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及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补评,施工期已结束。
本项目在施工期间,针对各类污染物均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施工期的污染影响已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项目施工期间未收到环保投诉,也无遗留的环境问题。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烟尘经集气罩集中收集后由固定式焊接烟尘净化装置处理后于15米高排气筒(1#)达标排放,喷塑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于15米高排气筒(2#)排放,液化石油气为清洁能源,其燃烧废气经15米高排气筒(3#)排放,烘烤固化有机废气经UV光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再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于(3#)排气筒达标排放。
项目无组织排放量主要为打磨粉尘,打磨粉尘产生量小,且金属粉尘密度大,沉降大,最终的去向滞留在车间的各加工点附近,最终形成固态废物,外排量极少。
无需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防护距离。
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均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理,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1)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是脱脂、磷化清洗废水,洗手、拖地废水,产生量为433.2m3/a,最大日产生量为7.7m3/d,本项目建一处理能力为10m3/d的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先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进入隔油池去除浮油,然后通过投加Fenton (H2O2+FeSO4)试剂进行处理,使其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再加入PAM和PAC 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管网,进入青白江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排入长流河。
(2)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废水产生量为3.6m3/d,1080 m3/a。
生活污水经园区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青白江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排入长流河。
青白江污水处理厂于2010年处理工艺实施了技术改造(环评批文成环建评[2010]1197号),将工业废水处理采用BAF工艺,生活污水处理依旧采用氧化沟工艺。
改造工程于2011年完成投入运营。
经改造后,青白江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不变,为10万吨/天,其中工业废水5.5万吨/天,生活污水4.5万吨/天。
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量为 5.68 万m3/d,运行负荷为56.83%,剩余处理能力为4.32万m3/天。
本项目需处理污水量为11.3m3/d,因此,其剩余容量能够满足本项目废水排放要求。
本项目外排废水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工程分析可知,生产废水经自建废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依托大成工业园现有预处理池处理后外排,本项目总排口废水水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的三级标准,符合青白江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水质要求。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其外排废水进入青白江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性的。
因此,项目营运期废水排放对区域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不大。
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青白江区工业区,项目取用自来水,项目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
项目在营运期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废物暂存设施和预处理池、隔油池等设施泄漏等事故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本报告要求项目对整个厂区地面硬化,并对危废暂存间、预处理池、隔油池进行重点防渗,采取防渗混凝土+2mm高密度聚乙烯外套管或其他防渗材料进行处理,使渗透系数≤10-10cm/s;同时在空压机下方设置接油盘,防止油品直接滴漏在地面上。
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在采取从源头加强控制,划分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进行防治,分析认为,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造成影响。
4、声环境质量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为剪板机、折弯机、冲床、空压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经类比分析,项目噪声声源强度介于70-85dB(A)。
设备选型选用低噪声设备,所有生产设备均安装在厂房内,设置专门的高噪声设备间,高噪声设备采用减振处理,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项目只在白天进行生产,夜间不生产。
同时本项目监测过程处于正常运行阶段,经监测数据显示,本项目正常运行情况下,厂界昼间、夜间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5、固废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包括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
一般固废中的废边角料、废玻璃、废铁屑、废焊渣、废包装材料、废砂轮,由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办公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
严格落实以上措施后,项目一般固废可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包括脱脂、磷化等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槽渣、废液等、有机废气吸附产生的废活性炭、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机油、废液压油、隔油池废油、废棉纱、废手套、废油桶、磷化液桶。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中的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废弃含油抹布、废弃劳保用品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可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槽渣、废液等、有机废气吸附产生的废活性炭、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机油、废液压油、隔油池废油、废油桶、磷化液桶分类收集后送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废棉纱、废手套作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
为防止危险固体废物逸散、流失,本环评要求在厂区东侧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堆存库,危废的储存按照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要求进行,危险废物的转运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同时,评价要求对于危废临时贮存场所,均应作好相应的防渗防漏处理,设置明显标志,分类收集,并及时妥善清运危废,尽量减少危废临时贮存量;并且尽快与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签订危废协议,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
在严格落实以上环保措施情况下,项目危废可实现无害化处理。
综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去向明确,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6、环境风险分析(1)评价目的和重点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评价的重点是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2)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化学品主要为粉末涂料、脱脂粉、磷化液、液压油、机油等。
本项目主要化学品贮存情况见下表。
表1-1 主要化学品存储情况一览表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上述化学品列入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物质为液化石油气(第2.1类易燃气体),其临界量为10t,液化石油气采用罐装,储存量最大为2罐,其存储量远小于临界量,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3)风险事故源项分析本项目为机械加工项目,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包括脱脂剂、皮膜液、机油、液压油等。
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分析如下:1.燃爆特性与中毒分析本项目涉及液压油、机油等可燃物料,如贮存不当,发生泄漏时,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易爆物质,液化石油气燃爆特性如下:①爆炸极限为2.25~9.65%,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物接触会猛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②液化石油气在运输和灌装过程中与其它物品摩擦、冲击产生静电。
静电累积到一定电位就会发生放电,产生火花,遇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就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③气瓶在装卸过程中,由于野蛮装卸、灌装不适量、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慎,引起气瓶猛烈撞击、发生泄漏或爆炸,从而造成人员机械伤害,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④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
人短暂接触1%,不引起症状;接触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
2. 运输风险本项目涉及的化学品运输入厂及产生的危险废物运输至相关有资质的单位,均存在运输的风险。
3. 生产设施、储存场所泄漏事故本项目脱脂池、磷化池、清洗池、脱脂和磷化废液储存区以及清洗废水储存区发生泄漏事故,将造成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等环境污染事故。
4. 操作使用脱脂剂、皮膜液不当,造人人员健康损伤:可能造成对皮肤,粘膜、角质、角膜等腐蚀。
5. 废气处理设施事故当喷塑、固化废气处理装置处于事故工况时,排放的废气将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6. 废水处理设施事故当污水处理设施处于事故工况时,排放的废水对区域水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4)风险防范措施现有风险防范措施:(1)本项目消防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厂区内设置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2)定期对电器线路和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存在的问题:未明确划分油品存放区、二氧化碳存放区和危废暂存区。
危废暂存的地方未做重点防渗。
尽管环境风险的客观存在无法改变、但通过科学的设计、施工、操作和管理,可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降到最小程度,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减缓、防范措施,因此,本环评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本项目应采取的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整改措施:(1)二氧化碳瓶于生产车间焊接区西侧储存,存放区按有关消防部门的规范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
(2)采取在厂区集中统一收集,设立专用危险废物暂存区;分类存放,并对危险废物暂存区地面作重点防渗处理,在危废暂存区四周设地沟,以防流失;危险废物统一送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
(3)危废暂存区东侧设置液体化学品暂存区,对地面作重点防渗处理,在危废暂存区四周设地沟,以防流失。
(4)定期检查及维护消防器材及危险化学品输送的相关管道、管件及泵类。
(5)制定尽可能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6)针对事故发生情况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救援设施器具的情况。
(5)应急事故处理为了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操作失控、污染事故等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在突发性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准确地处理和控制事故扩大,把事故损失及危害降到最小程度,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
为了切实预防环境风险,厂方必须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表1-2 应急预案内容(6)风险防范措施及投资为了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提出以下措施对风险事故进行防范,投入运行的万元,详见下表:风险事故防范措施费用为3综上所述,项目营运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但只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防范管理、应急措施,并在管理及运行中认真落实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消防规定、环境风险评价中提出的措施和相关环保规定,确保安全生产,制订相应的事故企业应急预案,并在得到安监、消防、公安、环保管理部门验收后再营运,则其营运期的环境风险可接受,并且其环境风险事故隐患可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