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通常我们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我国《宪法》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内容,《婚姻法》中规定的“敬老爱幼”的要求,即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即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
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得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对从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职业道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一)职业道德的特征1、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二)职业道的具体功能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整合功能4、激励功能(三)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1、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1、道德立法工作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五)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他努力消除职业关系中的尊卑贵贱观念,不断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消极影响,纠正职业活动中的虚伪、浮夸等欺诈行为、以形成并建立起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职业作风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职业关系。
(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构成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精神灵魂。
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党中央提出了所有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包括”五个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以下几个方面,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又是社会公德的要求。
(1)文明礼貌(2)勤俭节约(3)爱国为民(4)崇尚科学四、集体主义的要求在职业道德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1)极端个人主义(2)享乐主义(3)拜金主义五、职业活动内在的职业准则:忠诚、审慎、勤勉六、其他素养为了达到或者符合忠诚准则的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具有职业荣誉感;为了体现出内在的忠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契约精神;对于达到审慎的要求来说,克服主观性是重要的;为了体现内在的审慎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体现一定的民主风格;勤勉应当是自主和自愿的选择,因而它既是准则也是美德。
第三章职业化与职业道德一、职业化的内涵及特点职业化也成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
简单地讲,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职业化包含着3个层次的内容。
其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
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等是职业化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
(二)职业技能的认证或者被认可大致可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二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种专业化的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师,就必须拥有会计上岗证;三是社会认证,比如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
职业化在行为标准方面的体现成为“职业化行为规范”,是最外在的一个层面。
也可以成为体现“行业美德”。
职业化行为规范要求遵守行业和组织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动作三方面的内容。
二、职业化与新型劳动观第五章职业道德修养一、职业道修养的重要性(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1、就业方式的转变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社会资源3、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4、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帮助从业者度过难关,走向辉煌(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社会化”的需要2、加强职业道德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二、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一种职业态度2、文明礼让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强化职业情感,注重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2、强化职业道德情感有赖于从业人员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1、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应该讲法制、讲诚信、讲效率、讲公平2、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含着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第六章敬业一、敬业的重要性(一)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二)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1、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从与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2、敬业是人生的关键,是人生制胜的法宝3、敬业意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三)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1、敬业促进企业效益提高2、敬业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3、敬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二、敬业的内涵敬业是一切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忘我投入的支取、认证负责的态度,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
综上所述,敬业就是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敬业包含了四层含义:其一,恪尽职守;其二,勤奋努力;其三,享受工作;其四,精益求精。
三、敬业的特征1、主动2、务实3、持久四、敬业的要求(一)强化职业责任1、了解职业责任2、强化责任意识(二)坚守工作岗位1、遵守规定2、履行职责3、临危不退(三)提高职业技能1、要用于实践2、要开拓创新第七章诚信一、诚信的重要性(一)诚信关系着企业的兴衰1、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1)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要真是反映消费者的需要(2)企业的产品必须货真价实(3)企业要认真履行各种承诺和契约2、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3、诚信是企业组织绩效的特征(二)诚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1、遵守诚信是人的社会化的必需2、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谋得职业的必需3、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职业发展的必需二、诚信的内涵诚信的本质内涵是真实、守诺、信任,即尊重实情、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言行一致、赢得信任。
三、诚信的特征1、通识性2、智慧性3、止损性4、资质性四、诚信的要求(一)尊重事实1、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2、澄清事实主持公道3、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二)真诚不欺1、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2、踏实肯干,不搭便车3、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三)讲求信用1、择业信用2、岗位责任信用3、离职信用(四)信誉至上1、理智信任2、积淀个人信誉3、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五)相互信赖*同事信赖的建立应遵循以下规则:(1)不说同事的坏话;(2)同事间不存误会(3)彼此看中对方;(4)不随便批评同事的言行(5)不造他人的谣言(6)同事间不分派系(7)同时间可进行辩论,但不留下后遗症;(8)经常彼此商量(9)开诚布公相处;第八章公道一、公道的重要性1、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2、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3、公道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4、公道与否影响到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二、公道的特征1、公道标准的时代性2、公道观念的多元性3、公道意识的社会性三、公道的要求(一)平等待人1、树立市场面前顾客平等的观念2、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3、树立按德才谋取职业的平等观念(二)公私分明1、要有法律意识2、要有甚微意识3、要有大局意识(三)坚持原则1、坚持原则,立场要坚定2、坚持原则,方法要灵活3、坚持原则,要以德服人(四)追求真理1、追求真理,要加强学习2、追求真理,要敢于牺牲3、追求真理,不盲目从众4、坚持原理,不盲目唯上第九章纪律一、纪律的重要性1、职业纪律影响到企业的形象2、职业纪律关系到企业的成败3、遵守职业纪律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4、遵守职业纪律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二、纪律的内涵从类别上看,职业纪律包括政府令、条列、制度、制定、公约、守则、管理办法、规程等。
从层面上看,宏观上包括国家制定并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法律,法规;中观上包括行业的规定、规范。
微观上包括某一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所制定的企业制度、规定、守则、要求、操作规程等从领域上看,职业纪律包括劳动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等。
三、纪律的特征1、社会性2、强制性、3、普遍使用性4、变动性四、纪律的要求从长期职业活动的实践看,遵守和践行职业纪律包括: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规范几个层面。
第十章节约一、节约的重要性1、节约十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2、节约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3、节约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二、节约的特征1、时代表征性2、社会规定性3、价值差异性三、节约的要求1、爱护公物2、节约资源3、艰苦奋斗第十一章合作一、合作的重要性(一)合作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1、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合作2、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二)合作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1、合作有助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2、合作使员工相互信任,实现互利双赢(三)合作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1、团队合作确保个人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2、团队合作确保成员能力的发挥与整体效能的最大化*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哪些合作品质1、成员对团队强烈的归属感2、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二、合作的内涵非正式合作往往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