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弟子规从自己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弟子规从自己做起》。
《弟子规》是由清朝秀才李毓秀编写的,原名《训蒙文》,后经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共五个方面,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以三字为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注意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遵纪守法、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读物。
从“弟子规”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任何对生活有迷惑的人,都是“弟子”,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
“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刚开始接触《弟子规》时,发觉里面的话极普通、极平常,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些都是做人最基本的,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但是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每天用《弟子规》来督促自己的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要合乎《弟子规》的要求。
保持身体健康,努力工作,因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平时多与同事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
在生活细节方面现在我是步从容,立端正。
当自己按照《弟子规》的要求一点一滴去做的时候,内心愈来愈安定,做事情越来越有条理。
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别人。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自我反省,学习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我们同事之间的相处、与上级之间的相处、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处都应该以宽容的心态面对。
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闪光点,也许在这个方面上是最好的了,也许在那个方面上是最好的了,但是根据“木桶原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板”,不一定在为人处事方面是最好最强的,在承受能力方面不一定是最强的最具有抵抗力的。
由于今天的世界更是日新月异,谁也谈不上谁是最好的谁是最强的,谁都得学习,谁都得一天天进步。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每一个人的准则。
弟子规,并以此为准则时刻鞭策自己。
不能是一句空话、套话,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