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3章
黄兴的角色:“实干家”
创立“华兴会”; 直接指挥多次武装起义; 顾全大局,积极协助孙中山创立 、领导同盟会,开展革命工作。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的全国性政党
有统一的革命纲领。 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设
能避免贫富悬殊的社会 弊害极多,如行于革命时,
问题。
会导致天下大乱。
论战的结局与意义:
1907年8月《新民丛报》停刊。虽然革命 派也有理论上的弱点,论战最后以革命派胜出 而告终。梁启超也不得不承认“数年以来,革 命论盛行于中国,……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 谈革命,而身行破坏。”
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 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奖励实业: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即 开始订立各种商律、商法。
(4)教育改革: 废科举:1905年清政府上谕宣布停罢科举,
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 废除了。
兴学堂:到1909年,各省先后创办各类新 式学堂将近 6万所,学生人数超过160万。
派留学: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出洋,鼓励 自费留学,形成20世纪初的一次留学热潮。
(5)预备立宪
1906年清廷宣布“筹备立宪”,以此平息朝野 上下的立宪吁求,缓解统治危机.1908年清廷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九年“预备立宪”期。
1905年,清廷 派遣五大臣出 洋考察各国宪 政,赴欧考察 的五大臣及随 员在罗马合影
1911年5月,清廷组织了“责任内阁”。但13位 任命者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 “皇族内阁”,其强化满族专制统治之心,昭然若揭。 这不仅使立宪派大为失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 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论战的阵地:投入论战的报刊有十几种,但最 主要的舆论阵地,革命派是《民报》,改良派 是《新民丛报》。
革命派机关报《民报》
梁启超主编的《新民 丛报》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要不要“反满”和 暴力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建立 民主共和国
要不要实行 平均地权
实质—— 用什么手段、 建立什么样的 资本主义制度
• 论战双方的分歧:
《辛丑条约》签 订现场
日俄战争: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俄国 为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满清的“龙 兴之地”发生战争。清政府居然宣布“局外 中立”,中国领土成为列强厮杀之地。
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日俄战争发生在中国的领土 ——东北,使东北人民遭受惨 重的战祸。这次战争给英、德 等国带来“机遇”,他们乘机 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民族危 机进一步加深。
辩论基本上澄清了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这种牺牲更 多的是带来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是给人民带来福祉。
现在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不是“国民 恶劣”,而是“政府恶劣”,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唯一 的出路。
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地权失平”,必 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 革命,才能避免财富不均等社会问题。
总部,国内外各地设支部。 有全体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主张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 《民报》发刊词中首次阐 述了“民族” 、“民权” 、 “民生”的三民主义,在 当时的中国人面前展现了 一幅新的政治蓝图。
《民报》第壹号
战后,日本夺取了南满铁 路、辽东半岛和库页岛南部, 以及对朝鲜的“保护”权。
“关东军”的前身——南满铁路守备队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日益高涨:
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农民的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的
风潮和反清武装斗争 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拒俄
运动、收回利权和抵制美货运动日益高 涨。
国服——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
唯一一位在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
连战拜祭中山陵在博爱广场发表感言(2005年4月 27日)
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美国旧金山圣玛丽公园 美国旧金山宁阳会馆 美国檀香山兴中会纪念堂 美国檀香山唐人街文化广场 美国檀香山孙中山纪念公园 美国夏威夷国际机场 美国洛杉矶唐人街 美国芝加哥中山纪念公园 美国纽约华侨学校 美国纽约孙逸仙初中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主要内容
君第 主三 专章 制 制辛 度亥 的革 终命 结与
第一节 举起 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 革命与建立 民国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封建帝制的覆灭
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 辛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革命的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2、清政府繁重的苛捐杂税,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民众不堪重负:《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总 数为四亿五千万两,折合成美金,每个中国人 各赔美金七毛四。随着清政府财政支出的急剧 增加,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除此之外,清末十 年灾荒频仍,哀鸿遍野。
据当时的报道,捐税之多,连“一盏灯、一 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凡民间所用, 几乎无物不捐”。捐税名称多达六十来种。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发展较快的是
轻工业,其中 设厂地区主要 以棉纺织、面 集中在江浙、 粉加工等行业 两湖和广东一 最为显著 带
设立厂矿的 数目和投资 额的增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正规地说是从 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
孙中山其人
从行医到革命
1866年,孙中山出生在 广东香山县一户农民家庭。 12岁随母亲前往檀香山,与 长兄孙眉相聚。此后的十多 年里,孙中山接受了相当系 统的近代西式教育。
青年时代的孙中山
1896年断发后的孙中山
1911年就任临时大总统
1921年
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
辞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1924年于天津
铜立像
汉口三民路
铜立像
厦门中山公园
玻璃钢立像
厦门思明区中山公园
铜立像
成都春熙路中央十字路口 铜坐像(有三米左右 的基座)
北京香山孙中山纪念堂 北京中山公园 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 台北中山堂 高雄中山大学 黄埔军校 南极中山站中山纪念室 澳门国父纪念馆 澳门境湖医院 澳门孙中山先生市政纪念公园 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广场 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
(1)编练新军:
1903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
1905年,将全国新军统一编
制为36镇,以取代八旗﹑绿
营湘军、淮军旧军制。但直
到清亡为止,全国军队仅编
成26镇。
德式装备的湖北新军
(2)司法改革:1910年12月清廷正式颁布 《大清新刑律》,废除了旧律中的种种酷刑, 采行近代西方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首部 近代刑律。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 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 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 命团体在各地相继成立。
邹容
章炳麟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黄
蔡 元
兴
培
组织华兴会 两湖
组织光复会 东南地区
黄兴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在国内受过较好的传统教育,考中秀才——有学问; △既是湖南人,又曾在湖北求学,还东渡日本留学,所以 与两湖学生关系密切,而留日学生(特别是革命者)中两 湖人士很多。——地域因素; △当时,黄兴在留日学生中威望很高,但他建议“公举”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不必选举。黄兴则被推举为“庶 务”,地位仅次于孙中山,实际主持同盟会的日常工作。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逝世
“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功绩: 第一,创立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 第二,推翻了皇帝,建立了民国。 第三,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
享誉盛名: 中山路、中山门、中山大学 中山公园、中山市、中山服 中山陵、植树节
31
孙中山——中国唯一设计邮票的国家元首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宣 布 “ 新 政 ”
1905
五大臣 出洋考 察宪政
1908
《 1908
钦 定 宪 法 大
光 绪 和 慈 禧
溥 仪 上 台
纲死
》
1911
撤军机 处,设 责任内 阁
革命形势高涨
清末“新政”的骗局
1901年,慈禧在西安以光绪名义下诏变法,
“新政”由此开始。从1901年下诏变法到1911年
清朝覆灭,清政府先后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铜立像 铜立像 铜立像 铜立像 铜立像 铜立像 铜坐像 铜坐像 铜胸像 铜立像 铜坐像
香港新界青山红楼
铜立像
香港孙中山纪念馆 像
铜立像 铜半身
上海中山医院
花岗岩半身像
上海孙中山故居
铜立像
天津中山中学(原文东会馆) 铜立像
天津中山公园
铜立像
武昌阅马场辛亥首义广场
铜立像
香港皇仁书院草坪
此时,革命形势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1911年5月长沙关英籍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
这样写道:“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 望换个政府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 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现在已经公开鼓吹革命, 并且获得普遍的同情。”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 骨干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 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 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 派形成的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