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上面有个断火器,其接线原理并不复杂,可是接线时确有好多人接不好。
下面是一般的接线原理。
800)this.width=800 border=0>有时不太好看,下面是我自己画的实物接线图篇二:断火限位器断火限位器断火限位器实际是行程开关的一种,断火就是切断电源。
其特点是动作时可直接切断电动机主电源,而不需先切断控制回路电源再切断主电源,还作为当接触器触头粘连断不开主电源的再保护。
可安装在机身之外,便于检修。
工作原理断火限位器主要有动静触头,推位杆(动作杆)、基座、盖及壳体等所组成,当起升钩上升或下降到一定极限位位置时,对断火限位器上推拉杆产生推或拉的动作、使其中一对动静触头分断,切断主电源,从而起限位作用,当推拉杆及动作杆复位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合触同时重新闭合。
5跟线 1跟做公共线(通常选b)限位时断开2相下面是电气接线图:篇三:使用说明书第一章总则锅炉的运行和维修应有专职的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司炉工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证,应有切实的措施提高司炉工的素质,保证锅炉的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运行规程、维修保养规程等,锅炉的使用应按章执行。
锅炉的运行现场,应备有下列图纸.: 锅炉总图锅炉汽水系统图锅炉膨胀系统图本说明书适用于锦州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型号为dhl75-3.82/450-aii的锅炉,本说明书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以上级规程为准。
第二章锅炉的启动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1.检查燃烧室内部,并明确下列各点:炉墙、炉拱、看火门情况正常;燃烧室无焦渣和杂物;炉管和水冷壁外形正常;测量和控制仪表、附件位置正常;等等。
2.用灯光检查锅炉、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烟道,检查时应在明确下列各点后严密关闭人孔门;内部已无人工作,受热面表面清洁、位置情况正常、无杂物,烟道无裂纹和漏风现象。
3.燃烧设备的检查(1)检查炉排所有转动部分的润滑情况,包括炉排转动装置和炉排前轴承等;油位应在油位计正常指示处,各油杯和油孔应清洁或换上新油,轴承冷却水应畅通,传动皮带及联轴器连接良好,保险锁位置正确,炉排片完整等,静态检查完毕后,确认情况正常,进行炉排试运,炉排片能自由翻转而无脱套,炉排走动时,应平稳而整齐,不许有跑偏和磨擦现象,炉排试运一般不少于一转,应调节低速、快速等各位置都试转一下,马达及减速机无异常响声,炉排下落灰斗内无焦渣杂物。
(2)碎渣机内无杂物,传动机构完好,油杯加足油,冷却水应畅通,检查完毕后,启动减速箱,马达运转时,细听减速箱运转声音及传动部件动作正常,检查碎渣机必须在炉排试运后,灰渣闸门为开启的情况下进行。
检查引风机、送风机、及马达的地脚螺丝和各烟风道连接螺丝、联轴器等连接情况,不得松动,烟风道的检查孔应严密关闭。
润滑油必须清洁,轴承油位指示正常,引风机轴承冷却水畅通,油位在1/2以上。
风机进风口导向调节门和风机风室挡板调节应灵活,并能开足和关严,检查后应放在关闭位置。
检查后的锅炉应对除尘器自人孔门用灯光检查,检查时不少于二人,内应无积灰,堵塞现象,除尘器的给排水应畅通。
检查连锁开关应放在投入运行位置,按引风机、送风机程序启动,注意旋转方向、磨擦声和震动情况,轴承和马达温度、电流读数是否正常,待检查完毕,引风机、送风机都正常运转时,而且引风运转不少于5分钟,这时试验连锁装置是否有效,将引风机停下,送风机应自动停下。
4.汽水系统阀门及其它检查(1)系统上的所有阀门能开足和关严,阀杆应清洁,法兰结合面上的螺丝均应拧紧,并应有一定的再紧佘度。
(2)过热蒸汽、饱和蒸汽、连续排污、定期排污及给水等取样冷却器、加药泵等设备附件应完整。
(3)检查校正锅筒和集箱等处的膨胀指示器在零位。
(4)锅筒、集箱、法兰、管道、阀门和热风道的保温良好。
5.检查热工仪表(1)检查仪表、开关、信号应完整,并具有正常运行操作照明和事故照明设备。
(2)试验事故信号和灯光信号是否正常。
(3)用伺服马达远方控制的设备,除就地动手操作外,必须在热力控制盘上进行远方操作开和关的动作,方向应正确,其开度大小应与表盘指示相一致,当达到开足和关闭位置时,限位开关应及时动作。
(4)检查压力表上阀门应全部开齐。
第二节启动前的准备1.有关人员联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机值班人员:给水管送水,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门。
(2)燃料值班人员:原煤斗上煤。
(3)热工班值人员:将各仪表及操作装置置于工作状态。
(4)化学值班人员:化验热水品质。
(5)电气值班人员:电气设备送电,并作最后一次检查。
2.进行锅炉进水工作,可经省煤器向锅炉上合格的水,其温度不得超过100摄氏度,且进水温度不得超过锅筒金属壁温40摄氏度。
3.进水速度不宜太快,进水至水位计负100mm处所需时间,夏季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同时冬季水温最好控制在40摄氏度—50摄氏。
4.当省煤器到锅筒的给水管路上空气阀内有水出现时,应关闭此阀,同时省煤器压力表三通阀门转到工作位置。
5.检查锅炉和省煤器的人孔盖、手孔盖、法兰结合面及放水阀门等是否有漏水现象,当发现有漏水时,应拧紧螺栓,如仍有漏水时,应停止进水,并放水至适当水位,消除漏水现象。
6.当锅筒内水位上升至玻璃水位计负100mm 指示处时应停止进水。
停止进水后,锅筒内水位应维持不变,如水位计逐渐降低或升高,应查明原因并予消除,并再向锅炉进水或放水至玻璃水位计最低水位处。
7.锅炉在启动前必须将锅筒与省煤器集箱间联接管上的再循环门开启,以便在启动期间通过省煤器形成水循环。
8.开启前必须对锅炉烟道进行通风,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免气体在烟道内积聚发生爆炸的危险。
9.以上各项工作完毕可以开始点火,具体步骤参见炉排说明书,煤闸门冷却水管应及时供水。
第三节锅炉的启动锅炉自点火到并列入主蒸汽母管带负荷运行的时间不宜过快,一般为3—4 小时,具本时间应根据设备条件和燃烧种类在现场规程中做出规定,在经过专门的鉴定试验后,可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启动的方式,以缩短启动时间。
锅炉启动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燃烧,使受热面各部分受热均匀,膨胀正常,锅炉升压过程中不允许关小过热器出口集箱的疏水和放空阀门的办法干火升压,以免过热器管得不到充分冷却而使管壁温度急剧上升。
启动过程1.点火之前,必须打开所有烟道挡板和闸门、自然通风15分钟以后,或开动引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并打开炉膛人孔门,保持5~10分钟左右,排除烟道及炉膛内残剩可燃气体。
开启热器出口集箱的疏水阀,启动除尘器下部的出灰器。
2.点火时,在炉排前部放置木材或其它易燃物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的油类或易燃物引火。
严禁带入铁钉、铁块。
3.打开—风室灰门,开大烟气调节门,增强自然通风。
在自然通风启动过程中,当空气预热器出口温度超过120℃时,应该启动风机,送入空气冷却,风机冷却水之前处于开启状态。
待引燃物燃烧旺盛后,开始从点火门中手工添煤,这时可关闭灰门,打开一风室进风调节门,开启鼓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当煤层燃烧旺盛后可关闭点火门,开动炉排,缓慢间断给煤,并在看火门处注意观察着火情况,适当拔火,使煤层连续着火,不产生断火、偏烧现象。
随着煤层红火逐渐后移,顺次打开第二、第三风室??,调节进风量,炉膛负压维持在-10~-20pa,使燃烧趋于正常。
4.在升压过程中,应经常监视汽包水位的变化,并维持水位正常。
经常检查核对各膨胀指示器读数和检查锅炉排污阀、安全阀及管道法兰等接合严密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方可继续升压。
5. 所开启的放空气用的阀门内冒出蒸汽后,应关闭各放气用阀门。
当汽包压力升到0.1-0.2mpa时,冲洗水位计,并校对水位计指示正确性。
压力升到0.5mpa时,通知锅炉检修人员拧紧法兰、人孔及手孔等处的螺丝,此时应保持汽压稳定,同时应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排污后应关闭阀门,并应检查有无漏水现象。
6.锅炉启动后,应使燃烧室所的有受热面受热均匀,对受热较差的各水冷壁由下部集箱放水,以使其温度与其它水冷壁管相同,从点火起到额定压力过程中,篇四:敞开式安全水封阻火器说明书1 引言防止爆炸甚至爆轰事故,把灾害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需要利用隔爆装置将设备内发生的燃烧或爆炸火焰实施阻隔,使之无法通过管道传播到其它设备中去。
隔爆技术措施按作用机制不同,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隔爆两种类型。
本课题通过了解机械阻火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应用场所、分类方法,敞开型水封阻火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从而进一步学习敞开式水封阻火器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过程;最后,应用相关知识,设计敞开式水封阻火器。
2 阻火器相关知识2.1机械阻火器的工作原理大多数阻火器由能够通过气体的许多细小均匀的或不均匀的通道和孔隙的基体组成,这些通道和孔隙应尽量小,小到能够通过火焰就行。
这样,火焰进入阻火器内就被分成许多细小的火焰流被熄灭。
火焰能够被熄灭的机理是传热作用和器壁效应[1]。
2.1.1 传热作用当火焰进入阻火器中的孔隙或细小通道时,就形成许多细小的火焰流。
由于通道或孔隙的传热面积很大,火焰通过通道壁是进行热交换后,温度会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火焰即被熄灭。
但传热作用只是熄灭火焰的一种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2.1.2 器壁效应根据燃烧与爆炸连锁反应理论,认为燃烧与爆炸现象不是分子间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外来能源的激发下,使分子键受到破坏,产生具备反应能力的分子,这些具有反应能力的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分裂为十分活泼而寿命短促的自由基。
化学反应是靠这些自由基进行的。
自由基与另一分子作用,作用的结果除了生成物之外还能产生新的自由基。
这些新的自由基迅速参与分子反应后又产生新的自由基。
这样自由基又消耗又生成如此不断进行下去。
可知易燃混合气体自行燃烧的条件是:新产生的自由基数等于或大于消失的自由基数。
随着阻火器尺寸的减小,自由基与反应分子之间碰撞几率随之减少,而自由基与通道壁之间的碰撞几率反而增加,这样就促使自由基反应减低。
当通道尺寸减小到某一数值时,这种启闭效应就造成了火焰不能继续进行的条件,火焰即被组织。
2.2机械阻火器的分类2.2.1 根据阻火器的用途分类(1) 隔爆型:主要用于阻隔可燃物燃烧或爆炸火焰的传播,且能承受一定的爆炸压力的作用。
(2) 耐烧型:主要用于阻止可燃物燃烧火焰的传播,且能承受一端时间的燃烧作用。
(3)阻爆轰型:主要用于阻止可燃物从爆燃向爆轰转变火焰的传播,且能承受较大爆炸压力的作用。
2.2.2.根据阻火器的结构型式分类[2](1)金属网型阻火器,由单层和多层网重叠起来。
金属网型阻火器随着层数增加有效性也增大,但增加到一定层数之后效果并不加大。
国内采用16-22目金属网,国外常用30-40目金属网[2]。
根据英国帕尔默(palmer)试验除二硫化碳介质外,一般易燃性气体,金属网层数达到5层就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