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章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章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精品课件

在改变的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法
主要 目标
方法 程序 材料 处理 联系
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
借助器具直接观察 对动物不施加影响
实验法
说明动物行为发生的 变化
试验处理后再观察
对动物施加影响
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实验法离不开观察。 实验法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雄性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 什么信号刺激导致雄鱼之间相互攻击?
3 1
1.形态像三刺鱼 的模型,不能引 起雄鱼的战斗。
3 3
3 2
2~5.腹面是红色的模型, 都能引起雄鱼的战斗。
3 4
3 5
信号刺激是红颜色。
实验法
请思考分析研究动物的方法
实验法
将蟑螂放在暗室研究其生物钟
左:白天变成黑夜 右:黑夜变成白天
观察法
动物学家藏起来用望远镜观察动物行为
1、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 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 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 种研究方法属于_____实验法 _。 2、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狮 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 ___。 观察法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______; C ; 设计实验是______ 得出结论是______ E ; (填序号)
A
B 作出假设________ ; D ; 完成实验是______ F 。 表达、交流是______
糖 (2)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预习
仔细阅读教材P35—P38,用笔画出重难点。
1、四位科学家对什么动物进行了研究?有了什 么研究成果?(P35) 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哪两种?(P36)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一、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法布尔(1823—1915)是用观察法 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 他观察每一种昆虫都花去大量 的时间,如观察土蜂20年、地胆过 渡变态25年、隧蜂30年、蜣螂(屎 克螂)40年,最后才写成一篇材料。
3、制作一只仿真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 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性狮 到身旁来。
实验法
4、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行为。
实验法
5、动物园用闭路电视观察东北虎产子过程。
观察法
6、蚯蚓怎样在迷宫里走。
实验法
7、强光照射鼠妇,观察行为
实验法
观察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
雌性细腰蜂是根据什么确定每次运送多少食物呢? 根据察看洞穴所收集的信息决定。 实验法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被称为“现代 动物行为学之父”。获诺贝尔奖。
实验证明--
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 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 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 物。 这就是鸟类和哺乳 动物的印随行为
思考:
材料中弗里施、廷伯根、劳伦斯,这三位 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
主要通过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0克碎猪肉加2克糖,B组10克碎猪肉。 2、每隔1小时,观察AB两组的蚂蚁的只数。
3、最后还要称重AB两组剩下的食物的重量, 由此计算AB两组被吃的重量。
怎样根据结果判断蚂蚁喜不喜欢吃甜的食物?
如果A组蚂蚁多,就明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 如果A组的食物剩得很少,就说明蚂蚁喜欢吃甜的的食物
被称为: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昆虫的荷马”。
法布尔著作: 《昆虫记》
思考: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 过什么方法获得的? 主要是通过观察法获得的
二、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奥地利动物学家,在动物 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和有成就。 首次发现蜜蜂用“圆圈舞”和 “摆尾舞”传递信息。获诺贝尔 奖。 著作: 《蜜蜂的生活》 《蜜蜂的舞蹈语言和方位确定》
他用颜色卡片进行了一系列简单 的实验,证明了 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糖浆
三、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英籍荷兰动物学家。 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的声 誉最高。
著作: 《动物的社会行为》 《银鸥世界》
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 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 的红斑引起的。
不同颜色 斑点
啄食次数
四、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名字
法布尔 弗里施
国籍
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法国
著作: 《昆虫记》
观察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奥地利
廷伯根
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 的颜色。
银鸥幼雏求食的行为是由 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英国
劳伦斯
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被称为:“ 奥地利 观察法 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 实验法 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 就会 跟随一种替代物
探究问题: 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实验设计: 1、在培养皿中放入干湿合适的土壤。 2、选取10克菜叶,10克面包,10克昆虫, 10 克苹果放在培养皿中。 3、培养皿中放上10只蚂蚁,盖上玻璃板 4、放置在暗处。 5、两天后,称重各种食物的重量。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 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 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 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 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 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 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一只蚂蚁具有偶然性。 ________________ 。 (4)小明在F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
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
蚂蚁通过气味来进行信息交流 ★假设: ★制定计划 用鱼缸或其它较大的容器饲养一窝蚂蚁, →
研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 的各种行为。
例如: 在野外观察鸟怎样求偶。 特点: 对动物施不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
到最小,精确,仔细,真实地记录。
实验法: 对研究对象或环境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
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例如: 电击涡虫,观察其行为 特点: 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