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水稻种子生产技术-2019-09
第六章水稻种子生产技术-2019-09
• 就近几年全国水稻种子市场总体容量而言,每年约需种子2.5亿kg, 而可供种子在3亿kg以上。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一、水稻的植物学分类
水稻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 Linnaeus),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稻属由两个栽培种(亚洲栽
培稻Oryza sativa L.、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 四、水稻生育期 水稻的生育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经秧苗长成植株,最后开花结
实形成新的种子所需的时间,是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在种子生 产中,需要很好地掌握一个品种的生育期特性。 ➢水稻生育期可以分为两个相继发生的生育期,即营养生长期和生 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是水稻营养器官的形成期,需要完成发芽、 生根、长叶和分蘖等过程,此期间最显著的特征是分蘖增加。生 殖生长期是产生下一代的生育阶段,要经历幼穗分化、抽穗、开 花、受精和灌浆等过程,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穗粒形成和籽粒 发育。
20多个野生稻种组成。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基因组为AA 型,其中亚洲栽培稻(普通栽培稻) 起源于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或O. perrenis),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稻区; 非洲栽培稻起源于短舌野生稻(O. breviligulata),现仅在西
非有少量栽培。 栽培稻分为起源于热带的籼稻、适应于亚热带、温带和热
• 中国水稻种植概况-----201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5亿亩。其中杂交 水稻种植面积2.2亿亩、常规粳稻0.8亿亩、常规籼稻1.5亿亩。
• 中国从 1976 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杂交水稻,极大地推动了杂交水稻 种业的发展。据全国农技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值 已从 2001 年的 15 亿元,发展到 2016年的 207 亿元,增幅迅速。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3、水稻和旱稻:根据耐旱性的不同又分为水稻(包括深水稻和 浮稻)和旱稻(陆稻)。 4、粘稻和糯稻:由于米粒淀粉组成的不同,又分为粘稻和糯稻。 糯米淀粉中以枝链淀粉为主,一般不含直链淀粉或只含极少量的 直链淀粉(<2%);粘米通常含10~30%的直链淀粉,是大部分 地区的主食。干燥的糯米呈蜡白色、粘米为半透明;糯米的淀粉 遇碘呈红棕色,粘米淀粉遇碘呈蓝黑色。 5、栽培品种:按熟期性不同将水稻品种分为早熟、中熟、迟熟 等不同类型。这种分类只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所作的一种区分, 一个地区的早熟品种在另一地区很可能变成中熟甚至迟熟品种。
2、晚稻和早稻:根据品种对日照长短反应的不同,在籼稻和粳稻 中又各分为晚稻和早稻2大群(不同于农业生产上按栽培季节分的早 (季)稻、晚(季)稻)。晚稻群属感光性强的典型短日作物;在 光周期诱导期间,也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所以晚稻品种只能种植 在纬度较低的地区。早稻群对日照长短反应钝感,不论在短日照或 长日照条件下,只要温度条件相同,生育期的变化不大。这类品种 的适应性较广,我国南北各稻区均有分布。
2. 幼穗发育期
• 幼穗分化到抽穗前这一阶段。此时植株生长点开始分化幼穗,同时最后3张叶片 陆续伸出,茎秆迅速伸长,故又称拔节长穗期。其中剑叶伸出之前为幼穗形成 期、之后称孕穗期。
3. 开花结实期
• 当稻穗顶端伸出剑叶叶鞘时称为抽穗。全田植株抽穗率为10%、50%、80%时, 分别叫抽穗始期、抽穗期和齐穗期。在气温适宜时,抽穗后1~2 d即开始开花。 结实期分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乳熟期也叫灌浆期,此期间谷粒内为乳白 色乳状液体,谷壳仍为绿色;蜡熟期谷粒变硬,谷壳逐渐变黄;完熟期谷壳全 部变黄,米粒有透明感,米粒硬而不易破碎。
3. 基本营养生长性:是指水稻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也 必须经过一个不可缺少的最短营养生长时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 幼穗分化。这一不受短日、高温影响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 长期(短日高温生育期),即基本营养生长性。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特别需要考虑双亲“三性”存在的差异情况, 以便在不同地点和季节制种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双亲的播种期。
种子生产学
浙江大学农学系 胡伟民 TEL:13806511918
E-mail: huwm168@
第六章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 第一节 水稻生产概况 • 第二节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 第三节 常规水稻种子生产 • 第四节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
第一节 水稻生产概况
• 世界水稻种植概况-----2018年全世界种植面积约24亿亩,其中面积最 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越 南、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巴基斯坦。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 幼苗期和分蘖期
• 从种子萌发至三叶期为幼苗期,开始分蘖的四叶期至分蘖终止期为分蘖期。插 秧返青后,全田10%稻苗开始分蘖时为分蘖始期,50%稻苗有分蘖时为分蘖期, 分蘖数达到最多的时期为最高分蘖期。能发育成穗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全田 总蘖数与最后成穗数相等的时期称为有效分蘖期,以后为无效分蘖期。在杂交 水稻生产及繁制种时,要求稀播培育带蘖壮秧,有利于提高产量。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 三、水稻的“三性” ➢水稻生育期的长短与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光温条件
有关,是品种的重要遗传特性。
1. 感温性:是指水稻生长发育速度受温度影响的特性。即在水稻适宜 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生育期缩短,低温则会延长生育期。
2. 感光性:是指在适宜水稻生长的光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以提早 水稻抽穗,缩短生育期,长日照可延长生育期的水稻生长发育特性。
带高海拔地区的粳稻和主要位于印度尼西亚(后引入非洲马 达加斯加到等地)的爪哇稻等3个地理生态型。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籼稻与粳稻间的特征特性比较
性状
籼稻 粳稻
谷
长/宽
大
小
粒
芒
通常无 偶有短
特
芒
性
稃毛
疏
密
落粒程度 易
难
性状
生 耐低温性 理 耐旱性 特 性
酚染色反应
氯酸钾抗性
籼稻 不耐 耐
粳稻 耐 不耐
阳性 阴性 不抗 抗Fra bibliotek植株特性 颜色
淡绿 深绿
注:由于籼粳杂交已成为选育新品种的一条有 效途径,新近育成的改良品种的籼粳特性已有 所模糊。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 二、主要栽培类型
1、籼稻和粳稻:高纬度和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水稻生育期期间(特 别是前期和后期)的温度一般较低,主要栽培耐寒力较强的粳稻; 而低纬度低海拔的温热地区,则以栽培籼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