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生产新技术

水稻生产新技术


4、三叶期水稻的长势及诊断
地上部长出3叶,地下部不完全 叶节根长完。诊断的标准是:23叶叶耳间距1厘米。2叶长小于5 厘米,3叶长8厘米以内。
注意早穗现象的发生
5、插秧前准
进一步调温、控水,加强炼苗,做 好“三带”,带药:水稻叶龄在3.13.5叶期(水稻移栽前)带药下地, 防治潜叶蝇、负泥虫,吡虫类:70% 艾美乐6g/100㎡。带肥:主要是磷酸 氢二铵,每平方米125-150克。带生 物菌肥:一些生物菌肥需在植株体 内繁殖后才能起作用,因此应早期 带入本田。
床土配制:按三份旱田土加一份腐熟有机肥, 拌匀过筛,紧止使用含有长残效除草剂和受污 染的土壤。
床土要调酸,可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水稻种子 发芽机能,增强幼苗根系的吸收能力,能抑制 立枯病菌的增殖,从而达到壮苗抗病、抑菌防 病的目的。床土PH在4.5-5.5为好。如用种衣 剂包衣可不进行床土消毒,只进行施肥即可, 每100平方米苗床的床土用硫酸铵2公斤、磷酸 二铵1.8公斤、硫酸钾1.8公斤均匀混拌或直接 摆盘浇水后,将以上各种肥料溶解在水中均匀 浇于100平方米苗床。不用种衣剂的秧苗一般 床土用壮秧剂进行消毒和施肥。具体施用量和 方法按说明书执行。
种子处理
种子出库后进风筛选种,随后选晴天晒种1—2 天,晒种可增加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盐水选种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种去除不饱满种 子,每选一次都要调整盐水比重,确保选种质 量。目前水稻种衣剂推广面积较大,使用种衣 剂需要用比重清选机进行选种达到比重1.13盐 水选种的效果后再进行包衣。
浸种消毒:浸种是使水稻种子充分吸水,促进 生理活动增强呼吸作用,种子吸水快慢与温度
分蘖期的叶龄诊断
管理重点为:
增温促蘖 提高有效分蘖利用率
水稻叶
点叶龄
插秧规格和基本苗数的确定
根据秧苗素质的好坏,壮苗要稀些 弱苗要密些;地力水平较高的地应 稀些、较低的应密些。调整的范围 是:基本苗数在100-120苗/平方米, 穴数在25-30穴/平方米。
返青期诊断
移栽后,当晴天中午有50%植株 心叶展开,或早晨见叶尖吐水, 或植株发出新根,为达到返青期 的标准 。
旱育中苗壮苗模式为
叶龄3.1 -3.5叶,秧龄30-35天,苗高13厘 米左右,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3、1、 1、8”,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一叶 鞘高3厘米以内,1和2叶的叶耳间距1厘 米左右,2和3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 3叶长8厘米左右;
地下部根数为“1、5、8、9”即种子根1 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 第1叶节根9条分化待发。百株地上干重3 克以上,每盘播芽谷100--110克。
4叶期诊断
机插中苗返青即出生4叶,因此也叫返青 叶片,叶长11厘米左右,株高17厘米左 右,茎数应有10%的1叶分蘖露尖。
返青后立即施分蘖肥,使肥效反应在盛 蘖叶位(6叶),如分两次追施蘖肥,第 二次蘖肥最晚在6叶期前施用,以免肥效 反应在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之后。追施氮 肥量为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40%。
水稻旱育秧田培育壮苗 植保新技术
旱育壮苗:
地上部分: 3 3 1 1 8
地下部分 :1 5 8 9
1、种子根发育期水稻的长势 及诊断
水稻地上部生长鞘叶、不完全叶、1 叶露尖,地下部生长种子根1条,诊 断的标准是:鞘叶是否过长,种子 根长度是越长越好,须根和根毛越 多越好。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水稻 烂秧苗,由于低温、水多、缺氧、 有机质过多、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料、 病菌侵入面产生,用土壤消毒剂处 理。
呈正相关,大体浸好需积温80—100℃。
盐水选种
浸种温度不宜过高:有利于培育壮秧。
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25%时即可发芽,达30% 时即为饱和。推广袋装浸种法,浸好种子的标 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透过 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 成粉状,没有生心。种子消毒是为了防除种传 病害如:恶苗病等,为了提高种子消毒的效果, 常采用浸种和消毒同时进行的方法,把选好的 种子用施保克10毫升兑50公斤水,浸40公斤种 子。
水稻生产技术新措施
高产产量结果
亩产900公斤以上
七星59作业站垦鉴稻6号 大兴2管理区垦稻 12号 红卫1管理区空育131 五九七农场空育131 创业农场垦稻12号
亩产达984.5公斤 亩产达977.8公斤 亩产为932.8公斤 亩产为916.8公斤 亩产904.3公斤
亩产800~850公斤
两秋即秋整地、秋做床,
三常年即常年固定、常年培 肥地力、常年培养床土和制 造有机肥。
棚型的选择
目前黑龙江垦区水稻育秧棚向着 标准大棚方向发展,大棚高度2.2 米左右,宽6米、长60米,大棚具 有覆盖容积大、昼夜温差小、防 冻能力强、阴雨天不影响作业、 管理方便等优点。应防止不标准 大棚的建设。
秧苗类型的选择
黑龙江垦区水稻秧苗类型向着中、大苗方向发 展。中苗叶龄为3.1-3.5叶,秧龄为30—35天, 苗高13厘米左右,百株地上部干重3克以上。
根据插秧方式可分为机插中苗、人工插中苗和 钵育中苗。其主要差异是播量和育秧盘的差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播量上机插为防漏插而播量密些,人工插秧 苗没有漏插问题可适当稀播。
机插中苗每盘播芽谷100—110克,人工插中苗 每平方米播芽种250—300克,钵育苗每穴播芽 种3—5粒。大苗叶龄4.1—4.5叶,秧龄35—40 天,株高17厘米左右,百株地上部干重4克以 上。主要用于人工插秧和体育摆栽。
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去种子间的水分, 推广催芽泵或蒸气催芽箱崔芽,在高温(30— 320C)下催芽破胸,露白后控制在250C适温催 芽,芽长2毫米以内为宜,然后在阴凉处晾芽 等待播种。
浸种
催芽
标准芽种
置床处理和床土配制
置床处理:春季提早扣棚,扣棚时间以计划 播种期前20天左右为宜,
在四个关键时期的调温控水的 标准等。
搞好秧田建设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 育壮秧、照顾运苗方便等要求,按 着易集中不易分散的原则选好秧田 地,做好规划设计和基本建设,形 成常年固定,具有水源井、晒水池、 秧床地、运秧路、引排水沟、堆土 堆肥场地、防风林等规范化秧田地。
坚持“两秋”“三常 年”
首先要品种优质:结合黑龙江垦区前期生温 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冬季严 寒的气候特点。
品种熟期为早和极早熟,感温性强,生育日 数短、主茎叶数少、分蘖节位少、有效分蘖 时间短的品种特点。按着“调早、调优、调 专、调特”的原则,选择米质达国标优质米 三等以上品种。
二、旱育壮秧模式化
壮苗标准基本没变 达到标准的方法有了很大进
施肥、调酸、消毒。根据置床有机质含量 和 质 地 情 况 , 每 平 方 米 施 用 腐 熟 有 机 肥 810公斤、尿素20克、磷酸二铵50克、硫酸 钾25克,均匀撒施在床面上,反复混拌在 3-5厘米的土层内,做到床平、土细、肥匀。 在摆盘播种的前一天,每100平方米置床浇 1%浓度的硫酸水300公斤,使置床土壤PH 值达到4.5-5.5,并用杀菌剂消毒。
高产植株样点
28/9活秆
今后高产再高产的基本途径
应用稻作新理论 群体素质标准及调控技术 抽穗后的光合生产率 有效分蘖成穗率 壮苗技术 后四叶管理技术
主要技术“三化一管”
产品优质化 旱育壮秧模式化 全程机械化 突出本田叶龄诊断及群体素质栽
培技术管理
一、水稻产品优质化
产品优质:品种是内因,栽培和环境是外因。
2、一叶期水稻的长势及诊断
地上部生长第一完全叶,地下部生 长鞘叶节根5条。诊断的标准是:杂 草发生情况,有无多少,决定施用 除草剂。第一叶鞘高3厘米左右,如 过高要进一步控制棚温。鞘叶节根5 条数量足,须根越多越好,根毛越 多越好。
水稻1.5叶期是秧田防草的好时机。
3、二叶期水稻的长势及诊断
挥了明显的作用,按旱育壮苗模式达到壮苗标准。 使本田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为高产打下基础。
④ 移栽密度:高产田块的每平方米穴数控制
在25±2穴居多;每穴苗数在2-6苗,平均4苗,平 方米基本苗数在100苗左右。过密或超稀植均未出 现高产点。
空育131高产田块抽穗期的高产长相:
后四叶的叶片长度及叶长序为:倒2≥倒3> 倒4>倒1,后四叶自上而下的叶态为挺、 挺、弯、弯。
干土效应:加强排水,真正做到排 水处处干,充分发挥干土效应,使 土壤能够释放更多养分。
2、泡田整地
地平是高产栽培的前提,对于不平 稻田要提早泡田提早整地增加整地 次数确保高低差在3-5厘米以内,对 于攻关田每3-5年应进行激光平地一 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水整地, 达到稻田平、碎、软、深的要求。
数少)和气候特点(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 间短、后期降温快、冬季严寒)的生态条件,决定了在寒地 稻区要取得超高产,要建立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从收获穗 数看,高产田块的平方米收获穗数呈增加的趋势。
②栽培方式:机械插秧、钵苗移栽、人工插
秧都有高产典型出现,但以机械插秧为多数。
③ 秧苗素质:旱育壮秧对高产群体的建立发
八五四农场(垦稻12号)。
亩产750~800公斤
八五0农场(垦鉴稻6号);
全面高产的原因是:
筛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 品种是高产的前提;
灵活运用“三化一管”技术是实现 高产优质的核心;
国营农场的现代管理和技术服务体
系是高产优质的保证。
高产田的群体质量标准
①产量构成:由于寒地水稻品种特点(生育期短、叶片
3、基肥施用
在施肥技术上要计划施肥总量,肥料三 要素要控氮增磷、钾。
全生育期亩用化肥总量,共为25-30公斤, 其中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5-8公斤, 硫酸钾5-7公斤,氮磷钾比为2:1:0.8-1。
积极扩大机械插秧侧深施肥面积,采用 复合粒肥,便于施用,用量为基肥加分 蘖肥总量的80%,深施均匀。未侧深施 肥的,在最后一次水耙地前撒入全层耙 入土中,基肥量占全生育期总量的比例 为:尿素40%、磷酸二铵100%、硫酸钾 60-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