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0_9_–2010_学年_冬_学期《生物工程导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请考生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诚信考试,沉着应考,杜绝违纪。
2.课程号:091K0020,考试试卷:A卷√、B卷(请在选定项上打√)3.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_4. 考试形式:闭、开√卷(请在选定项上打√),允许带___教材__入场5. 考试日期: 2010 年 01 月 27日,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生姓名:学号:所属院系: _一、选择题(单选题,50分,请把答案填入答题表中)1、构成了酶催化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的是:A. 氨基酸残基;B. 氨基酸;C. 肽链;D. 酰胺键2、螺旋结构和β折叠属于酶的:A. 一级结构;B. 二级结构;C. 三级结构;D. 四级结构3、酶的催化作用的实质是:A. 能升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能维持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变化4、锁钥假说可用于解释:A. 酶催化的高效性;B. 酶催化的活性调控机制;C. 酶催化的专一性5、酶原是:A. 有催化活性的酶蛋白;B. 没有催化活性的酶蛋白;C. 经过激活后也没有活性的酶蛋白6、酶作用的最适温度:A. 是酶的特征常数;B. 与酶的种类、纯度等无关;C. 不是酶的特征常数;D. 不受酶催化作用条件的影响7、通常将能提高酶的活性、加速酶催化反应进行的物质都称为:A.酶的激活剂;B. 酶的抑制剂;C. 辅酶;D. 激素8、天然酶经过固定化后即成为固定化酶,如底物专一性、最适pH、最适温度、动力学常数等酶的特性将:A. 不发生变化;B. 可能发生变化;C. 一定发生变化9、果葡糖浆是由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异构化生成部分果糖而得到的:A. 果汁与葡萄糖的混合糖浆;B. 果酱与葡萄糖的混合糖浆;C. 果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糖浆;D. 果浆与葡萄糖的混合糖浆10、编号为EC1.1.1.1的酶一定属于:A. 氧化还原酶;B. 转移酶;C. 异构酶;D. 水解酶11、酿酒过程中使酒变酸的微生物主要是:A. 霉菌;B. 酵母;C. 细菌;D. 放线菌12、青霉素是在实现工业化生产的。
A. 德国;B. 法国;C. 英国;D. 美国13、最早利用纯种发酵生产的工业产品是:A. 抗生素;B.酶制剂;C. 溶剂;D. 胰岛素14、以下物质中,所有微生物的培养均需要的是:A. 葡萄糖;B. 水;C. 氧;D. 氨基酸15、工业发酵所采用的主要碳源是:A. 二氧化碳;B. 碳酸盐;C. 淀粉质原料和糖类;D. 氨基酸16、工业发酵中,与微生物生长关系密切的环境参数主要是:A. 磁场强度和温度;B. 温度与压力;C. pH和压力;D. 温度和pH17、湿热灭菌的温度一般控制在:A. 120℃左右;B. 130℃左右;C. 50℃-60℃;D. 100℃左右18、某微生物两次分裂的间隔是20分钟,在指数生长期,1小时内细胞数量可以增加:A. 3倍;B. 6倍;C. 8倍;D. 9倍19、工业上最常用的发酵用反应器是:A. 流化床反应器;B. 搅拌罐;C. 气升式反应器;D. 鼓泡塔20、下列发酵产品中属于初级代谢产物的是:A. 柠檬酸;B. 青霉素;C. 黄原胶;D. 干扰素21、与微生物利用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有关的机制主要是:A. 吞噬作用;B. 分泌胞外水解酶类;C. 大分子的自发水解;D. 离子通道22、以下发酵生产方式中最不容易染菌的是:A. 间歇发酵;B.连续发酵;C. 流加发酵23、以下物质中一般不能作为工业发酵生产的碳源的是:A. 糖蜜;B.二氧化碳;C. 玉米粉;D. 红薯粉24、对基因工程的诞生起决定作用的是:A.技术上的三大发明;B.克隆技术的诞生;C.DNA体外重组的成功实现25、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糖 C. 脱氧核糖核苷酸26、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最大缺点是:A.重组菌不稳定;B. 无法进行分泌型表达;C. 不能进行翻译后修饰27、以RNA为模板在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DNA的过程称为:A. 翻译;B. 转录;C. 逆转录28、cDNA文库除去了mRNA拼接过程中除去的____等成分,便于DNA重组的使用。
A. 外显子;B. 内含子;C. 启动子29、对酵母细胞和一些真菌细胞, 不常用的转化方法是:A. CaCl2转化法;B. 电穿孔法;C. 多聚物介导法30、若有一质粒上有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卡那霉素基因(Kanr)上有EcoR I 位点, 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上有BamH I 和 Hind III位点, 当外源DNA插入到BamH I/Hind III位点时, 含重组体的菌株在Ampr的平板上能否生长:A. 能;B. 否;C. 不能确定31、对于很多目标蛋白, 可以采取以下那些措施提高可溶性表达的水平:A. 降低培养温度;B. 提高启动子强度;C. 提高培养温度32、不含质粒的宿主菌比含质粒的宿主菌的生长速率:A. 快;B. 慢;C. 相同33、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一般采用__ ___培养基:A. 合成;B. 半合成;C. 天然34、在基因组工程的研究中, 采用的载体是:A. 人工染色体;B. 质粒;C. 病毒35、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征是:A. 双螺旋B. 碱基对平面与主链垂直C. 碱基配对36、利用插入失活筛选重组体的方法属于:A. 免疫学方法;B. 直接筛选法;C. 生物学方法37、植物细胞离体培养的培养基不需要如下组分:A. 血清;B. 无机盐;C. 蔗糖;D. 维生素38、蔗糖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成为培养基主要成分是因为作为:A. 碳源;B. 氮源;C. 磷源;D. 氧源39、哺乳动物细胞的合适温度为:A. 37℃;B. 40℃;C. 27℃;D. 38℃40、转基因植物一般不可以用来生产:A. 植物口蹄疫疫苗;B. 抗体;C. 抗病毒抗虫新品种;D. 全新风味的新食品41、生物人工肝脏的细胞应该是:A. 大鼠肝脏细胞;B. 猪肝细胞;C. 人肝细胞;D. 兔子肾脏细胞42、胚胎干细胞是指:A. 受精卵B. 发育到3到5天大的胎儿(或称胚囊)的非常特殊的30个内层细胞C.发育到2个月左右的胎儿细胞,分化成脑、骨髓、心脏等器官组织的干细胞43、以下不是构成组织工程的基本因素是:A. 细胞;B.支架材料;C. 调节因子;D. 细胞培养基44、1997年第一例成功克隆哺乳动物(多利羊)的方法是采用:A. 体细胞核移植法;B. 干细胞介导;C. 基因显微注射法;D. 逆转录病毒法45、大气污染是指有害、有毒气体和悬浮物质介入大气中,,对人类及动、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危害的现象。
A. 浓度超过大气环境的容许量B. 致使大气质量恶化C. 浓度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致使大气质量恶化46、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是指:A. 有机物彻底分解,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B. 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大分子有机物转变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C.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47、好氧生物处理就是:A. 活性污泥法B. 生物膜法C. 在充分嚗气的条件下,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质的生物处理方法48、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的COD 通常比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的COD要:(A)。
A. 要高;B. 同一数量级;C. 要低49、生物放大是指:A. 在生态系统中基于食物链关系的生物富集与积累B. 生物富集与浓缩C. 使某种元素或毒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增大的现象50、生物修复就是,将污染物转化或降解为无害物质甚至有用物质的一种生物技术。
A. 在人为促进及控制条件下B. 对污染环境的工程化处理C. 利用生物的吸收、富集、代谢等作用二、名词解释(20分)1、基因和基因文库;2、靶酶;3、三级发酵;4、原代细胞;5、BOD5三、简答题(30分)1、结合图示简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2、简述提高青霉素发酵水平的主要方法及相应的基本原理。
3、举简述利用杂交瘤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下划线部分为答题要点)1、基因和基因文库:基因是具有遗传功能的DNA分子上的片段。
基因文库是指用克隆的方法将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组长期以重组体方式保持在适当的宿主中。
2、靶酶: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引起的,这些对疾病具有关键作用的酶就是靶酶,可以用于酶标药物的设计。
3、三级发酵:工业发酵过程,为了保证合适的种子量,种子培养需要一个逐级扩大的过程。
从摇瓶接种到一级种子罐,再转移到二级种子罐,最后接种到发酵罐发酵,就称为三级发酵。
4、原代细胞:将从特定功能组织器官中分离后无法增殖或处于未稳定传代培养前的动物细胞称为原代细胞。
5、BOD5:生化需氧量,指在氧存在下,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并达到稳定化所消耗的氧量。
一般以20o C、5天的生化需氧量作为度量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以表示BOD5。
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结合图示简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图2-17。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快速扩增特异DNA片段的系统。
PCR反应过程包括以下3个步骤:(1)变性;(2)退火;(3)延伸PCR技术特点:(1)指导特定DNA序列的合成;(2)特定的DNA区段迅速大量扩增.2、简述提高青霉素发酵水平的主要方法及相应的基本原理。
(1)菌种筛选,获得高产出发菌株(2)传统诱变育种,提高表达水平(3)基因重组,优化代谢途径,(4)培养条件优化,提高发酵水平(5)发酵过程控制和优化3、简述利用杂交瘤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1)向动物(如鼠)体内注射一定种类抗原(2)从血液中分离出淋巴细胞(3)与肿瘤细胞融合(4)筛选得到表达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