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野生菌中毒的临床救治

云南野生菌中毒的临床救治


3、溶血毒素
目前认为是鹿花蕈(菌)素,它是一种甲 苯联氨化合物,可水解成甲基肼,结构和 异烟肼很像,在体内可以和维生素B6起反 应生成腙,后者可导致谷氨酸脱羧酶降低 活性,减少γ氨基丁酸的形成。
它不仅是血液毒素,还有原浆毒素作用, 服后可使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急性溶血危 象,如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肿大、 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107, 18%
81, 13% 100, 17%
167, 27%
<14岁 15岁-24岁 25岁-34岁 35岁-44岁 45岁-54岁 55岁-64岁 >65岁
2002年-2006年 605例中毒住院病人职业构成
86, 14% 19, 3% 25, 4% 4, 1% 65, 11% 15, 2%
云南野生菌中毒的临床救治
云南楚雄州医院急诊科 余成敏 (675000)
野生菌王国
云南食用菌占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 的三分之二。
全省已知野生食用菌约有 600种 ,约 占全国食用 菌种类的 80%,居全国各省区之冠,享有食用菌 王国的美称。
全省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出口创汇居全国第一位, 是云南继烤烟之后的第二大创汇农业。
2002年-2006年 605例中毒住院病人与同期住院病人 构成比
2286, 79%
605, 21%
总数 中毒人数
2002年-2006年 605例中毒住院病人性别构成
326, 54%
279, 46%
男 女
2002年-2006年 605例中毒住院病人 (年龄构成)
40, 7% 43, 7% 67, 11%
毒蘑菇-细褐鳞蘑菇
该菌有毒,有很强的石 碳酸气味,食用后引起 呕吐或腹泻等中毒症状。
致命白毒伞
在新鲜毒菇中毒素 含量很高,50克左 右的白毒伞菌体所 含毒素便足以毒死 一个成年人。白毒 伞毒素对人体肝、 肾、中枢神经系统 等重要脏器造成的 危害极为严重,中 毒者死亡率高达90 %以上,是历年楚 雄当前地区毒菇致 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毒蕈食物中毒常年均有发生,夏秋季为多,一家一 户零星发生者居首,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其 中中毒占同期全部物中毒起数,发病人数,死亡人 数的25.37%、4.38%和52.16%,误食有毒牛肝 蕈引起的中毒占6.88%,未能鉴定毒蕈种类的蕈 引起的中毒占85.71%。
云南今年上半年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33 起,48人死亡。
食后可能引起中毒,与酒类如啤酒同吃容易引起中 毒。
毒蘑菇-毒粉褶菌
有毒,不可食。
误食中毒后,潜伏 期短的约半小时, 有时长达6小时,
发病后出现强烈恶 心、呕吐,腹痛、 腹泻、心跳减慢、 呼吸困难、尿中带 血,中毒症状往往 近似含有毒伞肽的 毒伞。
毒蘑菇-臭黄菇(又称鸡屎菌、油辣菇、黄 辣子、牛犊菌)
50
“灰花纹鹅膏”五十克可夺人性命
一这肝害素灰
个种脏人主花
成蘑和的要纹
年菇肾内是鹅
人 脏脏肽膏
死克。器类’
亡 。
, 就 可 使
只 要 误 食
官 , 尤 其 是
毒 素 , 会 损
内 所 含 的 毒
毒蘑菇-欧氏鹅膏
毒蘑菇-白毒鹅膏菌
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 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2002-2006 楚雄州医院急性中毒病人(住院) 临床资料
2002-2006年EICU收住中毒病人数
2002-2006年EICU收住中毒病人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合计
中毒人数 男 中毒人数 女 中毒人数 小计
毒素 异恶唑鹅膏蕈氨酸和 异鹅膏胺(鹅膏蕈氨酸的去碳酸基产物)。
鹅膏蕈氨酸类似NMDA,而异鹅膏胺则类似氨基丁酸,在体内 刺激NMDA受体和氨基丁酸受体而产生毒性作用。
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肌肉痉挛、眩晕、深睡、奇异的 梦境,这大概持续2小时。
醒来时会兴高彩烈、过度兴奋、做些强迫性和不协调的动作、 多语等。
毒伞肽是双环八肽,分子量大约在900Dolt,毒肽是单环七肽, 其中,毒伞肽的毒性是毒肽的10~20倍。
毒肽不能从肠道吸收,因此,在人类发病中不起重要的作用。 此类毒素性质稳定,耐高温和干燥,一般加热不能破坏。 毒肽主要作用于肝脏, 毒伞肽则能损害心、肝、肾、脑脏器,尤以肝肾为甚。 毒肽类作用于肝细胞内质网,作用快,大剂量在1~2h内即可引
还可引起瞳孔散大、心跳加速、血压上升、体温升高等交感神 经兴奋的症状。
致幻素
为不同于蟾蜍素和光盖伞素的致幻物质, 存在于裸伞属的黄裸伞和牛肝属中的某些
种类,
食后可出现手舞足蹈、狂笑、行动不稳、 幻觉、谵语、意识障碍等,
牛肝属中的某些毒素除引起上述症状外, 还可能引起特征性小人国幻觉,或有精神 异常。
戒酒硫样毒素 含有此种毒素的蘑菇为著名的墨汁 鬼伞,服用此菌后72h内饮酒,可发生戒酒硫反 应。除了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心悸,手肿胀, 四肢发麻以外,口内有金属味为其特征。目前中 毒机制不明,可能与其或代谢物抑制乙醛脱氢酶 (ALDH),导致乙醛蓄积有关。
7、其他毒素
还有一些蘑菇,可能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 毒素,而未明确研究。但是也不属于上述7 类,
毒蘑菇-大鹿花菌
因生在 人或针 而群叶 异生林 ,。中 不可地 可能上 食有靠 用毒近 。,腐
毒木 性单
毒蘑菇-赭红拟口蘑
又称赭红口蘑。
夏秋季生于针叶 树腐木上或腐树 桩上,群生或成 丛生长。
此菌有毒,误食 此菌后,往往产 生呕吐、腹痛、 腹泻等胃肠炎病 症。
毒蘑菇-毒鹅膏菌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 菌、高把菌、毒伞。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病症,如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甚至精神错乱、昏睡、面部肌肉 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
一般发病快,初期及时催吐可减轻病症。
毒蘑菇-粉红枝瑚菌(又称珊瑚菌等)
多生于阔叶林中 地上,一般成群 丛生在一起。
不宜采食,食后 往往中毒。
由于我国居民有进食野蘑菇的习惯,每 年都有因食用野生菌中毒致死的事件报 道,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公共 卫生事件。
其、有外和低些 特谵致,腹血种 征忘幻牛泻压类 ,,素肝,、含 还特,菌还减有 可别中属可慢神
毒蘑菇-褐鳞环柄菇
中毒表现为:食用后15—20 小时发病,但也有半小时内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较为轻微症状者,约一 天以内无明显症状,似乎病 愈,此阶段称为假愈期,实 际上正是侵害内脏器官期, 出现肝肿大或萎缩(肝细胞 坏死,脂肪变性)、黄疸、 心肌炎、皮下出血、肝昏迷 等。再后为精神症状期,严 重者烦躁不安,昏迷不醒, 最后抽搐,休克而死。因此 这种毒蘑菇中毒属于“肝损 害型”,病死率较高,必须 及时到医院抢救。
其毒素有毒蝇碱、毒蝇母、 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 等。
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 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 汗、发冷、肌肉抽搐、脉 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 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 清等症状。
使用阿托品疗效良好。
毒蘑菇-毛头鬼伞(又称鸡腿蘑、毛鬼伞)
该蘑菇含有石碳酸等胃肠道刺激物,还含有腺嘌呤, 胆碱,精胺,酪胺和色胺等多种生物碱以及甾醇脂 等。
黄盖鹅膏
一裙菌 个子体 浅状黄 杯的色 状菌, 的环菌 菌,柄 托菌近 。柄顶
基部 部有 有一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剧毒 菌体白色,菌柄近顶
部有一裙子状的菌环, 菌柄基部有一个浅杯 状的菌托。
毒蘑菇-网孢牛肝菌
以是毒中致心经牛 有小后的瞳率精肝 精人表某孔、神菌 神国现些缩引毒属 异幻为种小起素中 常觉幻类。呕,的 。为觉含另吐降某
由于毒蕈中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缺 乏特异性,须引起临床特别是急诊医生 高度重视。
二、毒蕈毒素分类与中毒机制
1、胃肠毒素
含有胃肠毒素的毒蘑菇很多,广泛分布于各个不同的属中, 其毒性成分可能是:
类树脂物质, 酚类、 甲酚类化合物, 蘑菇酸, 胍啶。 主要蕈种有毒粉褶菌、毒红菇、虎斑菇、红网牛肝菌、墨汁鬼
主要有: 灰花纹鹅膏、 欧氏鹅膏、 黄盖鹅膏、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纹缘盔孢伞、 褐鳞环柄菇和亚稀褶黑菇。
毒蕈的特点:毒蕈颜色美丽,长有疣状物,

表面粘脆,蕈柄上有蕈环、蕈托;多生长在 腐物或粪肥上,多数不生虫子有腥辣、苦、
识 酸、臭味碰坏后易变色或流出乳状汁。


云南临床常见中毒的野生毒菌
含有此种毒素的蘑菇主要有:
丝膜菌属、 尖顶丝膜菌、 黄杯伞及 史密斯鹅膏。
丝膜菌毒素的化学结构与嘧啶类除草剂百草枯和 杀草快类似。
此毒素可导致急性肾衰竭,但作用机制不明,肾 活检显示间质纤维化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没有肾 小球的损伤 。
6、类光敏毒素
误食胶陀螺(又名猪嘴蘑),可出现类似植物日 光性皮炎的症状,故推测该毒蕈中可能含有类光 敏毒素,但具体成分不详。
起死亡;
主要抑制RNA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原而导致肝细胞合成停 止和细胞死亡。
4、原浆毒素(3)
主要作用器官是
胃肠道粘膜, 肝实质细胞和 肾小管, 并可引起严重胆汁淤积。
毒性作用较慢。潜伏期可达3~14天,即使 在大剂量时,15h内也不会致死,但毒性甚 强,死亡率极高。
5、丝膜菌毒素
4、原浆毒素(1)
毒性成分主要是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又称鬼 笔毒素及毒伞毒素)。
此类毒素为剧毒,对人致死量约为 0.1mg/kg,可使体内大部分器官发生细胞 变性,属原浆毒。
湿重50g的毒伞(相当于干重5g),可使体 重70kg的人致死。
4、原浆毒素(2)
含有此两种毒素的蘑菇包括: 毒伞属(如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 丝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属, 环杯属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