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1.新材料产业概况新材料的分类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中的、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或者有特殊功能的一些材料;或者通过新技术的处理,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获得的性能显着提高或产生了新功能的材料;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一些关键材料也被纳入新材料的范畴。
作为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样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跟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按性能特征、材质和应用领域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从材料性能来看,新材料可以分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两类。
功能材料是指通过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及其相互转化功能,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研发出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的材料。
新型结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金属工程结构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
新型材料按材质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从应用领域和当前新材料的研究热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新材料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新材料: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2009年11月,温总理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将新材料产业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要求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网络信息、海洋空间、生命科学及地质勘探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正在加速成形中。
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犹为瞩目。
不难发现,新材料涵盖了其它六大新兴产业的大部分内容,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根基和先导。
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是国家顺利发展新兴产业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
从需求看,包括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以及三网融合、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需要应用各种新材料,其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新材料产品进出口额也逐年攀升。
政策方面,政府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7个专项计划来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材料领域的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在各项科技计划中都占到15%~30%。
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加之政策的支持,新材料将在新兴产业中得到优先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能源、生物、电子以及建筑等众多领域的飞速发展,新材料产业正进入一个充满机遇的黄金发展阶段。
统计显示,近10年以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
在经济强劲复苏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拉动下,未来我国新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重点行业分析按照应用领域,我们把新材料分为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建筑材料、化工材料、环境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六大类。
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三大类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这些基础材料及其产品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
随着光电子学、光子学产业的兴盛,微电子材料在未来十多年仍将是最基本的信息材料。
光电子材料、光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信息材料。
微电子材料对于微电子材料而言,Si、GaAs、InP 等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用材料由单片集成向大尺寸、高均质、晶格高完整性的系统集成方向发展。
高纯优质的硅抛光片和外延片是制作半导体器件的重要材料。
此外,以GaN、SiC、ZnXe 等宽禁带半导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制作高温、高频高速、大功率电子器件和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的最佳材料之一,这类产品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
光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的技术难度较高,生产投资较大。
它是发展光电信息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其发展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激光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光纤材料。
其中有机发光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理想和有潜力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在材料的寿命、亮度和色纯度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
同时,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照明淘汰,发光二极管LED将会成为行业内的发展趋势。
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用材料主要向小型化、片式化方向发展。
磁性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压电晶体管材料、绿色电池和材料、信息传感材料和高性能封装材料等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电子信息材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表1 电子信息材料相关个股能源材料2010年7月20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透露,已经成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正准备上报国务院,这一内容包括了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新兴能源产业规划预计在2011年-2020年的10年内累计增加约5万亿元的投资,每年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新能源材料是指在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受到新能源产业政策利好的刺激,新能源材料未来10年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材料按照使用目的可分为电池转换材料、节能材料和储能材料电池转换材料新材料在太阳能光电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
硅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目前有单晶硅、多晶硅和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非晶硅薄膜电池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耗能少、便于产业化等优点而成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支持,锂离子电池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磷酸锰锂、磷酸亚铁锂等新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采用该材料的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进一步得到提高,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新材料也是镍氢电池、燃料电池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节能材料在节能环保概念兴起的同时,节能材料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作为节能环保的基础,节能材料涉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新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要得以利用都需要经过相应的发电系统进行处理,逆变器是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逆变器必须使用磁粉芯材料作为储能或滤波电感。
逆变器效率的提高能够使新能源的发电效率得以提升。
而降低逆变器中所采用的磁性材料、半导体功率部件的损耗是其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太阳能及风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磁粉芯的需求也会相应扩张。
由于新型的铁基非晶,纳米晶磁粉芯成本低、耗损小而成为磁粉芯的发展趋势。
此外,新材料在向终端供电的重要电气设备配电变压器中也得到了应用。
作为新一代变压器铁芯材料,非晶变压器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电力配电系统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
储能材料氢能以水作为原料,清洁无污染,燃烧后又生成水,不破坏地球的物质循环。
而且,燃烧氢所获取的能量是燃烧汽油放出热量的2.8倍。
目前,氢能技术在、、等国家和地区已进入系统实施阶段。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氢能在我国也将会得到较好的应用。
在以氢为能源媒体的氢能体系中,氢的储存和运输是实际应用中的关键。
作为氢的储存与运输的媒体,储氢材料成为当前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
储氢材料能在通常条件下可逆地吸收和释放氢气。
利用储氢合金作为负极材料制造镍氢电池的技术也已经日益成熟,正在逐步取代镍镉电池和一次碱性电池,市场前景值得看好。
然而,储氢合金储氢量还不能满足某些应用领域(如燃料电池)的需求,储氢材料的纳米化为新兴的储氢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能源材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表2 能源材料相关个股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
建筑材料正向环保、节能、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其中Low-E玻璃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Low-E玻璃即低辐射玻璃。
它是一种镀膜玻璃,通过在玻璃表面镀制具有低辐射特性的功能膜,来降低玻璃表面的辐射率,提高节能性。
Low-E玻璃对太阳光中可见光有高的透射比,可达80%以上,而反射比则很低,这使其与传统的镀膜玻璃相比,光学性能大为改观。
从室外观看,外观更透明、清晰,即保证了建筑物良好的采光,又避免了以往大面积玻璃幕墙、中空玻璃门窗光反射所造成的光污染现象,营造出更为柔和、舒适的光环境。
Low-E玻璃对红外线具有双向作用,既可以阻隔室外太阳光的热辐射进入室内,又可以将室内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反射回来,从而降低玻璃的热辐射通过量。
在冬季,Low-E玻璃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热量的外散流,在夏季又能阻隔室外物体受太阳照射变热后发出的二次辐射,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新型建筑材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表3 新型建筑材料相关个股化工材料化工新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改性塑料,MDI和新型炭材料。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电子、机械、汽车制造、家居和化工等领域。
有机硅有机硅的主要原料是硅粉、液氯和甲醇,我国在这三个领域具有较好的成本和资源优势,但是目前世界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及日本,全球前6家企业拥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有机硅产能。
而我国有机硅单体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自给率低。
随着我国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或引进技术,未来几年有机硅单体产能将得到迅速扩张。
有机氟萤石资源是发展氟化工的重要资源。
我国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萤石资源,在发展有机氟化工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世界有机氟产业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有机氟化工包括CFC(氯氟烃)及其替代品、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工产品三大类,后两者是有机氟深加工的方向。
我国从2007年7月1日起已完全停止CFC的生产和使用。
为了规避风险,只有把有机氟化工产品链向深度延伸,生产附加值高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如四氟乙烯、聚氟乙烯丙烯、氟橡胶、聚偏氟乙烯和全氟辛酸。
工程塑料与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都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加方便,可替代金属等材料,在汽车、通讯设备、建筑材料、家用电器乃至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用途。
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苯醚(PPE)和热塑性聚酯树脂(PBT)因应用广泛,性能卓越,被合称为五大工程塑料。
近年来我国工程塑料领域通过引进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但高端产品和技术仍有空白。
因此,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大部分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其中聚碳酸酯、聚甲醛几乎全部依靠进口,PBT 一半以上依靠进口。
考虑到我国工程塑料的旺盛市场需求,国内外企业都开始计划和建设工程塑料项目,谁能抢先将工程塑料在中国顺利投产,谁就将抢先占据中国的广阔市场,从而给相关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
改性塑料改性塑料,是指通用塑料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从而使它们具有阻燃、高抗冲等性能。
目前改性塑料已成为塑料工业持续发展的新增动力,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动工具、办公器材、电子电器、玩具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