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鸦片战争》的学情调查问卷及分析

关于《鸦片战争》的学情调查问卷及分析

关于《鸦片战争》的学情调查问卷及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

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重要开端的。

鸦片战争在中学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因而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更好的学习中国近代历史。

一、学前问卷题目:
1,联系中国近代的基本情况,说一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英国为什么倾销鸦片?
2,请说出毒品的危害?你知道中国禁毒第一人是谁吗?
3,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4,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的意义是什么?
5,《南京条约》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6,为什么说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7,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如果评价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整理同学们的问卷,发现学生在知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大部分同学不知道,或者分不清楚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2、对鸦片的危害大部分同学知道,对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知道,仅仅
限于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刻。

3、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知道,但是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历史意义说不清楚。

4、对中国两半社会的性质认识不足: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近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更不知道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何在。

5、对《南京条约》的内容不清楚,对其意义也不太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常识。

6、只知道林则徐这个人,知道他是一个禁烟英雄,但不能讲出林则徐虎门销烟过程。

7、不能客观的评价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

二、课文学情分析:
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不够丰富,有一定的认知,但不够深刻,不能不仅有的一点认识上升到历史高度,根椐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我们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启发式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

必要时,运用现代影视资料和电教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结合教材后给出的“解析与探究”的材料来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唯物历史观念,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史观,学会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结论,充分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部分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
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