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知识-人防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总结

建筑知识-人防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总结

人防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总结
1.审核报表审核要点(1)编制依据: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和工程建设标准。

(2)项目概况:建设地点、土地利用概况、建筑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建筑布局、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和高度。

(3)主要部件的材料.
一、审计报表审核要点
(1)编制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工程建设标准。

(2)项目概况:建设地点、土地利用概况、建筑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建筑布局、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和高度。

(3)主要部分的材料做法:如墙、屋顶、门窗等。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范围内的项目可以与节能设计部分合并。

(4)节能设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应说明体形系数、耗热量指标、结构材料的维护方法、主要部位的传热系数等。

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应说明材料做法、传热系数、热惯性指数等。

建筑物及其主要部分的形状系数。

(5)防水设计: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防水材料或涂料的材质和厚度、变形缝结构及其他截排水措施。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防水材料或涂料的材质和厚度,屋面排水方式和雨水管道的选择;潮湿和停滞房间的地板和地板的防水材料方法以及墙壁的防潮措施。

(6)建筑防火: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及措施:如墙体、金属承重构件、幕墙、管道、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电梯、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消防中心等的设置、构造及防火处理。

(7)人防工程:人防工程位置、防护等级、平
战结合使用、防护区域、室内外出入口、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布置。

(8)室内外装修做法。

(9)电梯、自动扶梯、幕墙、天窗等需要专业部门设计、生产、安装的建筑设备及部件的技术要求。

(10)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如安全保护、环保措施等。

二.图纸基本要求审查要点
(1)总平面图:标明建设用地范围、道路和物业线位置、土地用途以及周边相关地形和特征。

控制周边市政道路的标高;明确新建工程(包括隐蔽工程)的位置、室内外设计标高、场地道路、广场、停车位布置及地面雨水排放方向。

(2)横、竖、剖面图完整、表达准确,屋面平面应包括以下内容:屋面出入口、管沟、设备基础及变形缝结构、屋面排水设计、出水口结构及雨水管道选型等。

(3)楼梯、电梯、汽车坡道、墙壁、门窗等关键部位的节点和细部。

图纸中应明确说明楼梯、屋顶、中庭走廊、低窗等安全防护设施。

(4)配电室、锅炉房、换热室、中水处理室和食堂等。

预留给专业设计的,应提供合理的工艺组织条件和必要的摊铺设施
三.建筑设计基本条文的审查要点
(1)建筑设施安全卫生主要技术要求1。

楼梯安全要求:楼梯是垂直交通的主要空间,具体要求如下:(1)日常主要交通所用楼梯的爬梯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确定,一般按每股0.55 (0 ~ 0.15) m的人流量确定。

(2)住宅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1m,六层及以下。

(3)楼梯平台上下部净高(从最低点即平台梁底部计算)不应小于2m;台阶的净高不
应小于 2.2m,净高较小时,为了保证我们不相遇,台阶的起始位置应从平台梁后退一步宽或300。

(4)楼梯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楼梯踏步的宽度。

(5)台阶长度根据台阶数确定,最大长度不超过18级,最小长度不小于3级通则4 . 2 . 1;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取决于建筑的性质。

比如在居住建筑中,台阶宽度不宜小于0.26米,台阶高度不宜大于0.175米(6)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时(如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少年宫等)。

),楼梯间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住宅楼梯间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儿童攀爬。

2.栏杆的有关规定:(1)各类建筑物的阳台、游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人屋顶、室外楼梯等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米,高层建筑应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1.2米,中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1米,栏杆距地面或屋顶0.10米内不得留白。

在有儿童活动的地方,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爬的方式建造。

(2)住宅楼梯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米,水平段扶手长度应大于0.50米.其高度不应小于1.05米,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0.11。

栏杆的高度应从较低的踏板部分开始计算。

(3)民用建筑中,阳台、外廊等栏杆的高度。

与安全问题有关。

栏杆的高度应超过人体重心的高度,以免人靠在栏杆上时因重心向外偏移而摔倒。

(4)在公共建筑中,楼梯台阶、框架柱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往往会被不经意地堵塞,形成一个通向每一层的空间。

此时,楼梯栏杆的高度应根据阳台、阳台等机场栏杆考虑,不应小于1.05。

否则,楼梯台阶和墙壁之间的间隙必须在每层都被堵塞。

3.窗台的有关规定:(1)低于
0.80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2)外窗台至地面净高小于0.90米时,应设置防护设施。

3.9.1生活规则;这个高于《通则》。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住宅设计中,经常使用外部凸窗、低窗台和防护栏杆的高度。

如果从楼层和地面计算,只能加0.40米左右,但这样明显不安全,因为0.50米左右的低窗台,孩子容易起来,所以生活水平是3 . 9 . 1;第条规定窗台净高或防护栏杆净高从可踩踏面开始计算,净高保证为0.9m。

建筑内的洗漱、洗浴、卫生间不宜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储存、变配电间等直接上层。

有严格的卫生要求和防潮要求;地板、地板上的凹槽、穿过地板的管道以及与墙壁相连的地板应严密防水和防漏。

一般规则4 . 7 . 1-4;从而避免下层因漏电而污染或电线因受潮而短路所带来的灾难。

5.“在存放食物、食品或药品的房间内,禁止使用有毒塑料
(注:这必须根据《通则》第4.2条的具体规定: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其他不允许突出)
四.室内环境设计审核要点
(1)热工:主要针对寒冷地区。

(2)节能:主要按照《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应采取节能措施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相同的前提下,采暖空调能耗比未采取措施前节约50%。

因此,建筑的体型系数、窗户的朝向和面积、门窗的气密性、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惯性指数等都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

(3)照明:根据《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一些对照明要求较高的建
筑,如图书馆、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等。

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4)隔音、限噪:按《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各类建筑执行。

动词(verb的缩写)防水设计审查要点
(1)地下工程防水: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术》要求。

1.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包括:(1)防水等级和设施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等技术指标,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3)其他防水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4)工程细部结构防水措施、选用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5)本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下水挡截流系统、本工程各洞口的防回流措施。

2.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每一级的标准应符合表3.2.1第3.2.1条的规定;3.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的防水要求,按表3.2.2进行选择。

第3.2.2条;
4.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应根据使用功能、结构形式、环境条件、施工方法和材料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3.3.1条;(1)明挖和暗挖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应按表3.3.1-1选择。

(2)地下开挖法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按表3.3.1-2选择。

5.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4.1.3第4.1条的规定;表4.1.3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埋深(m)设计抗渗等级:H <10时,抗渗等级为S610 <H <20,抗渗等级为S820 <H <30,抗渗等级为S1030 <H <340。

S12注:(1)本表适用于、类围岩(土质及软弱围岩)首先能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

其中,防止雨水渗漏是屋面的基本功能要求,也是屋面设计的核心。

1.屋面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由于内容较多,详见《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第3.0.1条表格(预览图3.0.1)。

2.屋顶排水应首选外部排水。

高层建筑、多跨屋面、集水面积大的屋面宜布置在内部。

《通则》第4.4.2二条;3.屋面排水设计应合理,如排水是否通畅,排水坡度是否合适(卷材和刚性防水的最小坡度为2%,檐沟纵坡不小于1%)。

沟底空隙小于200mm),雨水出口分布是否均匀,集水面积与雨水管径是否匹配。

相信经过以上介绍,对人防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的总结有了一定的了解。

欢迎访问了解更多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