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阴虚湿热体质的表现状态与养生方式

阴虚湿热体质的表现状态与养生方式

阴虚湿热体质的表现状态与养生方式平时忙于上班没有什么时间运动,而且饮食多是选择较少的肉菜,在这种生活状态下,该如何养生?▲阴虚质:不宜洗桑拿案例:何女士是外贸公司的老板,身材苗条,是个时髦女郎,平时很爱讲话,性格爽朗。

总体来说,她身体不错,但就是眼睛常感到干涩,手心老出汗,性情急躁爱发脾气,动不动就会因情绪激动,把怒火发到孩子身上。

何女士是较典型的阴虚体质。

这类人大多体形瘦长,性格外向、活泼,甚至有点急躁。

他们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眼睛干涩,脸上总像涂了腮红。

这些人特别不喜欢夏天的暑热,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更加口干,皮肤干,想喝水,大便也偏干燥,容易失眠。

他们在饮食上应多吃瘦猪肉、鸭肉、荸荠、银耳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

其居住环境宜安静,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

适合做有氧运动,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

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不宜洗桑拿。

推荐药膳:莲子百合煲瘦肉:用莲子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每日1次。

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之功效。

适用于阴虚质见干咳、失眠、心烦、心悸等症者食用。

蜂蜜蒸百合:将百合120克,蜂蜜30克,拌均匀,蒸至其熟软。

时含数片,咽津,嚼食。

能补肺、润燥、清热,适用于肺热烦闷或燥热咳嗽、咽喉干痛等症。

▲湿热质:适合高强度大运动量锻炼案例:梁先生,36岁,电台主持人。

梁先生的工作要求他平时一定要衣装整洁,形象过关。

这选衣服不是啥难事,可梁先生对脸上时不时就冒出来的油脂特别没办法,为什么都快"奔四"的人了,脸上、后背上还是有好多痘痘呢?除了脸上的油,梁先生平时特别容易出汗,口干、口苦,小便常有灼热感,大便经常黏腻不爽。

运动出汗后,常会把白色T恤衫染成黄的。

梁先生属于较典型的湿热质。

这类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痤疮粉刺,皮肤还容易瘙痒。

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身重困倦。

大便燥结或黏滞不爽,舌质偏红苔黄腻。

他们多性格急躁易怒,对又潮又热的气候较难适应。

这些人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红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

少吃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

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要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

不要熬夜或过于劳累,必须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

运动上,适合做高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凉爽时锻炼。

推荐药膳:泥鳅炖豆腐:泥鳅500克去腮及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250克,食盐适量,炖至熟烂即成。

可清利湿热。

绿豆藕:藕去皮,冲洗干净备用。

绿豆50克,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

可明目止渴∙∙中医学讲求饮食养生,根据食物的性质和功能,合理地调配膳食,从而达到保健强身、益寿抗病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膳食需要互相搭配,“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说明了饮食应以谷物为主食,蔬菜为充食,肉类为副食,水果作辅助营养。

同时,饮食养生也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饮食有节,要定时定量、食物的温度要适宜、膳食搭配要均衡,不可偏食或过量进食某类食物、还要顾护脾胃功能,以及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环境、年龄、性别、体质等选择不同的食物。

常见体质有以下几种:阳热体质:通常表现为身形多偏瘦而结实,面和唇色偏红,声高气粗,喜动,易急躁,平时喜凉怕热,小便色较深等。

脾胃虚寒体质:通常表现为面和唇色淡白,有时感觉上腹胀食欲欠佳,口淡不渴,易怠乏力,手足常感觉冷及大便较稀等。

阴寒体质:通常表现为身形多偏胖而较弱,易出汗,面和唇色淡白,平时怕寒喜暖,手足常感觉冷,小便颜色清而量多,大便较稀等。

阴虚内热:通常表现为潮热盗汗,身形消瘦,易口燥咽乾,手足心发热,时感心烦,失眠,或小便颜色较深而量少及大便乾结等。

痰湿体质:通常表现为形体肥胖,易精神疲倦,身体有负重难行的感觉,困倦思睡懒动,爱吃肥腻食物及口内感觉黏腻等。

大家如果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或对饮食养生有任何问题,可以向中医师请教。

食物的特性中医学认为食物与中药一样有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四种性质,即寒、凉、温、热,而性质较温和的,则称为平性。

五味是根据食物的味道或功用,将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还有味道不明显的叫淡味。

食物的主要功能是补充营养,益气补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

1. 四气中医学认为不同性质的食物对人体有不同的功用。

例如:绿豆、芹菜和西瓜等寒凉食物大多有清热作用;而韮菜、羊肉和辣椒等温热食物则大多有御寒作用;至於大米、黄豆、鲤鱼和士多啤梨等平性食物,性质平和,各种体质的人均可进食。

2. 五味不同味道的食物对人体也有不同的功用。

酸味(包括涩味)食物有收敛止汗、止咳或止泻等作用。

例如,乌梅、石榴,可舒缓口渴或脾胃虚寒引起的泄泻症状。

苦味食物有助燥湿降泄作用。

例如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祛湿,以治夏热暑湿证。

辛味食物有调理气血和发散解表作用。

例如葱和姜能发汗以治疗伤风感冒。

咸味食物有滋补肾脏、软化或润泻下通便等作用。

例如海带能软化痰结。

甘味食物有补益气血作用。

例如红枣可益补气血,以治气血虚弱之证。

淡味食物有利尿祛湿作用。

例如赤小豆能利水消肿。

饮食养生- 五谷篇五谷泛指粮食类食物,包括谷类和豆类。

中医学认为大多豆粮类食物味甘性平,有健脾胃作用。

但有些有自己的特性,例如:糯米甘温,有温脾暖胃、益气敛汗的作用;而绿豆甘寒,有清热消暑、利尿、解毒作用。

以下介绍日常食用的一些五谷:[小麦]性味甘凉。

是北方人的传统主食。

小麦粥可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养心敛汗;小麦作成面食,可补心气、养肝血、益脾胃、增气力、强筋骨而和五脏。

[大麦]性味甘凉。

功效与小麦相近而偏於健脾益气。

可煎汤、煮粥或研末服。

[糯米]性味甘温。

有补中益气、温胃止泻及敛汗作用。

可煮粥、蒸饭、熬饴或酿酒。

脾胃虚寒者可常进食,有助缓解脾虚泻泄、自汗和乏力等。

[小米]性味甘咸微寒。

有补中益气,健脾补肾,除烦利尿功效。

素体瘦弱、病伤初愈者或妇人产后,尤宜食用。

小米煮粥,待几沸之后,上面浮一层膏油,即为米油,性味甘平,益气滋阴,营养丰富。

[玉米]香港习称粟米。

性味甘平。

补中健胃,除湿利尿。

可蒸煮,亦可作面食。

碾细煮粥可作病后体虚的调养品,还可作中老年之保健食品。

玉米煎汤,可健胃和中、除湿利尿,用於脾胃不健、饮食减少或泄泻等。

[苡米]又称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

有健脾渗湿,和中缓急,清热排脓功效。

苡米煮粥,可补脾和胃,利湿止泻,防治大便溏泄、心烦口渴、水湿肿满等。

苡米炒食,可用於脾虚挟湿之泄泻。

生苡米煎水服用,则偏於清利湿热、消肿。

苡米酿酒,则可辅助祛风除湿而利关节。

[黄豆]性味甘平。

功效为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黄豆煮食或磨成豆浆煮沸饮用,可健脾益气,养血宁心,增强体质,补充营养;对於瘦弱、乏力、乳汁不下等有食疗之功。

生黄豆磨浆食用,可清湿热。

[黑豆]性味甘平。

具有滋阴补肾、养血乌发、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等作用。

黑豆营养丰富,煮食可滋阴补肾,养血柔肝,明目乌发;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黑豆熟食,还能除胃热,调理脾胃,通利二便。

[赤小豆]性味甘平。

赤小豆煮粥食用,有健脾利湿、活血解毒功效。

[绿豆]性味甘寒。

有清热除烦,消暑生津,利水消肿,补中益气,解毒功效。

绿豆可作粥饭,亦可炒食、煮食。

绿豆汤能祛暑生津,清热除烦,利尿消肿,是夏季常用保健饮料之佳品。

饮食养生 -蔬菜篇中医学认为蔬菜具有辅助消化,补充营养的作用。

有些疏菜性味辛温,例如:大蒜、姜等,能起到暖胃和驱除风寒的作用;也有些疏菜性味甘寒,例如:芹菜、莲藕等,有助清胃肠之热毒。

以下介绍日常食用的一些疏菜:[白菜]:即产於南方的小白菜。

性味甘微寒。

能清肺胃热,帮助消化,通利大小便。

但脾胃虚寒者则不宜多食。

[芥菜]:性味辛温。

可健脾暖胃,以助消化,亦有祛痰利气、散寒解表作用。

可用於胃寒食少、寒痰咳嗽、以及缓解外感风寒。

[菠菜]:性味甘凉。

能清利肠胃、生津止渴、养肝明目。

[萝卜]:性味甘凉。

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及帮助消化,尤其是因吃面食导致的食滞,可以起到消食化滞之效。

而胡萝卜则性味甘平,偏於润肺生津及养肝明目。

[韭菜]:性味辛温。

有补肾助阳、温中开胃、行气散瘀的功效。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

能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利小便,为夏令消暑的理想瓜菜,除瓜肉作羹汤食用外,冬瓜皮煮水代茶,亦有良好解暑利尿作用,可用於暑热烦渴等。

[丝瓜]:性味甘凉。

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特别适用於身热烦渴,肺热咳嗽。

[苦瓜]:性味苦甘而寒。

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的功效。

素有湿热、肝火盛体质者,最宜食用。

[香菇]:香港俗称冬菇。

性味甘平。

有健脾和胃,补气益肾功效。

尤其适合脾胃虚弱、食欲欠佳者,久食可增强体质。

[木耳]:包括黑、白木耳(即银耳)。

性味甘平。

有补气益脑,润肺生津,滋阴养胃,凉血止血功效。

可用於阴虚肺燥咳嗽、胃阴不足之咽乾口渴。

黑木耳是滋阴补肾佳品;白木耳则擅长滋阴润肺,益胃生津,可与冰糖炖食。

饮食养生 -水果篇中医学认为水果可辅助主食的不足,提供人体需要的营养。

大多数水果的性味多甘酸微寒,例如:雪梨、甘蔗、橄榄,有滋阴生津和清热的作用;也有些水果性味甘温,例如荔枝、龙眼、栗子,则有益气养血和健脾补肾作用。

以下介绍日常食用的一些水果:[苹果]:性味甘凉。

有健脾开胃消食、润肺化痰止嗽之效,苹果皮亦有止泻作用。

有肺燥咳嗽者可辅以冰糖炖服。

[雪梨]:性味甘微酸寒。

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可缓解肺燥乾咳。

[木瓜]:南方作水果食用的木瓜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通乳汁之效。

乳母最宜食之,亦宜肺虚咳嗽者食用。

[柿子]:性味甘涩微寒。

可润肺止咳,生津止渴。

晒乾加工则为柿饼,性味甘平,能润心肺、益胃肠。

柿饼上之白色粉霜称为柿霜,性味甘凉,能清热润燥,化痰止咳,可缓解肺热燥咳、咽喉乾痛。

[橘子]:性味甘酸凉。

能润肺生津,理气开胃。

橘皮名陈皮,性味辛温,能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

此外,橙、柚均与橘相类似,橙擅於润肺化痰,柚则擅於消食和胃。

[龙眼]:性味甘微温。

有补益心脾、生津润燥、宁心安神功效。

可用於心脾两虚、血气不足所致之心悸、失眠。

[荸荠]:又名马蹄。

性味甘寒。

能清肺胃热、化痰利咽、生津止渴、消除心烦、通利小便。

肺热咳嗽、心烦口渴者食之尤宜。

[葡萄]:性味酸甘平。

有益气血、补肝肾、醒脾胃、利小便的功效。

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水果。

[西瓜]:性味甘寒。

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通利小便,为夏令食用之佳果。

[甘蔗]:性味甘寒。

有清热除烦、润肺化痰、养胃生津等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