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 腊八粥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甜腻.( èr nì) 咽.下(y
ān yàn)
褐.色(h èkē)染缸.(j āng gāng)
二、读拼音,写字词。

早餐,我喜欢hē zh ōu( ) ,特别是用糯米、红豆、板栗、
黑米等áo( )的,很nóngc hóu( ) ,需用t āngc hí( ) 边搅和边喝,热乎乎的。

三、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在文中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

1.凡是本校学生,都有竞选的 ________ (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

2.他因为生病,腿都 _________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了。

四、看图写成语。

看着美食图,想象文中八儿全家吃腊八粥的
情景,我的脑海中会禁不住出现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等成语。

句子模块
五、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
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这段话中的“光”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A. 完了,一点儿不剩B.露着C.单,只),省略号表示_________ (A.语意未尽B.语言
中断,欲言又止C.引文的省略)。

这段话表现了八儿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这个句子运用了 _____ 的修辞方法,把______ 比作,生动地写出了,_ 从侧面表现了。

_
读写模块
六、课内阅读。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
了。

1.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

提到——( ) 益发——( )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这个句子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排比B.比喻C.拟人D.夸张
3.八儿为什么“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七、课外阅读。

烧饼葛( 节选)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要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抻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

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

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来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摄氏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 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样子滑稽。

但他就有通身的本事,让白领们也寻香而来,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③小葛有啥本事?原来,如今打烧饼的人技艺下降,有馅料的烧饼
几乎全赖电烤箱烤制。

小葛的烧饼,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真是本事;会吃烧饼的人,好的就是烧饼咬开的第一口,扑鼻的烟火气。

按小葛的话说,电是死的,炉火是活的,电烤箱烤出来的烧饼,就像“做题做呆了的傻小子”,单是熟了,一点香气和趣味也无。

炉火燎出来的烧饼,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

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④小葛凡事爱琢磨,这跟他的经历有关。

在小葛的老家,男孩子若是子承父业要做烧饼的话,一般从十八岁就开始练习各道工序了。

小葛心高,高中毕业后,在外面换过四五份工作,保安、仓库保管员、安检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都干过,这一耽误就是十年。

母亲一直担心家传的好技艺会断了档,父亲却说,你由他去,心里不甘愿,打出来的烧饼没人吃。

⑤果然,到二十九岁,小葛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家,恳求跟父亲学做烧
饼。

父亲说,好哇,老规矩,先揉半年面。

把面揉活了,我再教你第二步。

1.解释词语
(1) 照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心急火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3.用“ ___ ”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

4.第③自然段画“”的句子的作用是( )
A.点题。

B.过渡句,承上启下。

5.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不仅辛苦,而且数量有限,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烤箱烤制的烧饼的经济效益高。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八、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美食,简单地说一说,与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一、nìyàn hègāng
二、喝粥熬浓稠汤匙
三、1. 资格2.肿胀
四、垂涎三尺垂涎欲滴馋涎欲滴( 答案不唯一)
五、1.C B 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2. 比喻八儿的肚子小鼓八儿吃得特别多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六、1. 说到更加2.C 3. 因为今天他能吃到妈妈煮的腊八粥。

七、 1.(1)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2)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2.(1) 小葛每天早晨做烧饼的情形。

(2) 小葛技艺高超,烧饼深受欢迎,高峰时段须限购。

(3) 小葛对炉火和电烤箱烤制烧饼的特点的分析。

(4) 回忆小葛做烧饼前和决心跟父亲学做烧饼的经历。

其中第(2)(3) 两件事写得详细;第(1)(4) 两件事写得简略。

3. 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

4.B 5. 不同意。

文中的小葛用心制作烧饼,真材实料,工艺传统,深受大家喜爱。

他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手艺,更是一种朴素而深刻的价值观。

八、【示例】我的家乡的特色美食是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仅吃起来麻辣鲜香,而且色泽好看。

麻婆豆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 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 ,再把它们捞出。

接着,把肉切成肉丁,用植物油把肉丁炒熟。

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温在八十度左右时放入豆
腐,再翻炒几下,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我的老师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 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 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 连26 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

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 就着重辅导陈晖, 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

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 甚至一个字母, 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

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 还善于引导我们。

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 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

正讲得起劲的时候, 忽然, 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

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

原来, 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

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

顿时, 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 她先是一愣, 露出疑惑的神情。

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 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 才恍然大悟。

她果断地一挥手, 说:“到外面去看看吧! ”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 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

王老师就微笑着说: “你们很喜欢飞机吧! 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
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 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

”这时, 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 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