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管理学习题

体育管理学习题

体育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管理:是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

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客体:是指能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3、体育计划:指体育部门为达成一项具体的工作目标所制定的、最经济有效的工作程序与行动方案。

4、体育管理的组织: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体育组织的概定目标、通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确定工作职责、权限、协调相互关系,使体育管理诸要素合理有效的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活动过程。

5、微观管理:学校体育的微观管理主要是指一所学校范围内的体育管理。

主要是通过校长和相应的体育管理机构进行的。

6、学校体育管理:指遵循学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7、管理中介:指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下,为实现管理目标,运用管理职能,对管理对象所采取的管理手段。

8、规划:是对一个组织较长时间的工作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重大措施和步骤进行设计和拟订行动方略。

9、系统原理:指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割,规律的概括。

10、社会体育:指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广大群众根据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11、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

12、运动竞赛管理: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运动竞赛的目标而对各级各类运动竞赛进行计划、组织与协调的活动过程。

13、体育管理的控制:是指保证体育管理过程与计划,目标一致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4、运动训练管理体制:指运动训练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及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总称。

15、社会体育管理:是为了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对与开展各种社会体育活动有关的因素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导等,以期望达到社会体育总体目标的综合活动。

16、体育发展战略:指对体育运动的全面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对体育运动发展全局所作的筹划与指导。

17、反馈:指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将结果反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起到调节控制作用。

18、管理主体: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地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

19、体育管理方法:指在体育管理活动中,为实现体育管理的目标,所采取的各中手段和措施。

1、体育管理: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咱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0.管理: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取伦理的、说服的、科学的和实证的等管理方法,来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创新的职能,创造和谐的、易于发挥集体力量的环境,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21.体育管理:体育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取管理和体育的方法,来实现体育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创新的职能,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各种体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实现既定体育目标的过程。

22.体育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是个人或体育组织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达到的预期成果。

23体育目标管理:采用系统的方法,使多个关键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一个体育部门的整体目标转化为工作单位和成员的目标,并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最终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24.体育计划:对未来体育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25.体育组织:由一定的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为着一定目标而组成的合作性统一体,是人们落实体育决策计划,进行合作活动的必要条件。

26.预先控制:在系统运行的输入阶段就进行控制。

27、现场控制:在计划执行中同步进行的控制。

28、事后控制:在计划完成后进行控制,也叫反馈控制。

29、体育信息:客观存在的,可以减少人们对体育运动现象和规律认识的不确定性以及模糊程度的数据或资料。

30、决策:狭义的决策是做出决定的行动,或者是说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从多种可供选择方案中做出抉择的过程;广义的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1、程序化决策:又常规决策,是经常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所做的决策。

32、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是指对不经常出现的、无先例可循的活动所进行的决策。

33、战略决策:是对体育组织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

34、战术决策:是为实现战略决策要求,对体育组织系统中某一阶段的重大问题而做出的决策。

35、系统原理:着眼考虑系统的整体性,他是系统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的。

36、人本原理:一切管理活动都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原则,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己的职责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等,主动地、积极地、创造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37、责任原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部门、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管理功效。

38、效益原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使在社会活动的物化劳动和活动的消耗同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成对比关系。

39、计划职能:是体育管理的首要职能,主要包括体育目标和体育计划工作。

40、组织职能:保证组织目标已确定的情况下,将实现目标所需要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管理宽度原理,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将组织各类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层次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41、控制职能:对组织核动力以及其活动过程实施控制,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组织的效率与效益。

42、决策职能:在管理中一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在预测基础上按照最优化要求,选择方案或策略,进行实施的过程。

43、创新职能:组织正视系统的变化,并有效地做出反应,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

44、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

45、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46、运动训练管理:是运动训练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总称。

47、运动竞赛管理:是运动竞赛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总称。

48、群众体育管理:群众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49、体育产业: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

50、体育产业管理:指以规范体育市场为目的,以实现经营目标为依托,由一定组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1确定运动竞赛承办单位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是(B)。

A、地区的经济实习B、场地设施与交通等C、人口数量D、区域位置2“体育产业”被作为主要议题进行研究是在(B)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

A、1985年B、1995年C、1991年D、2001年3体育产业管理中的“聚财”是指(B)A、获取利益B、合理资金积累C、最大程度的赢利D、广招社会资金4在体育管理系统中,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在这些因素中,管理的核心是(A)A、人B、财C、物D、时间5下列(D)不属于对体育信息系统进行考核与比较的内容。

A、系统的功能B、系统的效率C、系统的可靠性D、系统的全面性6社会体育管理的特点有管理目标的多样性,管理边界的复杂性和(D)A、管理对象的广泛性B、管理系统的完整性C、管理部门的权威性D、管理体制的社会性7下列所描述的性质(D)不表明计划的特征。

A、目的性B、首位性与超前性C、普遍性D、特殊性8目前,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为(C)A、政府管理型B、社会管理型C、结合性D、其它9(A)指县级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

A、农村体育B、社区体育C、职工体育D、社会体育10(B)指在管理中以人为本。

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动态原理D、效益原理11(B)一般比较公正,但是可要花费较多时间和费用,才能获得结果。

A、首长评价B、群众评价C、专家评价D、个人评价12对政府体育部门进行改革后,竞赛主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A)A、负责全国性综合运动会管理B、负责单项竞赛的管理C、负责地区性锦标赛的管理D、负责国际比赛的管理13制发竞赛规程中应重视保证规程的(C)A、灵活性B、实用性C、稳定性D、客观性14运动训练管理工作是在训练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营养保健人员、(B)等各类专业人员的协调努力下,由教练员具体组织实施的。

A、教育学家B、心理专家C、政治学家D、保健专家15从抽象的模式看,最佳训练方案,就是投入尽可能少的经费,选进(A)的苗子。

A、尽可能多B、尽可能好C、尽可能少D、其它16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方案应达到科学性、准确性和(C)的要求。

A、客观性B、合理性C、全面性D、具体性17信息的效用性主要体现在它的(B)A、知识性B、使用价值C、传递性D、全面性18(D)现代管理的根本目的。

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动态原理D、效益原理19(B)指导人们如何行动,详细说明应当完成的某种活动的准确方式。

A、策略B、程序C、规则D、预算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D)A、全局性B、长远性C、层次性D、客观性21用精神的力量来激发人的积极性是指(B)A、物质动力B、精神动力C、信息动力D、反馈动力22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方案应达到科学性、准确性和(A)的要求。

A、客观性B、合理性C、全面性D、具体性23日本、德国的训练管理体制则划分为(D)A、二级B、三级C、五级D、四级24体育教研室人事管理的重点是(B)A、学生B、体育教师C、教研组长D、其它25管理环境主要是指管理的(B)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自然力。

A、微观B、宏观C、社会D、自然26(A)是对计划预见性的监督和检查,它是总结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对下属的监督和考核。

A、检查B、计划C、组织D、总结271年以下,包括半年、季度和日计划等,属于(C)A、长期计划B、中期计划、短期计划D、集训28(A)的实质是实际活动的反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A、控制B、管理C、组织D、计划29政府体、音部门要转变职能,简称政放权,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真正发挥领导、协调、监督和(C)的作用。

A、控制B、规划C、服务D、指挥30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应发挥协调、组织和(A)作用。

A、监督B、检查C、指导D、控制31效益评价包括三种,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效益评价(D)。

A、首长评价B、群众评价C、专家评价D、个人评价3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C)水平所制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