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3-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实习用—概论与开始统讲)概论
专题3-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实习用—概论与开始统讲)概论
Lˆ S~11
L 1
S1
, 1
S1
L~ L
, S2~2
2
S2
,
2
L~ 3 S2
L 3
3
因r=n-t=5-3=2,可组成2个条件方程为
(L11) (L2 2 ) (L3 3 ) 180 (2-1-2)
sin(L )
(S ) (S )
2
2
2
S2
1
S1
sin(L )
1
1
(2-1-3)
若用观测值组成上述两个条件方程,则不能成立,即
L1 L2 L3 180 0
S2
S1
sin L2 sin L1
返回目录
(2-1-4)
造成条件方程不闭合,或者说存在闭合差,例如 (2-1-4)式中的,就是该三角形角度条件方程的闭合差。
由于观测不可避免地存在偶然误差,当n>t时,几何模型 中应该满足r=n-t个条件方程,实际存在闭俣差而并不满足, 如何调整观测值,即对观测值合理地加上改正数,使其达 到消除闭合差的目的,这是测量平差的主要任务。 一个测量平差问题,首先要由观测值和待求量间组成数 学模型,然后采用一定的平差原则对待求量进行估计,这 种估计要求是最优的,最后计算和分析成果的精度。
第二章 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本章介绍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简要地给出基本平差
方法的数学模型,为以后各章系统学习各种平差理论打好
基础。最后介绍最小二乘原理,这是测量平差法所遵循的
准则。第一节Fra bibliotek测量平差概述
第二节
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第三节
函数模型的线性化
第四节
参数估计与最小二乘原理
2-1 测量平差概述
量中+ L~,,3=则必18必要0º然量,S~2产选若生为再S~1一L~增ss1、ii个nnL~加2LL~、相~一12S~应1,个返的若量回函目增S~录2数,加关则一系有个式量。L~3,仍则以(存2在)L~情1+况L~2
由此可知,一个几何模型的独立量个数最多为t个,除 此之外,增加一个量必然要产生一个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这种函数关系式,在测量平差中称为条件方程。
在测量工程中,最常见的是要确定某些几何量的大小。 例如,为了求定一些点的高程而建立了水准网,为了求定 某些点的坐标而建立了平面控制网或三维测量网。前者包 含点间的高差、点的高程等元素,后者包含角度、边长、 边的方位角以及点的二维或三维坐标等等元素。这些元素 都是几何量,以下统称这些网为几何模型。
为了确定一个几何模型,并不需要知道该模型中所有元 素的大小,而只需要知道其中部分元素的大小就行了,其 它元素可以通过它们来确定。例如:
在测量工程中,为了求得一个几何模型中各量的大小就 必须进行观测。如果总共观测了该模型中n个量的大小, 若观测个数少于必要元素的个数,即n<t,显然它无法确定 该模型,即出现了数据不足的情况;若观测了t个独立量, n=t,则可唯一地确定该模型。由于它们都是独立量,故不 存在任何条件方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观测结果中含有 粗差甚至错误,都将无法发现,在测量工作中是不允许这 样做的。为了能及时发现粗差和错误,并提高测量成果的 精度,就必须使n>t,若令
的元选就不函素L~1、能数,L~说。则2、t例L~L=~31与3,如,L则,~实2间对L~际1+无于必L函~(+2要L数~13元)=关1素中8系0只的º;选情,又了况三如两,者在个若之(,以间2)而L存~1和情漏在况L~选函2作中了数为,一关必个系要。,
因此必要元素t个量为函数独立量,简称独立量。
在一个几何模型中,除了t个独立量以外,若再增加一个
r=n-t
(2-1-1)
式中n为观测值个数,t称为必要观测数,r称为多余观 测数。多余观测数在测量中又称“自由度”。
返回目录
一个几何模型如果有r个多余观测,就产生r个条件方
程。由于观测值不可避免地存在观测误差,由观测值组成
上述条件方程必不能满足,仍以(2)中情况为例,若观
测了角度L1、L2、L3和边长S1、S2,考虑观测误差,有
(1)在图2-1的△ABC中,为了确定它的形状(相似形),只
要Lˆ3等知。道它其们中都任是意同2个一内类角型的的大元小素就(行角了度,)如。L~1, L~2或L~1, L~3或Lˆ2
(2)为了确定ΔABC的形状和大小(全等形),只要知道其
中如任L~1意、的L~2、2S角~1,1S边~1、、S~22、边L~13,角S~或1、3S~边2、的S~3,大小…就,行等了等,。
返回目录
(3)在图2-2的水准网中,为 了确定A、B、C、D4点之间高
度个或它的高们h~4、相差是h~对就同5、关行一h~6 或系了类, , 型h~1、只如的要元h~h~、21、知素h~…h6~道(3、等其高h~等中4 。3
差)。
能够唯一地确定一个几何 模型所必要的元素,简称必要 元素;必要元素的个数用t来表 示。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分别 是t=2,t=3和t=3。对于第二种情 况,3个元素中除了角度还至少 要包含一个边长,没有边长仍 然只能确定其形状;
某种特征或内在联系的模型。前者称为模拟模型,后者称 为数学模型。总称为抽象模型。
在测量工程中,涉及的是通过观测量确定某些几何量或 物理量大小等有关的数量问题,因而考虑的模型总是数学 模型。平差的数学模型与一般数学只考虑函数模型不同, 它还要考虑随机模型,因为观测量是一种随机变量。所以 平差的数学模型同时包含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两种,在研 究任何平差方法时必须同时予以考虑。
返回目录
而无法确定其大小,因此,必要元素不仅要考虑其个数, 而且要考虑以它的类型。由此可知,当某个几何模型给定 之后,能够唯一确定该模型的必要元素的个数t及其类型, t只与几何模型有关,与实际观测量无关。
对于任一几何模型,它的t个必要元素之间必要不存在函 数关系,亦即其只任一元素不能表达成其余(t-1)个元素
返回目录
2-2 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一、条件平差法 二、间接平差法 三、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 四、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法 五、平差的随机模型
返回目录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时常见到许多模型,一 般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实物尺寸放大或缩小而得 的模型,称为实物模型;另一类是用文字、符号、图表或 者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抽象概括,用数学关系式来描述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