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全省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

各全省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

各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各社会团体:
为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和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

加大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社会团体健康有序的发展,全面推行全县行政主管部门与社会团体的“三分开”制度,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软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以整治企业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规范社会团体行为,促进社会团体发展,发挥社会团体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磴口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协同配合的原则。

推行全县行政主管部门与社会团体的“三分开”制度是完善我县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需要广大社会团体积极参与。

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尽其责,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行政主管部门与社会团体健康发展。

2.坚持有错必纠、举一反三的原则。

个别社会团体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政会不分及乱收费等问题,个别业务主管单位,在监督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漏洞,严重影响了社会团体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全省软环境建设。

因此,各社会团体及业务主管单位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抓住症结所在,彻底堵塞漏洞,解决存在的问题。

3.坚持依法清理、严格整顿的原则。

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政府及协会的职责内涵,正确区分合法收费与不合法收费的界限。

根据有关规定,按照本通知要求,从严把关。

在整顿中,区分不同情况,该整改的要认真整改,该注销、撤销的要依法定程序注销、撤销。

二、清理整顿任务
(一)大力推进政会分开。

一是机构分设。

社会团体不得与业务主管单位合署办公,社会团体的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分支机构、专项基金管理机构、实体等机构的办公场所要与业务主管单位的办公场所分开。

二是人员分离。

对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任领导职务的,要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厅的有关要求执行,并报同级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未经审批在社会团体中兼任领导职务的,必须在2011年12月1日前依法定程序辞去兼任的社会团体领导职务。

三是职能分开。

认真贯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结合贯彻行政许可法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将能够由行业协会行使的管理职能尽快下放给行业协会”的要求,理顺业务主管单位与社会团体的关系,“把应属于行业协会的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把适宜于行业协会承担的某些行业管理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行
使”。

四是资产分开。

业务主管单位与所属社会团体应明晰资产产权关系。

社会团体应对资产和债权债务进行清理。

财务审计工作由登记管理机关推荐的审计机构进行。

(二)严格执行财务公开。

一是单独设立账户。

社会团体必须单独设立银行账户,并单独建立财务账目。

二是健全财务制度。

社会团体应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7号)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制度,并逐步实行电算化。

社会团体财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财务资格,会计人员、出纳人员要分开。

社会团体应对所属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财务实行统一管理。

三是规范会费收取制度。

社会团体应严格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社会团体会费政策的通知》(民发【2006】123号)规定的原则和办法合理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并及时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社会团体收取会费应出具财政部门印(监)制的社会团体会费收据。

社会团体应加强会费使用的管理,定期公开会费收支情况。

社会团体的活动资金应当用于与其章程相符的业务活动,不得以任何名义在会员中分配,不得投入会员企业进行营利。

业务主管单位不得利用职权向社会团体,或以社会团体的名义向有关会员单位收取费用。

(三)办公地点分开。

行业协会应设立独立办公场所,不得与行政主管部门合署办公,已合署办公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机构分设、场所分离。

.
三、工作步骤
此次“三分开”制度的对象是全县范围内的各类社会团体。

按照部署准备、社会团体自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登记管理机关审核、检查验收5个步骤进行。

(一)本《通知》下发后,各业务主管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向所属社会团体传达本《通知》的精神,做好宣传发动,尽快安排部署开展清理整顿。

(二)社会团体应按照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部署,召开理事会,开展自查,认真梳理社会团体政会分开、财务分开、办公地点分开的情况,填写《清理整顿工作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连同审计报告,于2011年9月1日前报业务主管单位。

(三)业务主管单位对所属的社会团体提交的《报告书》和变更、核准、备案等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符合本通知要求的,由业务主管单位在《报告书》中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涉及变更等事项的,还要提出变更、核准、备案的初审意见,再由社会团体将此表和相关资料一并移送登记管理机关审查。

业务主管单位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社会团体及时改正。

未参加此次清理整顿工作的社会团体及业务主管单位应说明原因。

社会团体注销的,业务主管单位要指导社会团体做好清算和善后工作。

(五)。

各业务主管单位应将本部门所属社会团体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于2011年9月30日前送县政府办公室。

由县政府办公室汇总报县监察局。

以上程序完成后,通过对社会团体评估方式进行验收。

并将社会团体合格、整改、撤销的结果在公开出版的《磴口周报》上公告。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此次“三分开”制度推行,是县委县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大
精神,在县人大常委会广泛调研、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为加强我县软环境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重要工作部署。

各相关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确保“三分开”制度的全面推行。

(二)落实责任,按时完成任务。

各业务主管单位要认真组织所属社会团体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及时部署,涉及其他部门的,要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

各社会团体要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召开有关会议,落实工作部署,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0一一年六月七月八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