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 例:某微型电机厂2011-2013年三年的电机产量、销量、销价及有关成本资料
如下(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制造成本
期间费用
年份 产量 销量 单价 单位变动 固定
单位变动 固定
2011 4500 4500 12
6
14000
1
3000
2012 7000 4500 12
6
14000
1
3000
2013 5000 4500 12
140000 31000 10290/02040
小结:
— 当产量等于销量时,两种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完全相同。
— 当产量大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完 全成本法所计算的损益。 — 3 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大于按完 全成本法所计算的损益。
21/24
• 2、产量逐期变,销量不变
成本项目
完全成本法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成本项目
变动成本法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30000
3
直接材料
30000
3
直接人工
20000
2
直接人工
20000
2
变动性
10000
1
变动性
10000
1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固定性 制造费用
40000
4
固定性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合计 100000
10
生产成本合计 60000
6
8/24

全部成本法下: (假设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摘要
2011
2012
2013
销售收入
减:已销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 本期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减:期间费用 税前利润
54000
54000
54000
41000
36000
37600
0
0
20000
41000
56000
44000
0
20000
26400
13000
18000
变动成本法: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只计算变动性生产 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固 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一起作为期间费用,冲减当期损益。
4/24
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理论根据 固定性制造费用通常是为企业创造生产条件而发生的,与 产量无关,总成本既不会由于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也不会因产 量的下降而减少。
26/24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不同
产品成本构成 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构成 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完全成本法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三、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期间费用
销量 单价 单位 变动
固定 单位变
成本

固定 成本
6000
50
20
60000
3
10000
5000
50
20
60000
3
10000
7000
50
20
60000
3
10000
18/24

××化工厂收益表(按变动成本法)
摘要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
2011 300000 138000 162000 70000 92000
6
14000
1
• ××厂收益表(变动成本法)
3000
摘要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
2011
2012
54000 31500
22500
17000 5500
2013
54000 31500
22500 17000 5500
54000 31500
22500 17000
5500 22/24
15000
存货成本
6
9000
9/24
三、采用两种不同成本计算方法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1.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公式: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 营业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
其中: 营业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完全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费用=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012
250000 115000 135000 70000 65000
2013
350000 161000 189000 70000 119000
19/24

××化工厂收益表(按全部成本法)
项目 销售收入 减:已销产品生产成本
2011
期初存货 加:本期生产成本 减: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减:期间费用
2011年 60000
0 30000 6000 24000 4800 31200
18000 5000 8200
2012年 70000
6000 24000 2000 28000 5600 36400
18000 5000 13400
2013年 50000
2000 20000 2000 20000 4000 26000
10/24
2.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税前利润的公式: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其中: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销货中的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 成本×本期销售量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
理费用+ 固定性财务费用 3.利润表的格式完全不同:变动成本法使用贡献式利润表;完
全成本法使用传统式利润表。
11/24
营业收入
贡献式利润表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合计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传统式利润表
16400
7500
7500
7500
5500
105000
8900
23/24
• 在销价、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动的情况下,只要销量不 变无论产量增减变动多少,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不变。 即,在变动成本法下,企业的利润仅与销售量有关。
• 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价值和产品的生产成本要高于 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价值。
元,全年固定制造费用80万元,固定推销和管理
费25万元。财务经理建议满负荷生产以降低单位
产品的固定成本,即使不扩大销售、不提价也可
以通过完全成本计算法将部分固定成本以存货方
式结转下期,以实现“扭亏为盈”,以应付目前
贷款所需。然后追加5万元的广告宣传费和10万
元的销售奖励金以扩大销售,真正做到扭亏为盈。
5/24
区别的标志 成本划分的标准
成本划分的类别
产品成本 包含的内容
变动成本计算法
完全成本计算法
按成本性态划分
按经济 产成本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生产领 域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全部制造费用
融资领 域成本
财务 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成本 固定财务费用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 成本法
主要内容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内容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2/24
• 思考:某彩电生产厂连续两年亏损,去年亏损30
万元,若今年不能扭亏,金融机构将不再贷款。
该厂彩电售价2500元/台,去年生产与销售500台, 生产能力只利用了一半。每台彩电变动成本1000
用分别是3元、2元、1元 ,单位产品售价15元,全月固定 制造费用40000元。每单位变动管理及销售费用1元,全月 固定性管理成本15000。若产量为10000件,销量8500件。 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解答:
二、期末存货成本包括的内容不同 承上例,解答:
7/24
两种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下的生产成本差异
18000 5000 3000
14/24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2011-2013年损益年损益
项目
2011年
2012年
销售收入
60000
70000
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
0
9600
本期生产成本
48000
42000
期末存货
9600
3500
小计
38400
48100
销售毛利
21600
21900
销售及管理费用
9800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
0 180000 0
18000 10000
2012
2013
300000
250000
180000
150000
0
30000
180000
180000
30000
0
120000
100000
28000 15000 10000
25000
21000 10000
92000
75000
350000 210000
期间 成本
固定管理费用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