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单位:李店初级中学命题人:王新广赵望审题人:罗正宏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Zn:65 S:32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
(1—7题为生物题,共14分;8—15题为化学题,共16分;19—26题为物理题,共30分)1、对右边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是④→②→①→③→⑤B、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③C、①是胃,能初步消化淀粉D、③是消化系统,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不具有消化功能2、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千骨经常受伤应该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B.植物可以通过控制叶中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D.如果父母都是某遗传病患者,他们的后代一定患有此遗传病3、关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室内一直放置很多花卉,可以产生氧气,对人体健康有益B.晒干后的种子不会进行呼吸作用C.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是利用了呼吸作用的原理D.植物呼吸作用与无机盐的吸收无关4、观察并分析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如右上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时,肋间肌舒张B.吸气时,胸廓容积缩小C.呼气时膈肌舒张D.呼气时肺扩张5、右图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
请根据图判断选项中叙述有错误的是( )A、血流经B段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分子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成动脉血B、假若B段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时,C段血管则为小静脉C、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A段血管则为肺动脉D、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C段血管则为肺静脉6、右图是肾脏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管①流动脉血,血管②流静脉血B、图中的结构③④⑤构成一个肾单位,C、⑥中的血液与①中的血液比较,⑥中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D、正常情况下,①中的液体与⑦中的液体比较,⑦中液体不含葡萄糖、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7、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③→⑤→④→②B.吃梅止渴为简单反射,谈虎色变是复杂反射C.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人体的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水蒸发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自行车胎充气过多爆炸D.节日燃放烟花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C .物质世界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可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制造新物质D .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1.小鸿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 g B .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60 g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5∶21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CO 、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其体积也相同。
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 赤热的炭层后。
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 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 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 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2、CO 、H 2B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一定含有H 2和COC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 2和CO 2,可能含有COD .反应结束后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H 214.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15.下图中“→”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下表的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要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C. “闭着眼睛就能听出是王睿卓的歌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17、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超导体B、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依靠光导纤维传递信息D、核能是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太阳利用的是核聚变18、以下表述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一项是()A、法拉第进行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沈括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C、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
D、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由牛顿从实验直接得到1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B、C、D、20、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21、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22、“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家家户户都有着用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吃了还能防治头晕、头疼。
下列关于煮鸡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煮鸡蛋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鸡蛋的内能在增大B、在煮开以后,将大火换成小火维持沸腾能节约能源,但煮熟鸡蛋需要的时间更长C、煮好的鸡蛋在冷水中浸过更好剥开,因为鸡蛋各部分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D、吃鸡蛋时有荠菜的香味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3、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到平衡力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2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装置的机械效率为()A.40% B.50%C.80% D.100%25、电能的利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将试电笔笔尖与火线(220V)接触,手抵金属帽,氖管发光,若笔内电阻为一百万欧姆,尽管其余电阻未知,也可以判断出流经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2.2×10﹣4 AB.设人体电阻约为104Ω,当人的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1.5V)两极时,流经人体的电流约为1.5×10﹣4 A,人体没有危险C.(图乙)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三孔插座,其中“①”孔应与火线相连;(图丙)为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若不小心将“①”脚折断丢失,用电器仍能工作D.(图丁)在正常情况下电流经“火线→电灯→零线”处处相等,若某人不小心触碰到火线裸露处,导致I1>I2,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两线”电流不等时会自动切断线路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物理部分二、简答题(4分)26.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物理,例如我们人体中就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写出三条。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计9分)27、如图甲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28、在图乙中,闭合开关S后,磁感线形状如图所示,在图中用箭头标明磁感线的方向,并用“+”、“-”号标出电源的正、负极.29、如图丙所示,为鹿晗观察到的向右前进的汽车车厢顶蓬上用细绳悬挂着的重物所处的情形,试画出此时站在车厢底板上的鹿晗受力的示意图。
甲乙丙四、实验探究题:(4分+3分+4分=11分)30、A.王俊凯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
如图所示(甲)所示它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⑴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矫正近视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
⑵若在图中(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
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靠镜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B.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第30题图第31题图(1)根据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内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t2时刻该处于状态.(2)已知0~t1与t5~t6加热时间相等,分析图像得出:这种固态时热容比液态1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下方,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c.如图丙,将蜡块拉出水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蜡=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2)以上操作顺序会使测得的密度比实际密度,为使测量值更准确,甲、乙、丙的合理顺序应为.32、易烊千玺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为了测定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1)请你帮助易烊千玺依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乙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如下图丙示数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_______W.(3)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电流表A1与R串联起来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