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1声音的特性(一)

1.21声音的特性(一)

特性三、音色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特点: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通常以声辨物的依据即为音色)
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
例:1、“闻其声,知其人”的原因是什么?
2、小提琴声和钢琴声有什么不同?
总结练习:震耳欲聋
悦耳动听
脆如银铃
思考:挑西瓜,挑碗,挑瓷器,辨别机器的好坏靠的是什么判断的?
例:小孩与大人比:小孩音调高。
回忆:蚊子叫、牛叫声,比较两者的声音:蚊子叫声:响度小,音调高;牛叫声:响度大,音调低。
学习了声音的两个特性后,我们要与生活中的错误概念相区别:
例:高声喧哗
高声唱歌
这首歌调太高了
学蚊子叫、学牛叫。
记录
(响度)
(响度)
(音调)





讲台下敲击铃、鼓、木鱼、桌子等,让学生猜是谁在发声。
演示橡皮筋:用橡皮筋的拉伸幅度引导学生猜想。
请你猜测鼓声的响度可能与振动的鼓的什么因素有关?
(敲后引导学生看到鼓面振动不易看到)
你能想出一种能放大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小的方法吗?
如何比较?
一次声音大,一次声音小。
记录
不同,
用力大小;
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鼓面上放些碎纸屑。
看纸屑跳动的高低。

橡皮筋一根
说明: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体验:
用手拍出不同响度的掌声。
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用一张硬纸片分别快拨和慢拨塑料梳子,体验声音有何不同?
特性二、音调:
1、定义:表示声音的高低。
男生与女生的音调有何区别?
请同学们轻哼“1、2、3、4、5、6、7”,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在变化?
例:男高音、男低音是按音调区别的。
(演示挑碗)靠的都是音调。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音色
(响度大)
(音色好)
(音调高)
铃、鼓、木鱼、桌子
一好碗、一破碗
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阅读“信息快递”
一张硬纸片、塑料梳子
钢皮尺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反思
Hz);1min振动1200次(f=20 Hz)。
④规律:振动快,频率高;振动慢,频率低。
由刚才的实验综合归纳:
结论: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鼓,碎纸屑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反思
(演示敲鼓)
结论:振幅:表示声源振动的幅度
它们之间关系: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声源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
“响鼓需用重锤敲”所包含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师轻声叫后面同学的名字,前面同学听到了而后面同学听不见(距离不同的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敲鼓,敲碰铃。回忆美妙的笛声,体验声音的多姿多彩,千差万别。
鼓,碰铃等乐器

课教学一来自改变用力的大小敲鼓,请学生比较两次鼓声的区别。
物理学中,给它一个新名词:
特性一、响度:
1、定义: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与生活中区别)
例:他的声音非常洪亮,指响度大
2、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响度可以改变吗?刚才两次敲鼓的时候,听到鼓声的响度相同吗?是什么改变了它?
苏科版新课程八年级物理(上)教案集
课题:1.2声音的特征(一)
时间:2009-9-8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
2、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跟振幅的关系,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3、会识别声音描述的特征类别。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反思




如果将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谐地混合,就会形成美妙的音乐,也正是靠着声音的不同,音乐才能美妙。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究竟有哪些特性(标题:1.2声音的特性)
音调有变化,也有区别,什么会影响它呢?
2、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振动的快慢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呢?
频率的认识:
①定义:每秒振动的次数,用f表示。
②单位:赫兹;符号:.
③计算频率:例:1s振动200次(f=200
快划声音尖,慢划声音粗
女生声音尖,音调高;男生声音粗,音调低
学生轻哼,
音调逐渐变高
记录
钢皮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短的振动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