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紧、或”,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通过眼神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梅兰芳是如何勤学苦练的,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天生的不足,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图片师述:鲜红的座椅,敞亮的大厅,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这是哪儿?这就是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梅兰芳大剧院,这是夜色中的大剧院。
出示京剧脸谱师: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有趣吗?出示梅兰芳照片他是谁?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京剧大师梅兰芳。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第14课——(梅兰芳学艺),走近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京剧大师,欣赏他那精彩绝伦的表演,好吗?【通过看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图片,各种有趣的京剧脸谱及下文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一下京剧,对京剧有了感性的了解。
由此产生了想了解主人公的学习兴趣,给上好整堂课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欣赏京剧片段《贵妃醉酒》2.师:从你们的深情中,老师读到了意犹未尽这个词。
看来,梅兰芳的表演吸引了大家,他的确是一位——生回答后出示句子“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理解“大师”: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大师?小结:能称为“大师”可不是普通的人,例如绘画本领特别高的人叫——绘画大师;能把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叫——魔术大师。
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十分高超,就叫——(课件点击词语变红:京剧大师)。
这位“京剧大师”,不仅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而且还先后十多次前往美国、苏联、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并被美国的两所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是(点击词语变红:世界闻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天生的吗?生读句子后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成为京剧大师容易吗?你从哪些词看出来?(勤学苦练终于)指导朗读原来这大师来得不容易,是勤学苦练来的。
板书:勤学苦练【采用变序教学法,在欣赏完京剧片段后,学生真切感受到梅兰芳的舞台魅力。
在梅兰芳受到各国观众热烈欢迎的画面中,体会到梅兰芳的确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感受眼神变化过渡:那梅兰芳是怎么学,怎么练的?学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老师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疑问,你能帮我到课文里找找答案吗?自由读课文1、2段梅兰芳刚开始学戏就遇到什么困难?交流点拨:(1)课件出示文中语句: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课件点击字体变红:不是唱戏的料子师述:梅兰芳小时候相貌很平常,眼神还有点呆滞,见人不太会说话。
在他八岁那年,家里给他请了位当时很有名气的朱素云先生教他学戏。
朱先生教了他一出戏,可梅兰芳学了好长时间都没学好,先生觉得他进步太慢,不适合唱戏,于是就不再教他了。
小朋友们那“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生答:不适合唱戏,不是唱戏的料子。
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2)句式训练。
课件出示训练句式: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过渡:唱戏需要什么样的眼睛?(有神、灵活)梅兰芳先天不足,真是太遗憾了!不少同学为小时候的梅兰芳感到难过了,别担心,看!课件出示:梅兰芳照片,突出传神的眼睛舞台上,梅兰芳的眼睛向观众们传递着喜怒哀思种种情感,你觉得此时梅兰芳的眼睛——交流后出示句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课件点击字体变黄:眼睛会说话小朋友,“眼睛会说话”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发出声音说出话来?(2)小朋友,你见过谁的眼睛会说话?(老师、妈妈……)表演给大家看看。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从他的眼睛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小结:梅兰芳能够用眼睛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这就叫“眼睛会说话”。
5.出示文中语句,对比朗读感受: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通过描写眼神的两个关键句的对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急于了解不是唱戏料子的梅兰芳为什么成为世界著名京剧大师的强烈欲望,引发学生去探究变化的原因,顺利地进入第二段的学习。
】四、学习第二段过渡:没有神的眼睛怎么就成了会说话的眼睛呢?1.指名读第二段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梅兰芳泄气了吗?放弃了吗?他会想——(学生想象练说)3.练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光有决心还不够,他是怎么学的?怎么练的?4.课件出示文中语句: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课件点击字体变黄:紧盯注视什么样叫“盯”?“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小结:“盯”就是眼睛一眨不眨,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紧盯”“注视”,就是讲梅兰芳练眼神练得很认真很专心。
(2)体验感受: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鸽子飞到哪,目光就要看到哪儿,眼睛一眨都不能眨,眼珠还要不停地转动。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请你紧盯住一只鸽子,不能看丢了。
(出示鸽子影片。
)师画外音:这是空中飞翔的鸽子。
天空可大了,鸽子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你现在就是梅兰芳,你要紧盯住一只飞翔的鸽子,眼睛要一直追随着它,一眨都不能眨。
看,它飞上去了,你的眼神要紧紧跟着,它飞下来了,又往远处飞走了。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紧盯了一只鸽子,有什么感觉?除了紧盯鸽子,梅兰芳还干什么?理解:注视(3)指导朗读:“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小结:看来,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的练习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整整十年,练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
辛苦吗?但梅兰芳不怕苦,不怕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5.出示句子: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练读(2)理解:渐渐这个词说明了什么?(3)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梅兰芳的剧照,领略他那眉目传神的舞台风采。
(师:这是《贵妃醉酒》里的杨贵妃,《天女散花》里的仙女,《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
)6.指导背诵第二段根据课文提示自由背、指名背、比赛背【第二段主要通过抓关键语句,让学生亲身体验,并通过巧设问题,把学生和梅兰芳的距离拉近了,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材,进入角色,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乐,真切地体悟大师的人格魅力。
】五、总结升华,领悟勤学苦练。
1.梅兰芳每天起早贪黑、十年如一日,除了练眼神,他还会练习动作、唱腔、身段等。
他从八岁开始学艺,苦练基本功。
就是在他成名之后,也从不间断。
师讲梅兰芳扮演梁红玉的故事。
2.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了50多年,他男扮女装的表演艺术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成就呢?(勤学苦练)练读板书小结:梅兰芳就这样勤学苦练,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就这样勤学苦练,他的眼睛——眼睛会说话了;就是这样的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齐读第三段。
用“终于”造句4.像梅兰芳、刘谦这些大师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得成功。
请大家记住这样的话:出示名言,练读天才出于勤奋。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老师相信二三十年后,一位位书法大师、绘画大师、国象大师等等都会从你们当中诞生,对自己有信心吗?【通过名言警句的练读以及教师语言的渲染,使学生明白了“要想成功,必须经过勤学苦练”。
】六、学习生字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学习梅兰芳勤学苦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一起来练练写字基本功吧!课件出示生字“紧”、“或”学生记忆生字字形,认识绞丝底。
仔细观察书写要点。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后描红临写。
教学背景: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学反思:教学的开展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感情的熏陶感染、思维的撞击、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为目的。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只是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使教学成为一种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过程。
本课教学中,我注重网上资源的利用,挖掘文本中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影响的情感因素,通过让学生用眼睛看鲜活的京剧表演画面,耳朵听悦耳的京剧唱腔,用心去体验梅兰芳学艺的艰辛,用脑子去思考去探究梅兰芳成功的原因。
学生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后,最终油然而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明白了“要想成功,必须经过勤学苦练”这一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