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侵权行为法讲义-孙鹏

侵权行为法讲义-孙鹏

侵权行为法讲义
导论
一、侵权行为法的概念
调整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侵权行为法本质上就是侵权责任关系法。

两个基本点:
1、侵权责任关系以既有法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原则上为绝对权关系),但不是该权利义务关系的简单重复,而构成了一种新的民事关系(从绝对权关系引发的债权关系)作为侵权法律关系前提的原则上是法定的绝对权关系,但是侵权责任本身不是绝对权,而是债权关系。

2、侵权责任以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1,其终极目标是回复权利被侵害前的状态,实现矫正正义。

二、侵权行为法的社会功能
(一)被害救济:以补偿为中心
1、侵权行为法并非被害救济的唯一方法2,且其有两大缺陷:一是被害人必须举证侵权行为的成立;二是侵害人必须有赔偿能力。

2、受害人保险3。

(潜在的受害人负担损害4)损害保险中的代位、非损害保险中不存在保险代位权。

保险代位制度防止了损害保险中对损害的双重填补,但使保险方获得了超越大数法则的利益,故纯为一政策上的考虑。

1见《民法通则》民事责任一章。

2除了侵权救济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补偿途径。

比如受害人保险、责任保险、社会保障。

3缺陷:我们都由侥幸心理,所以投保的动力不足,而没有投保就没有保障。

所以,削弱了保险功能。

3、责任保险5。

(潜在的加害人负担损害6)虽然侵害人不太抗辩责任的成立,但受害人仍须证明侵权行为存在。

4、社会保障。

(以国家(广而言之是国民)一般财产弥补损害),救济损害已经与民事责任完全脱钩,根本不需要考虑侵权行为是否成立、受害人无需做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举证,只需要做自己受到损害的举证;亦不存在投保动力的问题,因为不受是否加入保险的限制。

如1980年日本的犯罪行为被害人补偿金支付法,而新西兰1974年施行的一项法律废止了侵害身体的民事侵权行为诉讼,代之以统一的事故补偿制度(十分极端,彻底废除了侵害身体的民事侵权行为诉讼。

)但社会保障的给付额一般低于赔偿额,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

在我国犯罪行为的补偿,一直没有解决,我国一直对于犯罪有着以刑代民的错误思想。

(二)合理平衡社会利益
一方面,应给予受害人必要的、充分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加害人的承受能力。

这种平衡在产品责任领域表现得至为明显。

如赔偿低,不利于消费者保护和产品安全;如赔偿高,则生产者不堪重负以至于丧失市场竞争能力(1992年8月20日老布什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即很忧郁当时美国企业的赔偿重负)。

(三)抑制侵权行为
1、侵权行为法不具有惩罚和报复作用,但不排除人们对这方面功能的期待,因为受害人除了回复原状的追求外,还特别希望通过惩罚与报复获得心理上的满
5优点:责任险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投保方往往抗辩的动力不足,对受害人比较有利。

客观上使得受害人举证相对轻松。

缺点:在法律没有强制的强制下,加害人往往投保动力不足。

(现在多数都是法律强制的,比如:第三者责任险、工伤保险)
同时,仍然没有完全的免除受害人的举证责任。

足。

2、对侵权行为在法律上和道德上的否定性评价。

3、行为人负担一定的义务特别是赔偿义务。

4、被害救济功能与抑制功能是有一定矛盾的:如重抑制,则应将补偿集中于加害人;但若加害人没有赔偿能力,显然将补偿分散与社会更为有利。

注:法和经济学对抑制功能的分析
1、科斯定理
当交易成本为零时,无关损害赔偿责任和请求权是否成立,当事人自行交易最有效率。

例如甲夜中卡拉OK,影响邻居乙学习。

设甲OK价值为10、乙学习价值为15,在无交易成本时,即使不赋予乙损害赔偿请求权,只要交易无成本、且双方合理行动,则乙可向甲支付10-15之间的金额使甲停止OK,结果对双方都是效率的。

但事实上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且乙可能害怕甲而不敢与之交涉(即乙不合理行动),则乙是否事先享有赔偿请求权对结果是否效率至关重要。

2、卡拉布雷吉的最低成本损害回避论
例如,在车主甲和潜在受害人乙2人组成的世界里,若交通事故给乙造成的损失可能为100万,但若甲给车安上保险杠可将损害降低到10万,而安装保险杠的成本为20万,则安装保险杠在经济上是效率的。

即使甲不自发安装,根据科斯定理,乙也可与其交涉,但由于实际上交涉成本很高,如前所述,科斯定理难以至效。

于是,应使最能避免损害者负担责任。

在本案中,显然为甲。

若谁能以最低成本避免损害并不清楚,则应使能以最低成本发现能以最低成本避免损害者并与之交涉的人承担责任,例如丙熟悉车辆构造并与甲交好,很容易想到安装保险杠并就此与甲交涉,则使其承担责任较为符合效率。

3、评价
(1)在法的世界不能单重效率,正义显得更为重要,如上例中让与交通事故无关的丙承担责任就违反社会正义的感情。

在法领域经常出现效率与正义的冲突,这是必须冷静和理智面对的问题/
(2)将赔偿责任作为一种经济刺激是否有效,难获实证。

如废除死刑将导致恶性犯罪上升,果真如此吗?
三、我国侵权行为法的立法结构(熟悉条文)
四、侵权行为法:危机或者机遇
(一)危机现象
1、无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
2、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