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235节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235节


3.1.2 卫星的轨道参数
卫星在空间运行,遵循天体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
一、开普勒第一定律
星体绕地球(或者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太 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轨道离地最近的点称近地点,反之为远地点。
开普勒定律(1)
b 太阳
近日点
c a
远日点
地球轨道
二、开普勒第二定律
从地心或者太阳中心到星体的连线(星体向径),在 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面积速度守恒)。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 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4颗,是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 共发射了3颗,即FY-1A,1B,1C。风云一号A和风云一号B卫 星分别在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发射升空。风云一号C 卫星在性能上作的较大改进,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卫星 的序列,风云一号D卫星于2005年5月15日发射升空。 风云二号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计 划发射5颗,即风云二号A/B/C/D/E,两颗试验星(风云二号 A/B),三颗业务星(风云二号C/D/E)。其中风云二号A星于 1997年6月10日发射成功,风云二号B星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 成功,风云二号C星和D星已分别于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 12月8日年发射。E-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于2009年发射。
RBVm
RBVp MSS
1. 0.475-0.575 (blue) 2. 0.580-0.680 (red) 3. 0.689-0.830 (near IR) 0.505-0.750 (PAN) 4. 0.5-0.6 (green) 5. 0.6-0.7 (red) 6. 0.7-0.8 (near IR) 7. 0.8-1.1 (near IR) 8. 10.4-12.6 (thermal) 1. 2. 3. 4. 5. 7. 6. 0.45-0.52 (blue) 0.52-0.60 (green) 0.63-0.69 (red) 0.76-0.90 (near IR) 1.55-1.75 (SWIR) 2.08-2.35 (SW IR) 10.4-12.5 (thermal IR)
Landsat -1用于国内和国外的大范围研究,验证研究数据对探测、绘制、 测量和评定地球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实际应用。 Landsat -2具有更大的能力,能白天和夜晚测量来自陆地和水面的辐射。有 效载荷基本上与Landsat -1相同。 Landsat -3用于继续研究和发展中分辨力多光谱遥感系统。
TM是4号星以后搭载的。6号星以后仅搭载ETM,并予定追加IFOV为15m的全 色波段。 • Landsat-7是Landsat计划中的最后一颗卫星。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一个 时代即大型、昂贵的Landsat系列地球观测卫数:
1 920 2 920 99.210 103 14 18 251 9:08 185 2875 3 920 99.117 103 14 18 251 9:31 185 2875 4、5 705 98.220 98.9 14.5 16 233 9:45 185 2752
(4)椭圆半长轴(A) 近地点和远地点连线的一半,它标志卫星轨道的大小。 它确定了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按照卫星高度的不同又将卫 星分为低轨卫星(150—300公里)、中轨卫星(约1000公里左 右)和高轨卫星(36000公里处)。 (5)椭圆偏心率(e) 椭圆轨道两个焦点间距离之半与半长轴的比值,用以表示 轨道的形状。 (6)卫星过近地点时刻(T) 以近地点为基准表示轨道面内卫星位臵的量。
LANDSAT系列卫星成像仪器特征
仪器 波段 (m) IFOV(m) (瞬间视场角) 79*79 79*79 79*79 79*79 79*79 79*79 79*79 240*24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30*30 120*120 6 6 6 6 动态范围 (bits)
• • • •
近圆形轨道 近极地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 可重复轨道
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区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 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轨道。人造卫星绕 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 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 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 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静止在赤道某一点上空。
3.1.4 遥感卫星系列
一、 气象卫星
• 气象卫星是作为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气象监测(WWW) 计划的内容而发射的卫星。是用5个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2个 太阳同步极地轨道卫星对全球的气象同时进行观测,它们是 GMS(日本)、GOES一E(美国)GOES一W(美国)、METEOSAT (欧空局)、COMS(俄罗斯)及卫星NOAA(美国)、Meteop (俄罗斯),前5个以约70度的间隔配臵在赤道上空,后两个 在不同的极地轨道上。 • 气象卫星不仅进行气象观测,还具有数据收集平台DCP 功能。 它可以收集来自地面或海上观测站的信息,在观测的同时, 向地面转送S一VISSR信号,进行统计处理的直方图、云量、 海水表面、风分布等的数据组也被保存下来。
六、其它常用遥感卫星参数
卫星高度:卫星距离地面的高程。
H3 T2 R C
运行周期:卫星绕地球一圈所需的时间。 重复周期: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 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的天数。 降交点时刻:卫星经过降交点时的地方太阳时的平均值。 扫描宽度:传感器所观测的地面带的横向宽度。
3.1.3 卫星轨道及特点
赤道
太阳同步卫星,轨道近似穿越极地, 通过地球上同一点上空的时间一致。
二、地球静止卫星轨道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 ) 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相同的 轨道称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简称同步轨道)。 在无数条同步轨道中,有一条圆形轨道,它的轨道平面与 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在这个轨道上的所有卫星,从地面上 看都像是悬在赤道上空静止不动,这样的卫星称为地球 静止轨道卫星,简称静止卫星, 这条轨道就称为地球静 止卫星轨道, 简称静止卫星轨道, 高度大约是35800公 里。 人们通常简称的同步轨道卫星一般指的是静止卫星。 能够长时间观测特定地区,卫星高度高,能将大范围的 区域同时收入视野,应用于气象和通讯领域。
一、太阳同步轨道
(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 ) 卫星的轨道面以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方向而同时旋转 的近圆形轨道。
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是不会变的, 但会 绕地球自转轴旋转。 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 ,旋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 即0.9856度 /日或360度/年, 这样的轨道称为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倾角很大,绕过极地地区,也称极轨卫星。 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卫星于同一纬度的地点,每天在同一 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
风云一号C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特征: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63km 道倾角:98.79° 轨道偏心率:0.00188 轨道回归周期:10.61天 轨道降交点地方时:8∶34(1999-07-04)
二、陆地卫星
1、Landsat卫星
• Landsat是美国于1972年在世界上第1次发射的真正的地球观测卫星,由于它 的出色的观测能力推动了卫星遥感的飞跃发展。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 星上搭载多光谱扫描仪(MSS)和专题扫描仪(TM)两种遥感器。
轨道参数
近极近环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705千米 倾角:98.22° 运行周期:98.9分钟 24小时绕地球:15圈 穿越赤道时间:上午10点 扫描带宽度:185千米 重复周期:16天,卫星绕行:233圈
2、SPOT卫星
SPOT对地观测卫星系统是由法国空间研究中心研 制开发,比利时、瑞典等国参与.
遥感平台的种类 卫星的轨道参数 陆地卫星轨道特点 遥感卫星系列
3.1.1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划分: 航天平台 150km以上, 卫星、宇宙飞船。 航空平台 百米至十余千米,低、中、高空飞机以及飞船、气球等。 地面平台 0—50m, 车、船、塔等。
卫星在离地近的地方经过时的速度要快些,在离地远 的地方运行的速度要慢些。
开普勒定律(2)
近地点
va
Rp
ra
远地点
a
Major axis
vp
Minor axis
三、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的轨道平均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卫星绕地球的运行周期的平方与它的轨道平均半径的立方成 正比。 T2/(R+H)3=C T:运行周期;R:地球半径;H:离地高度;C:开普勒常数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王学平 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研究所 2011年2月
本章主要内容:
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包括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微 波成像等机理及图像特征。
3.1 3.2 3.3 3.4 3.5
遥感平台 摄影成像 扫描成像 微波遥感与成像* 遥感图像的特征
3.1 遥感平台
3.1.1 3.1.2 3.1.3 3.1.4
四、卫星的轨道参数
•赤道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是取赤道面为基准 面,以地球自转轴、以及从地 心指向春分点的直线为坐标轴 所构成的坐标系。虽然由于地 轴的运动,该坐标系相对于恒 星其位臵是变动的,但是,对 于轨道寿命有限的卫星运动来 说,影响很小。
开普勒的轨道参数
五、开普勒的6个参数
(1)轨道倾角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具体计算是在卫星轨 道升高时由赤道平面反时针旋转到轨道平面的夹角。
卫星编号 高度(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