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统计综合评价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统计综合评价:是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依据已有的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综合事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对现象总体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质量优劣等方面做出量的判断。
2. 功效系数法:是对多目标规划原理中的功效系数加以改进,经计算得到综合判断的分数。
3.德尔菲法:是借助专家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的结果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逐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4. 指标比较法:是将相邻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以其中一个指标作为对比的基础,确定另一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并将重要程度数量化,依次顺序比较,确定各指标权数的方法。
5.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准确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1.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体系2.性质相同3.同度量4. 权数5. 定量方法、分析法6.标准值、标准值7.消除量纲、阈值、不容许值、满意值8.正态分布、0、19.直接、所包含的信息10.分值、分值三、选择题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BCD 2. A 3. CD 4. AB 5. AD6. A7. AD8. AB9. BD 10. ABCD2四、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变异系数法赋权是一种人工赋权法。
(×)客观2. 资产负债率、万元产值消耗能源比率和物耗率皆为逆指标。
(√)3. 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权数之和一定为1。
(√)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要从同一方向说明总体。
(×)不一定5. 在对指标的无量纲处理时,如果指标是相对数,就不要进行无量纲处理。
(×)也要6. 在对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时,各科考试成绩的单位都是分,因此就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操作。
(×)也需要37. 无量纲化操作不仅适于绝对数、平均数,而且也适于相对数,因为各相对指标的标准不一样,范围也不相同。
(√)8. 权数按表现形式来分,有绝对数的权数和相对数的权数,相对数权数可以直观的反映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
(√)9. 权数按形成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然权数和人工权数,自然权数亦称主观权数,人工权数也称客观权数。
(×)自然权数称客观权数,人工权数称主观权数10.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咨询法,是集中专家的经验和建议来确定权数的方法。
(√)五、简答题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1.统计综合评价的程序是什么?【答题要点】统计综合评价简称综合评价,就是指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依据已有的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综合事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对现象总体及其组成部分的数据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质量状况等方面做出量的判断。
综合评价具有数量性、综合性和相对性的特点。
4进行综合评价,在特定的目的要求下,其基本步骤是:(1)确定综合评价目标;(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进行指标同度量处理;(4)确定构成指标的权数;(5)综合评价现象总体。
2.如何选择统计综合评价指标?【答题要点】选择统计评价指标有两种方法,即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常用的定性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一般是指通过研讨会或征求意见的方式,集中专家们的意见,以确定评价指标的方法;分析法是将评价的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或不同的侧面,明确各个部分或侧面所要评价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部分或侧面分别选用一个或若干个指标来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
常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试算法和系统聚类法。
试算法是通过历史资料的试算来判断指标的有效性;系统聚类法是通过判断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来筛选指标的一种方法。
3.功效系数法与同类方法相比有何优劣?【答题要点】功效系数法是对多目标规划原理中的功效系数加以改进,借用功效系数,把确定要评价的各项指标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判分数。
优点是方法简便和可操作性强。
但在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权数是由评判人员主观确定,因此科学性有所欠缺,往往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出入较大。
4.简述用德尔菲法确定权数的步骤。
【答题要点】5用德尔菲法确定权数的基本步骤:(1)选择专家(2)专家初评(3)回收意见(4)反馈信息(5)均值确定。
5.用变异系数法如何确定指标的权数?【答题要点】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就是越难实现的指标;越难实现的指标,可以看做是越重要的指标。
六、论述题根据题意回答要点,并适当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1. 举例说明统计综合评价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答题要点】例:云南省地(州、市)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由多个相关指标和综合指标组成的指标群,从各个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来反映一个地区的科技竞争实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科技潜力这几个方面来安排和设计指标体系。
其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科技竞争力涉及的因素很多,在设计指标时要从宏观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地区科技竞争力指标元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可以反映科技竞争力的指标,即要抓住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来设计指标体系。
6(2)整体性原则。
对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不仅要研究科技发展所包含的各种因素,还要研究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把科技、经济、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3)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使指标明确易懂、简繁适中,数据易于采集、计算、数据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方便各项指标的定量处理。
二是整个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简便、科学,易于操作。
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4)可比性原则。
在设置指标体系时应具有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从时间上可以通过指标的变化来分析科技竞争力的变化,评价本地区科技竞争力情况,即纵向可以比;同时也可以通过指标值的不同在各地(州、市)之间进行科技竞争力的分析比较,即横向可比。
2. 举例说明统计综合评价中指标同度量处理方法。
【答题要点】例:目前较常用的同度量处理方法有相对化处理、函数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等,其中相对化处理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实用的方法,在云南省地(州、市)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中,指标同度量的具体处理步骤为:第一步: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按指标值的作用方向进行分类。
指标值越大,在评价中所起作用越大的指标为“正向指标”,如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这类指标;另一类指标值越小,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的指标为“逆向指标”,如万元GDP综合能耗这类指标。
第二步:选择比较的标准值x m。
对“正向指标”选择最大值做为比较的标准值,对“逆向指标”选择最小值做为标准值。
7第三步:进行相对化处理消除量纲,确定每个指标的相对化得分。
用每个指标的实际值x i相应的比较标准值x m进行比较,对“正向指标”,采用公式x i/x m进行处理,对“逆向指标”采用公式x m/ x i来处理,可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相对化得分值,达到同度量的目的。
3. 举例说明统计综合评价中权数的构成确定思想。
【答题要点】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指标体系包括: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指标。
权数是根据上述各项指标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重要程度,由专家调查法确定的,权数构成的确定思想:(1)权数是一组数值;(2)权数的灵魂是衡量相对重要程度;(3)定义中的“相对”一词体现了权数的实质是相对数,权数衡量的是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而不是绝对重要程度;(4)权数概念包含系统思想中的结构-一功能效应。
七、案例分析把学习过的统计学原理与教科书中的案例内容结合起来,讨论案例后提出的问题。
案例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见梁前德主编的《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8问题1. 案例中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时,各指标权数采用统一权数,但未分析各指标的量纲问题,这是为什么?【答题要点】本案例的7个指标都是相对指标,每个指标的分母都是采用当年的价格计算的。
由于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很小,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或者主成分分析法等提取公因子来进行综合测评。
最终采用主观评定权数的方法,使用无量纲处理方法中的指数化变换方法。
其中,评价标准值直接选用统计局规定的数值。
问题2. 案例中采用了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法和打分排队法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其分析方法是否科学?为什么?【答题要点】功效系数法只适合正指标的计算,不适合逆指标的计算,该案例中的指标体系包括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类。
打分排队法把资产负债率看得越低越好,过于绝对化。
这两种方法存在较严重的缺陷,综合指数法的操作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科学。
问题3. 案例的笔者认为: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中,功效系数法和打分排队法都暴露出比较严重的缺陷,综合指数法是比较好的。
功效系数法和打分排队法的缺陷是什么?为什么说综合指数法是比较好的?【答题要点】参考问题2的答案。
八、能力训练9根据提供的训练资料和相应的训练要求,用已经学过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加深理解统计综合评价方法及其运用。
训练目标1掌握统计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选择的方法应用。
【解答】【训练资料】指标间相关系数表指标 1 2 3 4 5 6 71 1 0.85 0.58 0.54 0.44 0.74 0.602 1 0.55 0.56 0.56 0.34 0.623 1 0.89 0.73 0.72 0.604 1 0.74 0.41 0.725 1 0.54 0.806 1 0.667 1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说明了变量之间彼此联系的紧密程度,若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很大,则可以利用其中之一的指标来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
本表中提供了7个变量间两两相关系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指标1和指标2间的相关系数为0.85,指标3和指标4之间的相关10系数达到0.89,指标5和指标7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这表明指标1和指标2、指标3和指标4以及指标5和指标7的相关程度高,每对中可以选择一个指标来代替两个指标,再加上指标6,即可选择4个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