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

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

⑸飐zhǎn:风吹物使之颤动
⑹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参考答案】作者是从两个方面表现这一主 旨的。
①美丽的自然景观:“一江烟水照晴岚”, 写出了强烈阳光照射下,水气蒸腾,江上 烟波与岸上山岚相映生辉的景象。流水生 烟,山岚耸翠,沙鸥在舞,芰荷恬淡,宁 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
②江南的繁华富庶(或“人文景观”“市井 景观”):“接画檐”写出了当地的富裕, 人口的稠密,“十里珠帘”“画船 儿”“酒旗儿”写出了市井的繁华热闹。
(步骤二)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争的苦难、 亲人的离散、生存的艰难之愁,并借 景抒情,
(步骤三)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的命 运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 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3.
过骊山作
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参考答案】 (步骤一)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 (步骤二)“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 在风中“萧萧”而动,紧扣了“画竹”的画 面,又紧扣了“卧听”的诗面,同时它比喻 发生在老百姓中点滴小事。他直言不讳地指 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一枝一叶” 都要加以关心。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 怀和同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 [注] 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 着字。
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 说说本诗的主旨。
(步骤一)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
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朝·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作画 题诗时任山东淮县县令。 ②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 年的父亲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大中丞括,包 括,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大,表尊敬。 试题:试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 什么特征?
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 寒山寺等。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例1]
梦寻梅
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 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 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
的讽刺,4既. 望肯定洞他庭削湖平赠六张国丞、相统一天下的 艰 以 来辛至 被末,断牧两又送童八气句批天失月蒸写评下火秦湖云他的 烧始水梦不愚 毁皇知平泽蠢 ,苦体。 他,,心恤自涵波经百己虚撼营姓只混岳的,落孟太阳坟一得墓浩清城味个,然。。残尸到暴骨后, 不全的可欲悲济下无场舟。楫这,是对端秦居始耻皇圣梦明想。独霸 天下、万坐世观为垂君钓的者深,刻讽徒刺有。羡鱼情。 概括这这首首诗诗的的主主题旨思,想和不《超阿过房2宫0个赋字》。相
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
【考向探究】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 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 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 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 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 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要结合时代特点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一个时代的风貌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 都打上烙印。
3、要利用暗示信息 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 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 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 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
[例3] (江苏卷)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 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作品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
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 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 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 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 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 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 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 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 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 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 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 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 江南。 [注]飐zhǎn,风吹使颤动。 试题:这首元曲的主旨是“爱杀江南”,请 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 现这一主旨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试题: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词语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 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 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 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 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 云:陆贾《新语·察征》:“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 月也。”
【备考锦囊】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
社会现实?
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 容?
4、请给这首诗某几句拟一 个标题。
二、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要知人论世 分析作品思想感情时,要 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 创作的主要风格。
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 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委婉表达入朝为官的愿望, 希望张丞相引荐。
手法“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 “话桑麻”——白描手法描绘隐居生活的内容。
2、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生平,“一生烟雨逢茅底” 指诗人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对仕途官场厌恶反感。
3、借助题目:题目为“梦寻梅”,尾句与之相呼应
的是梦醒后“不梦金貂侍玉华”,形成鲜明对比,表 达诗人宁愿终身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 而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志趣。
注释 ⑴“一江烟水”句:意思是说阳光照耀江水,腾
起了薄薄的烟雾。烟水:江南水气蒸腾有如烟雾。 晴岚:岚是山林中的雾气,晴天天空中仿佛有烟雾 笼罩,故称晴岚(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⑵画檐:绘有花纹、图案的屋檐。
⑶芰jì荷:芰是菱的古称பைடு நூலகம்指菱叶和荷花。芰, 菱角。
⑷“卷香风”句:“即十里香风卷珠帘。”化用 杜牧《赠别》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 如。”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注释:金貂是汉代的官饰,玉华是唐代的宫殿名。
诗的结尾是诗人跳出梦境后的感慨,表现 了他怎样的志趣?
1、借助意象、注释、表现手法:
意象“梅”——幽静脱俗,清高孤傲,在文中象征着 隐者的理想情操和生活态度。
注释“金貂”“玉华”——可知这里借代“出仕作 官”,荣华富贵的生活。
简要概括分析本诗的主旨和立意。
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 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 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 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
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 被牧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 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 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
【参考答案】
(步骤一)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
(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 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 朝兴废的感慨。
三、答题步骤
第一步,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 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 X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