资料。

3.略读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1.活动设计:(1)你知道了哪些自然奇观?(2)这些自然景观有哪些神奇之处?(3)哪一个自然景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4)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2.话题交流:(1)畅所欲言。

因为本套图书有十五册,为了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每个同学选择一册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

读同一册书的同学自成一组,交流读后感受。

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说一说哪些自然奇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自然奇观图片展。

搜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

(3)小导游。

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游,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景观。

活动拓展外出旅游中,搜集风光图片和风土人情等资料,整理成册。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及时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经验。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类整理、书写、设计以及审美等能力。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自然景观的文章、书籍;成语词典;写景古诗)活动过程一:搜集资料通过网络、书籍、古诗或向周围人询问等途径,搜集有关自然景观的成语。

二:交流资料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找到的成语并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