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竞争优势
邱炳文1程芳21.神华销售集团华北能源贸易有限公司;2.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在企业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性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并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中取得主动的优于对手的能力。
企业要重视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获取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竞争优势途径保持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最终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保持适度的赢利水平,创造并获得经济价值,其关键在于企业必须拥有相对有利的竞争优势。
那么,什么是竞争优势?一、企业竞争优势的含义1.狭义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于1939年率先提出的,经霍弗和申德尔引入战略管理领域。
目前许多企业对竞争优势的理解是从波特的《竞争优势》开始的。
波特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
”笔者认为,波特教授所指的这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源于产品或服务营销的竞争,因此是一种狭义的概念。
2.广义的竞争优势。
广义的竞争优势应该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全面地加以比较分析。
它除了产品或服务销售中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优势之外,还有新产品、新技术、新供给渠道、新组织类型和新企业文化等竞争优势。
因此,可以归纳总结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
指在企业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性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并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中取得主动的优于对手的能力。
很显然这种能力范围很广,既包括生产能力又包括营销能力,既包括产品开发能力又包括文化凝聚力,既包括组织能力又包括管理能力等。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是企业整体的优势,不是指企业在某一个领域的优势。
企业某一方面的优势只说明,企业在某一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上风。
只有综合的优势才对企业的竞争力起着统帅的作用,才能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波特理论提出了运用成本领先、差异性、集聚性等来获得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这些措施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如企业想要同时获得成本领先和差异的竞争地位通常是很难的,因为差异本身需要高成本,而成本领先需要降低产品标准化和降低营销费用,所以不得不放弃一些差异性。
我们认为,企业应从更广泛的角度来思考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并创造条件使各种措施切实可行,最终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1.控制成本因素,强化成本优势。
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成本是事关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
它是企业十分重要、十分现实的市场竞争优势。
波特也认为成本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石。
他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获得成本优势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重构价值链和控制成本驱动因素。
前者指企业采用与原来不同的、效率更高的方式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分销或销售,通过运应价值工程方法,改进价值链的结构,达到对成本的控制。
后者指企业对总成本中占重
大比例的价值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包括规模经济、学习生产技术模式、时机选择、控制联系与相互关系、企业制度、机构因素、地理位置等方面获得的优势。
企业只有按照价值工程的原理,在某些关键的价值活动中,通过控制上述驱动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才能获得和保持成本的竞争优势。
2.搜集竞争情报,增强决策优势。
企业的决策包括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不仅需要清楚的了解竞争对手和自己的情况,还要对整个经济形式和行业发展状况一清二楚。
而战术决策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短期内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做不到知己知彼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一般来说根据企业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大企业可以独立设置竞争情报部门,而中型企业可以设置于研发部或销售部中,小企业也应设置情报岗位。
3.吸收与培养人才,获得智力上的比较优势。
企业因人而存在,人才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拥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的创业之本,发展之源。
美国福特公司的座右铭就是:“人才是唯一的、永远具有竞争力的优势。
”现在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才的争夺上。
所以我们的企业要重视企业家、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开发。
4.发展外部合作,赢得联合优势。
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领先于别人,肯定会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这时企业若能依靠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就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
力。
特别是一些势力很弱的企业,寻求合作伙伴,强化核心能力,改善在同行中的竞争地位,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企业间的合作必定存在利益共同点,合作后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实力强的企业是不愿意合作的。
所以弱小企业要善于让渡自己的利益,要有以现在的小利换今后的大利这样一种战略性的眼光。
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尽量维护彼此的信任。
履行自己的承诺,因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获得具有长期性,竞争优势的保持具有持久性,进而企业间的联合不是短期的,是一种长期的博弈。
三、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基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培育起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1.加强品牌管理,创造品牌竞争优势。
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使得品牌成为引导顾客消费、并与对手竞争的重要手段,顾客对强势品牌具有高度认同与忠诚感。
品牌形象力成为企业更长久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从战略角度分析,品牌价值就是企业竞争优势之一,这种竞争优势具有可持续性。
因此,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企业竞争从产品竞争将转向品牌竞争,品牌已演化为产品全方位的信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最直接地代表了特定产品的质量、服务和信誉等综合特征。
2.聚焦核心能力,构建高度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经济的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产业转移,企业竞争形态已演变为价值链体系之间的整体竞争。
聚焦核心业务及核心竞争力,建立协同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战略供应链,才能奠定竞争优势。
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改善管理手段、优化管理程序的重要途径,运用信息化改造管理流程、生产运作流程和客户服务流程,畅通信息渠道,实现管理资源整合共享,拓展企业竞争空间。
3.积极实施顾客关系管理。
在企业的资源集合中,只有无形资源才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
顾客关系是围绕着顾客的需求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无形资源,是企业资源、能力和知识的优良载体,以及企业内外竞争优势连接的关键点。
顾客关系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形成和维持的关键因素。
从本质上说,优质的顾客关系表现为顾客对产品的高度满意和忠诚,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量重复购买行为和推荐效应,成为企业不竭利润的源泉。
积极实施顾客关系管理,促进企业顾客关系转化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4.创新核心技术。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推进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核心技术为主题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核心技术,是指“超越同行竞争对手,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仿造的关键、共性、前瞻性的重大工艺技术,并且能为企业争得较大市场份额,创造较高经济效益,进而形成企业独享性的经济资源的技术”。
核心技术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或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保持上,企业要抛弃机械模仿的方式,下功夫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优势上集中资源,进行创新,努力构
建与众不同的独特能力并保持下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起长期竞争优势,领先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美)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杨国亮.企业竞争优势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奥特.杰克·韦尔奇———创新经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60理论探讨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