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经济》试题2010 A

《当代中国经济》试题2010 A

2003级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
《当代中国经济》试卷(A)
(卷面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在试题和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分别写清姓名、学号等有关内容;
2.无须抄题,但要写明题号;
3.答题完毕,将试卷和答卷一起上交;
4.书写要清楚、整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项目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1分,共8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中应贯彻的原则是()A.效率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D.差距模糊原则
2. 关于股份合作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不具有公有制的性质 B.它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特性的所有制实现形式 C.它只是保持了联合劳动和互动合作的性质
D.它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 公益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A.国有国营 B.民营化 C.以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D.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4.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呈现二元结构特征的时间为()A.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5.通货紧缩的主要表现是()A.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速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B.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速下降 C.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D.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6.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A.庞大的人口规模与相对紧缺的资本投资资源 B. 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低素质劳动力普遍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缺乏所造成的岗位空缺 C.就业弹性系数过低;D.劳动力的流动性差
7.我国近年来财政赤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
B.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
C.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
D.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结果
8.区别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
B.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C.农产品总产量的高低
D.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项目代号写在答卷纸上。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6分)
1. WTO最重要的原则有()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关税减让原则 D.公正、平等地解决贸易争端的原则
2.国家调控劳动力市场的手段主要有()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3.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A.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B.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
C.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
D.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A.法人财产制度 B.法人治理结构 C.有限责任制度 D.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制度
5.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征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B.出现了不同产权互相交融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C.各种所有制内部结构多样化 D.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6.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A.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 B.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改革的方式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性的
7. 在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股份制经济
8. 我国现阶段税收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双重主体税。

双重主体税包括()A.财产税
B.所得税
C.流转税
D.行为税
三、简答题(只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每题4分,共12分)
1.我国现行产业政策存在哪些问题?
2.为什么要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3.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四、辨析题(判断对错2分,说明理由3分,每题5分,共20分)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结构以横向传递为主。

2.在对外开放中,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外贸易的安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来调节经济。

因此,在宏观调控中不需要计划手段。

4.国有股上市交易会改变国有制的性质,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五、论述题(联系实际,概述有关原理。

每题12分,共24分)
1.如何认识市场经济的体制结构?
2.试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

内蒙古党校函授学院2003级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
《当代中国经济》试卷标准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A
2.B
3.A
4.B
5.A
6.B
7.C
8.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项目代号写在答卷纸上。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6分)
1.AB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C
7.ABC
8.BC
三、简答题(只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每题4分,共12分)
1.我国现行产业政策存在哪些问题?
(1)产业政策与计划分工不明确,内容上存在严重交叉;(2)产业政策过多注重近期目标,长期目标难以实现;(3)过多地依赖增量调整,存量调整力度差;(4)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慢,许多科技成果没有实现产业转化,主导产业尚未形成;(5)对国际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
2.为什么要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首先,是因为生产社会化发展存在多层次性;其次,旧的社会分工依然存在,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形式的多样化;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所有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不同所有制必然会在相互竞争、相互开放中融合发展,这必然导致公有制自身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3.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辨析题(判断对错2分,说明理由3分,每题5分,共20分)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结构以横向传递为主。

答:错。

信息结构以横向传递为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信息结构以纵向传递为主。

2.在对外开放中,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外贸易的安全。

答:错。

对外开放中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对外贸易的安全,而是金融安全。

因为,金融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如果不能保证金融安全,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安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来调节经济。

因此,在宏观调控中不需要计划手段。

答:错。

计划手段也应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

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服务的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带有宏观总体规划的性质,是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经济计划。

4.国有股上市交易会改变国有制的性质,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错。

从宏观层次上看,国有股上市交易并不会改变国有资产的规模,所改变的只是国有资产的存在形态,出售国有股意味着国家将这部分资产变成为另一形态的资本,国有资本不会因为股份的买入或卖出而增加或减少,因此,国有资本在社会资本中的比重、公有化程度不会因为国有股的上市交易而降低。

五、论述题(联系实际,概述有关原理。

每题12分,共24分)
1.如何认识市场经济的体制结构?
答案要点:(1)从市场经济的决策结构看,它是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

宏观决策由国家作出,生产者决策由企业作出,涉及职业选择、消费品选择和储蓄形式选择的决策由个人和家庭作出。

(3分)
(2)从市场经济的信息结构来看,具有以横向传递为主的信息结构。

市场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市场沟通其经济联系,价格体系成为信息传递的主渠道。

(2分)
(3)从市场经济的动力结构来看,市场经济具有双重动力结构。

(2分)
(4)从市场经济的利益结构来看,市场经济中存在多元化利益主体。

(2分)
(5)从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看,市场经济中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是同生产要素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分)
2.试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

答案要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和政府的行政化管理造成政企职责不分,使企业变成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企业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性和经营决策自主权,缺乏竞争力。

(4分)(2)实物性的指令性计划和直接行政性管理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遏制了竞争的展开,使资源难以通过合理流动和竞争性分配实现优化配置。

(4分)
(3)单纯的行政性协调必然造成计划失灵。

由于政府把生产流通置于直接控制之下,国民经济的运行依赖行政力量来推动,排斥了市场,价值规律难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计划不能反映市场供求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经济决策由于信息传递存在时滞和失真而出现失误,引起资源分配上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