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清洁验证

2、清洁验证

清洁验证
主讲:柴海毅
GMP 2010年版:
第一百四十三条 清洁方法应当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 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应当综合考 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 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 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一、FDA对设备清洁“警告信”汇总 二、清洁验证的关注点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3、日治疗量
4、目检有效性
mg
清洗难度 一般 容易 较易 很难
二、清洁验证的关注点
1、残留物如何确定?
2、残留物限度规格制定?
3、分析方法如何验证? 4、日常监控如何实施?
限度和可接受标准制定原则:
1、实际的 2、可以被验证的 3、可实现的 4、能够经得起科学推敲的
PDA技术报告:1998增刊52卷 第6号

制剂残留关注点:
残留关注 制剂 原料药 API、过滤介质残留(如果
有) 反应物残留、中间产物残留、 过滤介质残留
通则
中药
生物制剂
溶解度最小、颜色最深
细胞、代谢产物
微生物、 清洁剂、 润滑剂。
举例:产品一般信息描述
产品名称
活性物料API信息
API1 worst-case评价参数 1、水中溶解性 2、大鼠经口LD50 单位 1g → X ml mg/kg API2 API3 API4
2、化学检验—残留物限度的确定
1) 残留物浓度限度:10 X 10-6 (百万分之十) 2) 生物活性度:正常治疗剂量的1/1000 3) 残留溶剂限度标准
(1)残留物浓度限度
* *
*
10 X 10-6/百万分之十/10ppm 含义:上批产品残留在设备里的物质全 部溶解到下批产品中的浓度限度 ≤ 10 X 10-6 检测:最终冲洗水中残留物的浓度限度 ≤ 10 X 10-6
1、残留物如何确定?
2、残留物限度规格制定? 3、分析方法如何验证? 4、日常监控如何实施?
FDA关于设备洁净“警告信”统计:
1、没有定期对设备和器具进行清洁与维护, 有可能造成污染,并对药品的安全性、鉴 别特性、浓度/效价、质量和纯度造成影 响。
FDA关于设备洁净“警告信”统计:
2、生产中所用的设备(包括器具)的清洁维 护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程。
(2)生物活性度(安全系数):
正常治疗剂量的1/1000 * 含义:最低日治疗剂量(MTDD)的1/1000 * 检测:
*
MTDD = 每次给药数X活性成分含量X每日最少给药次数
允许残留物总量(μg/ cm2 ) =
MTDD X 最小生产批量 X 1000 单个制剂质量X每日最多使用制剂数X设备内表面积

B:MTDD 200mg
C:MTDD 2mg
1/1000
1/1000
0.2mg
0.002mg

举例:D药物的生产参数

MTDD:1000mg 生产批量:100Kg 设备内表面积:500000cm2
计算结果:
A B C
D:4μg / cm2 D:40μg/ cm2 D:0.4μg / cm2
可用于清洗的化学溶剂 (三级溶剂) 在下 批生产中允许的溶剂残留小于初始溶剂 浓度的0.5%。
特殊产品的限度:

特殊产品,如致敏性产品(青霉素、头孢 类)或高活性产品在使用最好的检测手段 的前提下,不应被检出。 实际上意味着对于这类产品需要采用专用 生产设施。

举例:残留限度的计算
设备信息汇总以及最安全API残留限度 设定: 清洁验证代表性产品分析与残留限度计算.xls
安全系数:
药品种类
外用药 口服制剂
系数设置
1/10 ~ 1/100 日治疗剂量 1/100 ~ 1/1000 日治疗剂量
针剂、注射剂
开发中药物
1/1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0000 日治疗剂量
1/10000 ~ 1/100000 日治疗剂量
PDA技术报告:1998增刊52卷 第6号
(3)残留溶剂限度标准:
限度规格制定的三个层面:
1、目检(肉眼检测) 2、化学检验 3、微生物检验
1、肉眼检测限度:
原则:目检不得有可见残留。 是直观、定性、简单评估清洁的方式 * 经验数据:目见能发现最低的残留物 限度是1~4μ g/ cm2 * 这是换品种生产时设备清洁的最低标准!
*
该种方法不适用于高效、低剂量的产品。
谢 谢!
计算公式: MAC=
其中: MAC : TD : BS : SF : LDD :
TD BS SF LDD
最大允许的残留量 单次给药剂量 该设备上要生产的下一品种生产批量 安全系数 该设备上要生产的下一品种的最大日服用量
举例:A、B、C为三种口服制剂

A:MTDD 20mg
1/1000
0.02mg
FDA关于设备洁净“警告信”统计:
3、没有保存药品生产中所用设备的维护、清 洁、消毒和检查记录,无设备清洁、维护 使用的记录,包括日期及使用时间。
二、清洁验证的关注点
1、残留物如何确定?
2、残留物限度规格制定? 3、分析方法如何验证? 4、日常监控如何实施?
残留物分类:
活性成分残留 辅料残留物(非水溶性) 清洁剂和溶剂残留 生物细胞及代谢物残留 微生物 润滑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