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调查外业调绘方法及经验

土地调查外业调绘方法及经验

土地调查外业调绘的方法及经验目录一、外业调绘主要任务 (2)二、外业调绘的基本要求 (2)三、外业调绘基本工作流程 (3)四、像片判读 (3)五、外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六、土地权属调查 (5)七、地类调查 (6)八、外业成果资料整饰要求 (18)九、调查成果的检查 (20)十、外业调查的几点经验 (21)1、土地权属状况调查,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公路、铁路、河流和国营农、林、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属状况的调查,即查清哪些土地属国有,哪些土地属集体所有。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位置、土地分布状况、类型以及面积。

二、外业调绘的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已有土地调查成果。

2、外业调查时应实地逐图斑调查。

3、权属界线应认定合法、位置准确、表示规范。

4、图、表、实地三者应一致。

5、图斑划分正确,综合取舍恰当。

6、所量数据真实可靠。

7、调查以实地现状为准。

既要照顾历史更要尊重现实。

模式一模式二 模式三四、像片判读此次用于土地调查的工作底图是根据航摄像片或卫星照片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与上一轮数据库数据进行套合解译而制作的。

为了使土地调查工作能顺利开展,必须对正射影像图要有所了解,掌握像片判读的方法要领。

1.1 影像判读特征:在外业调查中,从形状、大小、阴影、色调、相互关系等五个方面来判读影像。

对于突出地面的物体,由于高矮不同以及摄影时所处位置不同光线照射的影响,影像上均反映出不同大小,不同长度的阴影。

阴影对于影像判读有一定的价值,但有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在高大楼房下的一些地物,由于阴影遮盖难以找到,这时我们可利用相互关系找到相应地物。

地面物体均有不同颜色,同一物体在不同季节也可能出现颜色变化,这些现象均会在影像上反映出来。

例如:相邻的一块水田和一块旱地,由于水田比较潮湿,反光能力低一些,因此水田影像呈灰色或黑色,而旱地比较干燥,反光能力强,所以它的影像变白;相邻的一条沟渠和一条道路,由于沟渠有水,其影像呈灰黑色,而道路影像呈白色或灰白色;同一块水田由于季节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其影像色调也会不同;同样是坑塘,由于水的深浅不一样,其影像的色调也有所不同,水浅的其影像为灰白,水深的呈黑色。

以上色调的变化与光照也有很大关系,阳光强影像色调浅,反之则深,如果阳光刚好被水面反射到镜头中心,则影像呈白色。

1.2.像片判读要领:(1)像片方位要与实地一致。

这样可以保持影像的相关位置与实地一致。

(2)像片判读要先判明显地物,然后再判不明显地物。

(3)要由近到远再由远到近的判。

(4)要始终明了自己处于像片上的位置,边走边判。

像片判读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开始可能比较慢,判得多了自然会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五、外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土地调查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要求很高,同时也是一项既费体力又费脑力的艰苦工作,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否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要求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⑴要充分收集和利用原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的成果资料,水利、林业、交通、民政等部门所提供的资料。

⑵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参照有关资料先在家判读再到野外核实调查,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尽量减少野外工作量。

⑶必须坚持执行走到、看到、问清、查明、测准、绘真十二字调绘方针,反对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发生。

⑷新增及变化的地方可用交会法、截距法、判绘法进行补测,大面积新增和变化的地方可收集有关图件资料进行转绘或用仪器进行补测,不论用何种方法补调补测,必须满足技术规程的精度要求(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

⑸所上交的资料齐全,图面清晰易读,线划符号及各种注记规范,各级界线和地物位置准确,数字注记正确无误,手簿填写内容齐全,清晰美观。

六、土地权属调查⑴权属调查的最基层单位到村。

⑵省界、市界、县界以民政部门的勘界资料为准;乡(镇)界线已由民政部门勘界以民政部门资料为准,未勘界的以原详查资料为准;村级界线以原详查资料为准。

⑶对原有争议的乡(镇)行政界线或村权属界线,争议已解决的可按新的行政界线或权属界线协议书的附图和文字说明修改界线走向,争议未解决的仍维持原争议界不变。

⑷任何界线的变更,必须由当地国土部门牵头有双方当事人到场重新指界并签订新的协议书才能有效,作业员不能仅凭一面之辞更改界线位置。

⑸当几种界线重合时只表示最高一级的界线。

七、地类调查1.面状地类调查⑴图斑划分:同一种地类外围边线所封闭的地块叫图斑。

图斑划分的依据:①被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分割;②主要单线线状地物的自然分割;③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地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的外围闭合界线;④双线线状地物的外围边线;⑤每个图斑内的地类应是土地分类中的末级分类,一个图斑内只能有一种地类。

以上论述说明的是以什么来作为图斑界线,即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单线线状地物,地类界线均可作为图斑界线,其排列顺序也是按以上排列的,当重合时则只表示高一级界线。

⑵图斑面积大小的规定①从减少图幅的负载量,保证图幅清晰,以及减少外业内业工作量的角度来衡量,图斑越大越好,因此要求划分图斑不能过于破碎,尤其在平原和湖区,由于线状地物非常密集,如果凡是被线状地物分割包围即作为一个图斑,则图斑过于破碎,影响图面美观,同时内外业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所以在平原地区和湖区划分图斑内要作适当综合,即将若干块被线状地物分割包围的同一地类合并成一个图斑表示。

②地类比较简单的地区(如林区、牧区草地等)尽可能按地类界线划分图斑,中间不要人为的多画图斑线分割图斑。

③不要单纯地追求减少内外业工作量而过大地划分图斑,还要考虑用户的用图方便和工作方便。

④要严格掌握各种地类图斑面积的最低上图标准(按1/万图计算)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实地400m2;耕地、园地、水域为图上6.0mm2,实地600m2;林地草地为图上15.0mm2,实地1500m2;大于上述面积标准的地类要一个不漏的作为图斑表示在底图上,而小于上述面积标准,按照省厅地籍处的要求表示为零星地物并登记在手薄中。

(3)图斑编号及零星地物表示方法和要求图斑编号及零星地类均要编号,其编号方法是:①如果工作底图上已将原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的图斑号地类号套合进去,则外业只需对实地已变化的图斑给予修改补充,分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a.图斑范围和地类均未发生变化,则保留原图斑号和地类号,不必重新编号;b.如果地类变成与周边某一图斑地类相同,此时应将相邻图斑线去掉,与相邻图斑合为同一图斑,去掉原图斑号和地类号,改注邻图斑的图斑号地类号;c.如果图斑一部分变了而另一部分未变。

则只改变范围线的部分;d.图斑已消失,要去掉该图斑的图斑线、图斑号及地类号;e.新增图斑要重新编号,编号可按该村原最大图斑号延续往下编,也可由作业单位规定该村的新编号从何处开始。

③大的图斑可在图斑范围内注记多个相同的图斑号地类号,特别是被线状地物分开的地方要加注图斑号和地类码;④图斑号、地类号原则上应注在图斑范围内,当图斑过小,里面注不下时,可采用插旗式注在图斑外,但指向一定要明确。

2.线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是指呈带状长条形地物,如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河流、沟渠、林带、堤、田坎、地面上的各种管道等。

2.1表示线状地物的要求(1)地物实地宽1~20米(包含1米,不含20米)单线符号半依比例尺表示,实际宽20米以上(含20米)用双线构图斑依比例尺表示。

(2)林带栽种4排树以上用有林地表示,4行以下用林带表示。

河流公路、铁路、沟渠、堤两侧的护路护堤林,4行以上用有林地表示,4行以下不单独表示。

2.2线状地物与其它界线或地物发生关系时的处理。

(1)线状地物与地类界线重合时,表示线状地物;线状地物与行政界线或权属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按真实位置表示,行政界线或权属界按以下方法表示:①当行政界或权属界以单线状物中线为界时,行政界或权属应在单线状地物符号两侧交错跳线表示。

②当行政界或权属界以双线状地物中线为界时,其界线符号应绘在双线线状物符号的中线上。

当界线以线状物一侧为界时,界线应绘在该状物符号该侧,保持两者符号之间隔图上0.2mm。

④当界线以实地宽小于1m的线状物界时,该线状物必须表示,宽度注记可放宽为1m。

(2)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状地物并行的处理办法。

①一般不能综合表示,但湖区的线状地物太多,可适当综合表示,表示主要的,舍去次要的,但量宽度时,两者宽度要合起来量。

②均为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并行,两者均应表示,并可共用一条边线作为图斑线。

③当单线线状地物与双线线状地物并行时,双线线状物要按准确位置表示,单线线状物可按真实位置表示或移位图上0.2mm表示。

④均为单线线状地物并行,两者均不能按真实位置准确表示时可按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渠,县级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等为主次顺序,为主的线状地物按真实位置准确表示,为次则移位图上0.2mm表示。

(3) 地物间的狭长地带、其宽度大于图上2mm的按相应地类作图斑表示,宽度小于图上2mm的,则按各1/2综合到相邻线状物中扣除。

(4)线状地物立体交叉时,只表示上面的不表示下面的,线地状物通过地下隧道时只表示地面的不表示地下的。

⑸线状地物与居民地关系的处理①河流、铁路、公路、干渠穿过城镇或农村居民点时要如实地连续表示;农村道路、沟渠穿过城镇或农村居民点时,在居民点中的部分不表示,(当以线状地物为界时线状地物要表示)③当线状地物从居民点一侧通过,两者间距大于图上2mm时,线状地物和居民点均按真实位置表示,其间的地类按图斑表示;当线状地物与居民地的间距小于图上2mm时,线状地物按真实位置准确表示,单线线状地物符号或双线线状地物的某条边可作为居民地图斑线。

⑹洞庭湖地势平坦,排水不畅,为防止雨季房屋积水潮湿,房前屋后均有排水沟,房前是晒谷坪,晒谷坪紧挨农村道路,道路紧挨排水沟,这种情况可视为道路穿过居民地不表示,而只表示最外侧的排水沟;屋后的排水沟一般被各户截断作生活用水,形成小坑塘,但雨季仍作排水沟使用,此种情况不能作坑塘表示,仍应表示为沟渠。

⑺量测线状地物宽度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均应量注宽度,量注宽度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量测宽度,图上在量测处要有标注符号;②当宽度变化较大(20%以上)时要分段丈量宽度,宽度变化处④宽度丈量的精度为0.1m,检查精度控制在误差±0.4L内,量取方法如下图:典型线状地物宽度量测边界示意图E.1 河流水面E.2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行树行树行树E.3 沟渠E.4 线状地物相互并行3.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

(1)城镇及农村居民地周边的风景林、果园、晒谷坪、坑塘、荒草地,耕地等达到上图面积的必须调绘上图,不能综合到居民地中,达不到上图面积的,应先在各自的一级类中综合,若仍不能达到上图面积,到可综合到城镇和居民地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