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二首好PPT课件
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
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
夜难眠啊!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
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
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
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
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
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
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
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合作学习
①本词写到哪些景物意象?有何特 点?有何作用?
薄雾 瑞脑 玉枕 西风
浓云 金兽 纱厨 黄花
凄清,萧瑟 清冷,凋敝
营造幽雅清闲 宁静的气氛; 烘托词人孤独 的形象;抒发 词人悲愁的心 情。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 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 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 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 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 凄苦绝伦的境界。 词人用 “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 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 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 表现得令人心疼。
学习总结 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 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 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从愁情角度分析, 前期词:侧重表现 闲愁、情愁。
必修四第二单元
婉约派词
婉约派词的特点
• 内容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言情,是 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 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 情、友情、亲情、感时伤世之情,都是它应有之 情。
• 手法方面: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 • 风格方面:温柔香艳,绮丽清新。音节谐婉,情
调柔美,情致缠绵,凄恻动人。可歌性强。
“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 “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 残月。”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离愁情
柳永
人物:词人与心上人
景物:寒蝉、长亭、骤雨
烟波、暮霭、楚天 杨柳岸晓风残月
感情:凄切伤感
婉约派词的代表词人
• 承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 • 宋初: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柳永 • 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
(2)指断魂;销魂,使人荡气回肠。
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巫山枉 断肠。”
阿
请将这首词用 散文化的语言 描绘出来!
•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
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
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
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 安居士,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 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 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当代散文大 家梁衡称之为“乱世中的美神”,她 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 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 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 考据家。
(4)词作体现了婉约词的有哪些特点?
A、清丽婉转,情调柔美,情致缠绵。
B、善赋“愁”形,寓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结合。
婉约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 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 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 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 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 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 “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 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 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 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
②本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何作用?
昼永愁 昏把酒 夜凉透
莫不销魂 人比花瘦
从视觉嗅觉触觉 味觉全方位表现 词人那种无法言 说的孤寂伤感的 愁绪。
③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词眼为何?
表现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写尽 了人间佳节思亲的普遍情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
原词如下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 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销魂:(1)多用以形容悲伤愁苦时的情状。
(2)形容性感极致的,飘飘欲仙的,诱人的, 迷人的。
断肠
(1)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 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 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 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 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 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 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 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 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 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 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 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 漂泊,境遇极其悲苦。
其词可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 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
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前期词
醉花阴
李清照
此词作于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婚 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 阳,李清照作此词,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 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 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 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 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 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 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