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深度预测试卷(3)(教师版)

河南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深度预测试卷(3)(教师版)

【解析】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为社会、知识和学生。
2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 A、知识经验 B、惯性思维 C、认知水平与特性 D、人格特征 E、问题的表征
【答案】A,B,C,D 【解析】E项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
23、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把教育目标主要分为(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知识与技能领域 E、过程与方法领域
【解析】同辈群体的特征包括:交往的自愿性、关系的平等性、群体的凝聚性、价值的趋同性。
试卷链接:/t/hJ1D W C B .html
4/10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25、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 A、班主任工作 B、少先队活动 C、课外活动 D、劳动 E、思想品德课教学
7、
( )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答案】B
【解析】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
8、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 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 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 D、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
30、小组活动的特点是( ) A、自愿组合 B、小型分散 C、灵活机动 D、独立性 E、强制组合
【答案】A,B,C
【解析】课外活动小组是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 动。小组活动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 锻炼的机会。
【答案】A,B,C
【解析】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
27、 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标记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谐音法 B、组织策略 C、形象联想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述策略
【答案】A,D
【解析】 用中文发音来记忆英文单词,这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谐音法。
【答案】A,B,C
【解析】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目标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4、同辈群体的特征有( ) A、关系的不平等性 B、价值的趋同性 C、交往的自愿性 D、关系的平等性 E、群体的凝聚性
【答案】B,C,D,E
【答案】C
【解析】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而心智活动可以高度省略和简化。
9、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答案】A
【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 范,做学生的榜样,也是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河南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深度预测试卷(3)
(教师版)
试卷题量:64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hJ1DWCB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会写“木、石、口”,有助于学习写“森、磊、品”,这是一种( ) A、顺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育 C、主张因材施教 D、提倡自然教育
【答案】D
【解析】
卢梭提倡自然教育,认为教育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
5、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A、获得好名次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解答
【答案】D
【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 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答案】A 【解析】小老鼠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独立的发现学习,它是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12、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 ) A、抗日儿童团 B、少年儿童团 C、劳动童子团 D、共产主义儿童团
【答案】C
【解析】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劳动童子团。
试卷链接:/t/hJ1D W C B .ht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A
【解析】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儿童在家庭中养成的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 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迁移。
18、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3、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 ) A、鼓励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
【答案】A
【解析】成功教学法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培养学生逐 步从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
4、
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
34、课程标准就是课程计划。( ) A、正确 B、错误
【答案】0
【解析】
35、中小学生的作文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0
【解析】
36、
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
A、正确 B、错误
【答案】0
【解析】 教师的智力水平跟教学效果没有直接必然联系,教学质量还会受到教师素质和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影响。
10、( )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布卢姆 D、克拉斯沃尔
【答案】A 【解析】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用的是对偶故事法。
11、小老鼠通过尝试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 ) A、独立的发现学习 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
28、下列选项属于外部学习动机的是( ) A、学习是为了取得老师的表扬 B、学习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 C、学习是为了获得名次 D、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 E、学习是出自好奇心
【答案】A,B,C,D
【解析】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
2/10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1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答案】B 【解析】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 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他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A、C、D的
作者分别是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
14、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是( )
A、态度 B、迁移 C、定势 D、品德
【答案】A
【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5、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试卷链接:/t/hJ1D W C B .html
5/10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三、判断题
31、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是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1
【解析】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6、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 )
试卷链接:/t/hJ1D W C B .html
1/10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答案】A
【解析】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32、
心理健康也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
A、正确 B、错误
【答案】0
【解析】 心理健康不仅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还要有一种积极的发展状态。
33、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1
【解析】 格塞尔认为人的发展受特定的顺序支配,这一顺序是由基因决定的,他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B
【解析】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 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试卷链接:/t/hJ1D W C B .html
3/10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19、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解析】 具体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题中所述应为具体迁移。
2、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答案】D
【解析】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 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