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管碎石桩施工专项方案

沉管碎石桩施工专项方案

稻谷转运设施项目仓储设施机械化平房仓项目地基处理工程
沉管碎石桩专项施工方案
1.沉管碎石桩
1.1.施工方案
1.1.1.施工设备选择
DZ900型振动锤,套管直径426mm配活瓣桩尖;
1.1.
2.施工技术参数
桩径为800mm,正方形布孔,桩间距2200mm。

成桩长度平均长度30m,(根据地质情况和回填材料情况,实际桩长为27m~33m)。

空载电流: A 加密电流: A
留振时间:10~15 S 加密段长度:2 m
加密时,桩底3米范围内要求提升1米反插300mm,留振10~20S。

1.1.3.沉管碎石桩施工流程
图1 施工流程图
1.1.4.施工准备
(1)参加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
(2)收集、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资料;
(3)做好碎石桩施工前的地质复勘工作;
(4)编写详细的工艺性试桩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送交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定;
(4)按设计和试验所选定型号的打桩机和配套机具、设备准备施工;
(5)施工场地三通一平;
(6)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坐标点,按图纸测放桩位。

1.1.5.工艺性试验性施工
正式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以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严格按
试桩结果控制振密电流和沉管的留振时间,以及分批加入的碎石量,沉管提升高度、速度等,经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控制的有关参数作为碎石桩施工的控制指标。

如发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予以调整桩间距和砂石灌入量等有关参数,重新试验或改变设计。

1.2.碎石桩施工工序
(1)清理场地,接通电源;
(2)根据测量坐标点,按图纸测放桩位,并让甲方验收;
(3)施工机具就位,打桩机对准桩位;
(4)制桩
1)打桩机活瓣桩尖闭合,桩管垂直对准桩位,对准偏差应小
于50mm,检查桩管垂直度,倾斜不大于1.5%,启动振锤开始造孔,使桩管徐徐贯入土中,直至设计深度;如孔深超过26m后遇大石造孔持续1分钟仍无进尺,可以终孔同时报现场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

2)到达设计深度后,用装载机通过料斗先上两车料,启动桩
锤先在孔底进行3次反插,扩大端面及开始拔管,保持每分钟
1.5~
2.0m/min的速度,慢速均匀提拔。

3)回填砂土层中反插幅度掌握在2m左右,在回填砂土中反插
次数不少于2次。

4)为保证桩体的均匀性,操作人员根据桩管在不同土层的反插沉管速率,并结合电流表控制反插次数及投料量。

5)为确保桩长和控制反插幅度,应在桩管上做好标记。

6)填料加密:采用连续填料,强迫制桩工艺。

制桩时应连续施工,不得中途停止,以免影响制桩质量。

加密从孔底开始,逐段向上,中间保证反插幅度和反插次数。

当达到设计规定的加密电流和反插幅度和反插次数后,将桩管上提继续进行下一个段加密,每段加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重复上一步骤工作,自下而上,直至加密到设计要求桩顶标高。

8) 制桩结束,关闭打桩机,移动桩机至下一桩位。

9)按照3)~8)的顺序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图2 成桩施工示意图
1.3.工程自检
图3成桩施工示意图
在碎石桩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施工质量自检,除按施工规范规定的自检内容外,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对桩体密实度进行跟踪自检,自检数量按规范规定数量进行,运用统计技术及时对击数的大小、差异性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指导施工。

A)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在各施工程序中,关键是施工中对电、料的控制,即下沉挤密过程和投料与提管过程。

(2)振动挤密过程是保证成桩质量的关键,必须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振挤次数、电机的工作电流和留振时间等参数,每次投入砂量及挤密后提升高度是保证成桩质量的前提,为保证质量,本着“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加料,每次提升高度以套管桩尖不离开碎石面为宜,以防塌孔、缩径、断桩的发生,具体参数与地质条件有关,由工艺性试桩现场确定。

(3)正式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灌入量、桩管提升高度、速度、振密挤压次数和留振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施工参数进行施工,以确保碎石挤密桩桩身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4)应保证起重设备平稳,导向架与地面垂直,垂直偏角不应大于1.5% ,成孔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 mm,桩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桩长偏差不大于100 mm;
(5)碎石灌入量不应少于设计值的1.05,如不能顺利下料时,可适量往管内加水,情况很严重可采用气举法;
(6)提升和反插速度必须均匀,反插深度由深到浅;
(7) 为尽量减少桩间土的隆起,应采用隔行跳打的方式施工;
(8)振动成桩至地面时应向下复振1m,确保地表不产生缺碎石的凹
桩。

(9)桩管按照设计桩深配焊,并于桩管上附焊长度标记,用以控制桩深及反插幅度。

(10)桩管沉至设计深度后投入填料起拔桩管同时,应敲击桩管确认填料落入孔内后方可继续拔管投料。

(11)应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泥量和有机物含量。

(12)桩管拔出地表后,桩顶若堆积填料,必须及时反插桩管将填料压入孔内。

B)成桩检验
1)检验的时间间歇:
施工结束后,应按现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根据场地土的不同类别,在完工后按下列时间进行成桩检验:
砂土类:14天后
粘土类:28天后。

2)桩体密实度检验:
(1) 采用现场桩体的容重试验确定桩体振密程度;
(2) 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跟踪检测桩体密实度;
(3) 随机抽验率为1%~5%,每项试验的桩数应不少于3根。

3)桩体抗剪强度、承载力及压缩模量检测:
(1) 现场原位试验检测数量不应小于桩孔总数的2%,且不小于3根;
(2) 桩体剪力试验、静载荷试验的剪力盒、承压板的直径应与桩体直径一致。

4)桩间土处理效果检测:
(1)应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选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十字板剪力试验测定加固后的标贯击数、静探的地层端阻力、侧阻力、动探击数以及十字板不排水剪强度的变化。

(2) 采用钻探取土器取样进行加固后土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3) 检测试验方法应选择1~2种进行对比试验,土层单项检测组数大于5组。

5)地基处理质量检验
1. 在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检查碎石桩的施工记录。

对沉管法,尚应检查套管往复挤压振动次数与时间、套管升降幅度和速度、每次填碎石料量等施工记录。

2.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要求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复合地基承载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200kPa。

专业检测单位需在质量检测前,提交详细检测方案,经报业主、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