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高频词汇整理汇编
85.一旦
一下子,有朝一日
一旦不能有
《阿房宫赋》
86.旦暮
早晚,短时间内
吾攻赵,旦暮且下
《史记·魏公子列传》
87.顾
只是,只不过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促织》
难道,反而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
但是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史记·廉蔺列传》
90.但
只
贼少易擒,但恐逃去。
《肥水之战》
91.殆
大概
34.特
只不过
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史记·廉蔺列传》
35.率
全部
率赂秦耶?
《六国论》
36.或
有的人
或师焉,或否焉。
《师说》
或许
或未易量。
《六国论》
38.莫
没有人/物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荀子·天论》
没有,不
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史记·陈丞相世家》
40.夫
句首,发语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伶官传序》
总共
轩凡四遭火
《项脊轩志》
63.何其/何
多么
何其衰也水何澹澹
《伶官传序》《短歌行》
64.独
难道
独畏廉将军哉?
《史记·廉蔺列传》
65.卒
终于,最终
卒相与欢,为吻颈之交。
《史记·廉蔺列传》
通“猝”,突然、急促、立即
五万兵难卒合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资治通鉴》
《战国策》
67.奚
相当于“何”,“什么”或者“为什么”等
遍;全
苟营私门,多蓄财货,缮修第舍,连里竟巷
《后汉书·宦者传·曹节》
终日;整天
何竟日默默在此
《项脊轩志》
直接
掉臂竟去
《阅微草堂笔记》
《史记·晋世家》
对的,是
然,非汝,谁与成之?
《资治通鉴》
29.信
确实地、果真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促织》
任意,随意地
低眉信手续续弹
《琵琶行》
31.诚
确实地
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
如果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资治通鉴》
33.殊
甚、很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战国策·赵策四》
《孟子》
55.咸
全、都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56.俱
全、都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与朱元思书》
57.故(是故)
特意、特地
朱亥故不复谢
《史记·魏公子列传》
所以,因此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史记·项羽本纪》
所以,因此
是故圣益圣
《师说》
仍然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赤壁之战》
原来、本来
此物故非西产
《促织》
62.凡
逐渐、渐渐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阿房宫赋》
《汉书·苏建列传》
更加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史记·伯夷列传》
99.载
一边……一边
载欣载奔
《归去来兮辞》
100.得而
能够
谁得而卒灭也?
《六国论》
101.竟/竟使,竟日
终于;到底
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
如果
竟使遇哨,无不死
《指南录后序》
古文高频词汇整理
本表以该字最常见之虚词用法为主,略涉及代词、动词用法
字例
字义
例句
出处
1.固
本来
理固宜然
《过秦论》
坚决
管仲固谏,不听
《史记·齐太公世家》
固然、当然
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
4.是
这(样/个)
然是说也
《石钟山记》
5.彼
那(样/个)
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
6.因
于是,就
因为长句
《琵琶行》
20.犹
如同、好像
犹抱薪救火。
《过秦论》
还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22.及
等到
及其衰也。
《伶官传序》
23.洎
等到
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24.迨
等到
迨诸父异爨。
《项脊轩志》
25.然
表转折,然而
酒熟饮客,客醒,然先生已醉。
戴名世《涛山先生诗序》
……的样子
莫不欣然。
刘劭《人物志·八观》
这样
太子所以然者。
通过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鸿门宴》
7.既
(既……且/又)
已经
既已,无可奈何。
《战国策》
……以后
相如既归。
《史记·廉蔺列传》
表并列关系
三军既惑且疑
《谋攻》
全,都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1.即
马上、立刻
权即遣肃行。
《资治通鉴》
就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论语·为政》
《论语·述而》
68.孰
谁
我与徐公孰美?
《战国策》
69.孰与
和……相比,哪个更加……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史记·廉蔺列传》
70.所以
之所以
圣人之所以为圣
《师说》
用来……的
此臣所以报先帝
《出师表》
72.始
才
始速祸焉
《六国论》
73.使
假如、如果
只有
予去国二十七年复还,朝仪寖有不同,唯此声尚存。
陆游《老学庵笔记》
49.虽
虽然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石钟山记》
即使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
51.方
正当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
《洛阳名园记》
刚刚、才
数日方离雪
韩愈《次硖石》
53.抑
或者,还是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
54.举
全、都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句中,指示代词,这,那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句末,语气助词
悲夫!
《六国论》
43.且夫
况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前赤壁赋》
44.盖
如果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钱赤壁赋》
大概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书》
相当于原来、因为盖在殷忧《谏太 Nhomakorabea十思书》
47.唯/惟
表希望
唯大王命之。
《战国策》
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
几乎
殆例送死
《<指南录>后序》
93.必
倘若,如果
王必无人
《史记·廉蔺列传》
必须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
《史记·商君列传》
95.宜
当然、应该
理固宜然
《过秦论》
96.且
发语词,犹“夫”
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史记·刺客列传》
一边……一边
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
《史记·李将军列传》
98.益
80.诸
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常置句中。
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
代词“之”和语气词“乎”的合音。常置句末。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孟子·告子上》
82.敢
谦词,冒昧
敢犒从者
《秦晋崤之战》
83.明日/旦日
第二天
旦日,客从外来
《战国策》
明天
旦日飨士卒。
《史记·项羽本纪》
使人之所欲莫胜于生
《孟子·告子上》
74.向
从前;原先
寻向所志
陶渊明《桃花源记》
假如、如果
向吾不为斯役。
柳宗元《捕蛇者说》
76.向使
假如、如果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苏洵《六国论》
77.三
多次、三次
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
78.再
两次
再拜献大王足下
《史记·项羽本纪》
第二次
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为三公
《隶释·汉太尉陈球碑》
《促织》
13.会
恰逢
会征促织。
《促织》
14.相与
一起,共同
飞鸟相与还
《饮酒》
15.遂
于是、就
遂收养长之。
《史记·周本纪》
终于
后遂无问天津者
《桃花源记》
16.尝
曾经
臣尝有罪。
《史记·廉蔺列传》
17.曾
竟然,还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赋》
18.比
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
近来
比辟地东邻
李东阳《移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