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树节广播稿200字

植树节广播稿200字

植树节广播稿200字【篇一:植树节广播稿】篇一:校园植树节广播稿闽侯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红领巾广播第4期广播稿植树节羽钒:敬爱的老师们!黄茗: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羽钒:我是羽钒黄茗:我是黄茗羽钒:黄茗,你知道植树节的来历吗?黄茗:这个难不倒我的。

植树节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

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

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羽钒:我问的是中国的植树节啊!黄茗:你别急啊。

中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又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并在这天举行了植树典礼。

羽钒:那后来呢?黄茗: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通过了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所以3月12日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植树节。

羽钒:你懂得还真多。

黄茗:那当然了。

你既然提问我一个问题,那我也问你一个问题。

羽钒:你说吧!黄茗:你知道我们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吗?羽钒:这个?黄茗:不知道了吧!你说一个大约的数字就可以。

羽钒:具体的数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大约的数字。

黄茗:你说说看。

羽钒:好!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

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例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等等。

黄茗:确实是!羽钒: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但是一些自然灾害也相继出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人们过多的砍伐树木,造成了生态不平衡。

现在大自然来报复我们了。

黄茗:是的,大家要想保护绿化就要先了解绿化。

绿化就是植树种草。

因为种植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对改善空气质量很有帮助。

他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羽钒:绿化还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粉尘,吸收噪音,减少水土流失等好处。

现在我们知道了绿化的作用,请问大家你还会去践踏草坪,去乱砍伐树木吗?黄茗:其实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校园。

羽钒:每当我们看到学校的一颗颗小草踩倒了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它有多么的痛苦?黄茗:每当我们看见班级的垃圾桶也快变成垃圾的时候。

羽钒:每当我们看见教室的桌子脏了的时候。

黄茗:每当我们看见教室的地面脏了的时候。

我们有没有想过你还能安心的学习吗?羽钒:请大家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环境。

合:因此在本次播音的最后我们倡议大家:羽钒:1.请不要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将各种废物送进垃圾筒。

并主动捡拾别人丢在地上的垃圾。

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

黄茗:2.请不要随地吐痰或扔冷饮,免得我们周围的空气里充满细菌。

羽钒:3.为了花草树木们的健康成长,请不要随意践踏攀折它们。

黄茗:4.请保护好学校为大家精心设计的公共设施。

不乱涂乱画、乱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

主动清理地面和墙壁上的污垢。

羽钒:5.在校园交往要文明,自觉与不文明行为说再见,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黄茗: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

羽钒:让我们所有的同学一起响应今天的倡议,用自己的行动打造美丽的校园,为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共同努力吧!篇二:植树节广播稿广播稿菁菁校园我的家新闻天地你我他大家好,我是播音员xxx今天的广播主题是《植物环保势在必行》本周二也就是3月12日是众所周之的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

一.植树节的由来我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二.植树节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

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

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三.植树运动的成效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国持续开展了26年。

全民义务植树26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植树义务。

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

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

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

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

中国正在实施“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

四.不同的植树文化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巴西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以上。

尽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树造林。

巴西政府对森林资源采取合理开发的同时积极鼓励人们植树造林。

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1月8日在内罗毕发起“为地球植树:10亿棵树运动”。

这一运动计划2007年在全球种植最少10亿棵树。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接下来进入新闻小站美韩今日起展开联合军演朝鲜或采取强硬措施3月11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和韩美联合司令部开始进行代号为“关键决断”的联合军演,朝鲜在此次军演期间的举动受到各方关注。

据悉,此次韩美军演将持续到3月21日,由1万多名韩国军人和3500多名美军参与。

据悉,f-22隐形战斗机、b-52轰炸机和核动力航空母舰也将参与军演。

考虑到由韩美联合司令官行使的战时作战指挥权将于2015年移交给联合参谋本部,因此此次军演由联合参谋本部主导树立作战计划并付诸实施。

篇三:植树节广播稿马庙小学植树节广播稿年月日第周星期甲:亲爱的同学们,乙;敬爱的老师们,合:大家中午好。

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甲:我是播音员乙:我是播音员甲:同学们,今天是3月12日,今天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那么关于植树节,你知道多少呢?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告诉你吧。

乙: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甲: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

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乙: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

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甲: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

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

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乙: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