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一)适应症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二)禁忌症
1、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2、严重的玻璃体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
3、黄斑部裂孔并发视网膜脱离
4、巨大或多发视网膜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
(三)术前准备
1、全身检查:注意血压、血糖和心、肺、肾功能
2、眼部检查:包括视功能(裸眼、矫正和小孔视力光感、光定位、辨色力)、眼前后节、眼压(高随时治疗)和前房角检查。

3、特殊检查:眼部超声检查、视网膜电图或诱发电位等。

怀疑眼内异物,需CT或MRI 检查。

4、术前应清洁术眼、剪短睫毛、冲洗泪道,滴用抗生素眼水2-3日。

5、散瞳(术前30分钟至充分散大)
6、术前镇定剂
(四)麻醉
1、表面麻醉、冲洗术眼
2、球后组织麻醉
3、静脉复合强化麻醉
4、儿童及不能合作者可采用全身麻醉
(五)操作方法及程序
1. 360。

球结膜剪开,4条直肌牵引缝线。

2.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或光凝封闭全部裂孔。

3.预置巩膜外加压带缝线,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预置巩膜外环扎带缝线。

4.于视网膜脱离最高处行巩膜外切开放液。

放液后缝合切口,并局部冷凝。

5.间接检眼镜下观察眼底,丁解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是否位于巩膜嵴上,裂孔周围的冷凝斑或光斑是否明显,以便在手术台上立即调整缝线,补充冷凝或光凝。

6.结扎预置缝线。

7.指测眼压略高于正常为适度。

8.剪除直肌牵引缝线,缝合球结膜。

【术后处理】
1.手术结束时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结膜囊内涂1%阿托品眼膏和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双眼1-2周,后双眼小孔眼镜1月。

2.术后第1天换药,观察眼前节及眼底情况。

3.术后第2天开始眼部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每日4次,持续
1个月。

滴用1%泼尼松龙,每日4~6次,持续1个月(每周减1次)。

滴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日2~3次,持续1个月。

【注意事项】
1.术后除眼内注入气体者需保持适当体位和头位外,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2.术后1个月可恢复工作,但应避免头部和眼部外伤。

3.术后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