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保理念比如,无法确定哪些碳是哪一个生产环节排出的、或者煤炭等燃料消耗数据统计不足、企业缺乏具备碳管理能力的人才等。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倡导和推进环保、低碳的绿色能源新生活,中国也掀起了一股低碳热潮。
长期从事外贸的中国五金制造业,由于必须符合国外的环保理念,因此,实行“碳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中国企业接触碳管理的的历史非常短,大约就是近一两年开始运作的事情。
金模网CEO罗百辉表示,目前有四大行业急需减排的需要,分别为:能源、房地产、运输业和制造业。
能源行业由于是高耗能行业,因此上级主管单位会有硬性减排要求,目标明确;房地产行业源于房地产商追求产业升级,希望推行绿色建筑概念,提高竞争力;运输业如航空,由于受欧盟碳排壁垒的影响,也有减排压力;而制造业则主要是指从事外贸的企业,由于需考虑国际环保理念,因此减排压力较大,这其中以五金、玩具等中小制造业为主。
据碳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介绍,碳管理的起点是碳核算,也就是要摸清家底,对公司碳排放做出比较精确的分析和量化是第一步,其次,才可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核算工作因企业而异,有的耗时一至两月,最长可达十几个月。
由于企业不同、工序不同,其减排潜力也不同,解决方案通常不止一套。
比如钢铁企业,碳排放来源可以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因此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比方说,在煤耗能上面投入一亿,可以减排十万吨二氧化碳,同样资金投入到天然气,减排量可能就是五十万吨。
因此,进行碳管理时会为企业设定多种模型的排列组合,根据财务实力,选择权最终落在企业。
然而,专家表示,虽然低碳概念被翻来覆去地热炒,企业也愿意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希望自己的供应链条更绿色。
但是,实现手段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是首次接触碳管理,数据不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罗百辉认为,碳管理,对于中国五金企业来说才是刚刚开始,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实行碳管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不仅源于主管机构对企业下达的任务量,而且实行合理的碳管理将提高企业的生产能效,其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国刀具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战略规划,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不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凸显出五大致命瓶颈,如果重视不够、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前进。
1、科技技术含量低现阶段,硬质合金刀具在发达国家已占刀具类型的主导地位,比重高达70%。
而高速钢刀具却正以每年1%~2%的速度缩减,所占比例目前已降至30%以下。
同时,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在我国也已经成为加工企业所需的主力刀具,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重工业领域,但我国刀具企业却盲目地、大量地生产高速钢刀以及一些低档标准刀具,完全没有考虑到市场饱和度和企业所需,最终把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中高端刀具市场拱手相让给国外企业。
我国刀具目前的年销售额大约为145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刀具所占的比重不足25%,但国内制造业所需的硬质合金刀具已经占据刀具的50%以上,这种盲目生产已经严重满足不了国内制造业对硬质合金刀具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中高端市场的真空状态,最终被国外企业所占据。
2、产品附加价值低2007年,我国生产的1.65万吨硬质合金中,有4500吨用于切削刀具生产上,数量上和日本相当。
但制成刀具后的价值仅8亿美元,远不及日本的25亿美元,这充分说明国内硬质合金高效刀具的整体生产水平与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所以,在国内企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制造业的需求就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来解决。
有资料显示,主要外商在中国中高端刀具市场上的销售年增长率达30%,已超过国产刀具的年均增长水平。
3、服务与国际不接轨跨国企业,如德国雄克、日本黛杰、丹麦尤尼莫克等刀具生产企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也就决定了其服务形式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超越了只提供给客户刀具的初级销售阶段,根据客户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刀具方面的问题,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把销售融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高级形式已成为国外企业惯用的销售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知名刀具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贵而有市,部分中国企业虽量大面广却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的原因之一。
4、企业信息化效率低21世纪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将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网络化、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办公效率、节约办公经费、加快反应速度,还可以提供市场信息、辅助企业判断、打造企业品牌。
同时,是否看重、懂得借助媒体宣传自己也是中外刀具企业差异化的现象之一。
每次在重大展览会前后或期间,一些国际知名企业都会借助行业媒体来为自己的企业品牌或新产品做宣传,企业负责人欣然接受并高度重视媒体记者的采访,但部分中国企业可能因为害羞或者有所顾忌而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和报道,最终错过了宣传产品和企业的免费良机。
5、资源浪费严重有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生产高速钢约8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没有准确掌握市场供求信息,使得生产的高速钢刀具大量过剩,不得不以低价销售,导致大量刀具生产企业效益低下,还严重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钨、钼等稀有资源。
同样,中国年产硬质合金1.65万吨,也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
但是,硬质合金制品中附加值最高的切削刀片产量只有3千余吨,仅占20%。
从而,一方面造成国内急需的硬质合金刀具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也使宝贵的硬质合金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8万吨高速钢和1.65万吨的硬质合金,最终生产出来的切削刀具的销售总量却只占到全球总量的15%,这也充分地折射出了行业发展的粗放程度和资源浪费的严重性。
伴随着中国经济近30年的高速发展,制造业必将变得更加强大,市场空间将会跟欧美市场一样广阔,所以说,中国企业应该从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有条不紊地修炼内功,寻求突破,早日做大做强,最终近水楼台先得月。
目前,中国日用五金业已经跨入世界前列。
现在中国五金产业中至少有70%为民营企业,为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五金加工大国和出口大国,并且已成为世界五金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
仔细了解不难发现,中国五金工具集刀具的发展大致有一个趋势。
目前,中国日用五金业已经跨入世界前列。
现在中国五金产业中至少有70%为民营企业,为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五金加工大国和出口大国,并且已成为世界五金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
仔细了解不难发现,中国五金工具集刀具的发展大致有一个趋势。
首先来看手工工具市场:德国手工工具需求增加。
在德国,舒适省力的工具最受欢迎。
有助于紧握工具的平滑手柄和美观的外型都是吸引他们购买欲的重要因素。
以工具种类而言,电动工具现在日益普及。
此外,充电式工具也日趋流行起来。
现在市面销售的新款充电式工具拥有多个充电池插孔,可以在各种环境中使用。
美国手工具市场需求走稳。
美国在去年底住房市场新屋规模增加的同时,仍有大量现屋无人居住,带来很大的房屋翻修市场机会。
机动车辆平均车型和车龄愈来愈大,对汽车售后市场的手工具销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电子产品配销的锻造工具需求强劲,尤其是可调整的扳手。
台湾手工具业调整产品结构。
台湾地区手工具业凭借产品质量稳定、交货准时、产品品种齐全,能配合客户需求,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且台湾手工具销售以岛外市场为主,目前当地制造厂商约5000家,多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以个别手工具产品类别来看,套筒为出口大宗,其次为手工具组合,第三为园艺工具,扳手类排名第四,钳类排名第五。
以出口国家来看,美国排名第一,其次依序为英国、德国和日本等。
再来看刀具市场:全世界刀具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据报道,全世界刀具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其中欧洲、北美国家增长稳定,特别是东欧国家;亚洲市场略有回升,市场潜力很大,拉美国家市场明显增长,尤其是墨西哥。
(在过去一年中,刀具市场之所以需求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刀具寿命增加,再有就是用户针对整个制造过程提出要求,取代了许多的机床和刀具。
以及多功能刀具的应用增多,替代了很多以往单功能的简单刀具。
)专家预言说:今后用户将更加强调生产厂对刀具的研究和发展,不仅是在材料和表面涂层技术领域,而且也在刀具产品及其生产工艺过程方面。
这位专家说,注重生产实践,将帮助刀具制造厂增加在它们所熟悉领域中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方面的更新。
刀具产品技术看,硬质合金刀具逐渐取代高速钢刀具,特别是圆形刀具。
涂层刀具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欧洲,高速加工用新型刀具市场占有量不断增长。
厂商方面的动态。
从刀具制造商合作方式来看,在高新领域市场将出现很多大公司强强联合。
模具市场的概况及发展趋势:十五期间,模具市场总的趋势平稳向上。
目前,国内市场对中高档模具的需求量很大,但要求国产模具必须在质量、交货期等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且,家电、汽车、塑料制品行业对模具需求最大。
国际市场方面: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工费用增加,其正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转移。
其国内以生产高、精模具为主,人工劳动投入量大的模具依靠进口解决。
因此,中低档的模具国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只要国产模具的质量能够有提高,交货期能够保证,模具出口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此外,国际市场对架及模具标准件的需求量也很大。
目前,我国只有对架有少量出口。
在新的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浪潮,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
行家预言,优势明显的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地区,将在十年之内发展成为世界模具生产中心。
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每年用近10亿美元进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五金工具在市场的分额比例也将逐步增大。
2012年刀具行业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可以从行业协会即将公布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找到大致的结论。
但刀具这个细分行业的规划制定还需要些时日。
目前《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经公布了,这个《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作为包括刀具行业在内的国家各行各业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总指导方针是毋庸置疑的。
机械行业分析师指出:根据“十二五”规划的大体框架,也憧憬一下刀具行业未来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刀具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已经成为刀具行业水平快速提高的一大阻力。
“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刀具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机床工业经过这么多年的黄金发展,刀具产业的发展也有了空前的局面。
许多企业的产量大幅提高,但这种提高并没有太多地依靠技术的进步,而是主要以我们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为基础。
当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后,如果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的话,制造成本的提高就成为必然的结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则相对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