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
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行安全技
术交底。

2.机械设备旁悬挂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和责任人标识牌。
5.混凝土搅拌机在运转时不要擦拭、注油、紧固螺栓等作业。
6.从搅拌机中往外倒砂浆或砼时不要把铁锹、灰扒等工具伸入转动
的罐内,防止工具被机械带动伤人。

7.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和证件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上岗
作业。严禁非操作人员私自操作机械,如违反者罚款100元。
8.搅拌机上料的人员,上完料后应立即离开机械,不要在提起的料
斗下清理落地材料。

9.检修搅拌机时,应拉闸、断电、上锁,设专人监护。
10.检修时的废物、废油要及时清理、清运到指定地点,不准乱倒以
免造成环境污染。

施工不扰民措施
1、现场设置搅拌机操作房,减少机械厂噪音。
2、支拆模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
3、浇注混凝土凝土时,将振动棒开启后尽快插入振捣,减少空转噪
音。

4、现场人员不准大声唱歌,不准大声呼叫。
5、午休时间和夜间十点以后停止施工。
6、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自觉维护周围环境,做
到文明施工不扰民。

噪声管理措施
为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预防或减少噪声的排放,保护环境,
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中人为产生的噪声(如操作人员的呼叫、吵闹等),项
目部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时刻加强职工环境意识的宣传
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遵守规章,
按程序操作操作,杜绝违章作业的想象。

2、动力设备科或使用机械的单位(项目部)对施工中易产生摩擦或
震动的设备、机具等定期维护保养,减少噪音的产生。
3、各种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操作。
4、施工现场对挖掘机、打桩机、砼搅拌机、输送砼泵、振动棒、塔
机等易产生强噪音的机械进行合理安排,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免
多种机具同时作业从而有效的减少各种噪音源同时影响环境。

6、施工现场对模板安装前刷隔离剂,使的模板易于拆除,消除产生
不必要的噪声,模板需要修复时应集中在指定区域统一运至料场进
行修复。

现场严禁焚烧有毒、有害物质的措施
为保护环境,减少现场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应
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现场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由作业班组负责回收装袋,堆放在
指定的地点,并挂牌标识,设专人管理,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地点,
防止对大地、水体、大气造成污染。
2、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物质,若私自焚烧焚烧者一次罚
款100元。

3、禁止在施工现场熬制沥青,如生产确定需要,作业班组提出申请,
项目部同意后,在指定的地点熬制,作业完毕及时清理熬制场地,
回收废弃沥青袋堆放在指定的地点。

消防措施
1、认真搞好现场消防管理工作,施工平面图、施工方法、施工技术
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消防器材应配备齐全(灭火器3具、消防斧1把、消防杈2把,
消防桶2个,消防掀2把,)现场设置水容量15㎡的专用消防箱,
安装扬程100米的水泵,采用2寸钢管在各楼层设置水源接口。满足
消防要求,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不准挪用它用,消防通道应畅通无
阻。
3、工地使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
设专人管理。

4、加强对现场人员的防火教育,提高安全防火意识和防火、防火知
识、防止发生火灾。

突然停电预案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较多,交叉作业频繁,用电线路受外界干扰大,
在未知的情况下突然停电,回给正常的施工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
此,正确认真地处理突然停电的突发事件,是施工生产中保证安全
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

1、突然停电后,应立即检查各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并立即即切断
所以工作设备的电源。

2、对于深基坑或井孔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使其离开操作面。
3、向施工作业人员说明原因,针对施工材料的特点,做好需作的弥
补工作,减少材料的浪费。

防火须知
1、认真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搞好群众性的预防工
作;

2、对职工进行安全防火教育,组织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消防设施、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更换、
添置、保证完好有效;

4、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及
杂物;

5、工地严禁使用明火,必须动用明火时要办理动火证,采取严格的
安全防范措施;
6、施工现场、加工作业场所,材料应整齐,场地内的易燃、易爆可
燃物应及时清理,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7、建立义务消防队,组织队员学习消防知识,加强业务训练,提高
防火技能,以利于维护安全生产

急救措施
1、施工现场配备1名卫生员,经卫生部门培训教育考试合格,持证
上岗。

2、配备医药箱和急救药品,配备一副急救担架。
3、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对伤者给予必要的急救,避免伤势扩大,并
迅速送住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