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赏析 导语:迟子建 ,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
现担 任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
其作品荣获“鲁迅 文学 奖”“冰心 散文 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 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跌迟子建散文赏析, 欢迎阅读! 迟子建散文赏析一 这篇散文可谓“小中见大”的典范。
中心事件无非是写“一只虫子一往无前 地朝着佛龛进军”。
从题目可想而知,一只卑微的虫子而至于“惊天动地”,那 它一定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感染了“我”甚至羞煞了“我”。
我们不禁要问, 这只虫子究竟长得何等模样, 又因为什么做出了何等壮举, 进而表现出了何种精 神气概?题目《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急切读下去一看究 竟。
然而, 作者好像在有意吊我们的胃口似的, 她丝毫无意一上来就为我们介绍 和描写这只虫子, 而是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 写小时候的“我”对虫子的“不陌 生”、 虫子带给我的乐趣和我常拿虫子恶作剧; 写自己成年之后移情别恋太多的 事物而唯独把虫子给淡忘了;然后才笔锋一转,写到“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 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 写到自己对虫子态度的变化和我当时灰暗、 孤独、 迷离、 茫然的心境。
这一层层的铺垫,为的是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可谓别有匠心。
接下来,作者的目光和笔触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只虫子。
乍看并不起眼、行 动也似漫无目的这只虫子,原来竟是一位好奇心强、沉着冷静、目标明确、坚定 执着、不畏挫折、英勇顽强的“将军”、“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 大梦想的英雄”!为了渲染这只虫子的“惊天动地”,作者极尽描写之能事,综 合运用了诸如想象、夸张 、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将这只虫子写得既 生动形象而又富有灵性,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迟子建散文赏析二 迟子建散文透着大自然与人物和谐之美的气息,气息中那些个忧郁的灵魂, 宛如唱着一首凄伤优美的歌。
迟子建良好的艺术感觉,可以让我们透过文字,可 以深刻地感受到她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让人感到回忆的醇香、温暖,足够 让人感动一辈子。
迟子建的散文有迟子建对童年生活的追忆, 有现实生活的写照, 有出访外国 的随想,而更多的是对故乡生活的回忆与追念。
她诗思中的宁静,仿佛让我们感 受到一副中国雪天的风情画,在冷色调中,有融融的暖意。
迟子建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散文创作上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女作家敏感、 细腻、唯美的特质,使她的散文有一种自然优美直达人心的魅力,她的散文,是 有质地的散文,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依然鲜活地存在着的。
《撕日历的日子》全文以日历为线索从撕日历到翻台历,从一个侧面写出了 作者从小到大, 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轨迹, 从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迟子建内心 深处最真实质朴的情感世界。
她借撕日历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既自然不做作又使 表达质朴动人温婉柔情。
有 0000 别人家的日历是不撕的,我们家的日子是一个 也留不下来,统统飞走了,因为我那双不安分的手,两者的对比,更提现除了我 们家对时间流逝更深刻的感受。
早晨一睁开眼, 我爬出被窝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穿衣服, 而是赤着脚去撕月份 牌,凡是黑体字日子要随手丢在地上,而到了红色的日历便亲切地看看,生动体 现了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而当我赖床,父亲便把狗放到屋里,狗狗叫我起床,生 动体现了一家人温馨和谐的画面,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神往。
作者对旧台历的珍惜, 既是对温馨岁月和成长经历的回味, 又流露出对时光 易逝岁月如歌的感慨与惆怅,旧台历上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让作者既可以回 望过去,让岁月永恒,也可以思考未来,让见解更加深刻。
迟子建散文赏析三 《会唱歌的火炉》是一篇描述作者少年时代,在大兴安岭度过的时光。
它让 读者跟随着他们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拉柴火。
“那里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 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只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 的水冬瓜树。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
”这篇散 文以大兴安岭寒冷的冬天为背景,写出了在艰难生活中亲情的温暖。
文中说:“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
父亲就会划拉 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
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的火焰,那画面格 外地美。
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
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 几个土豆藏到怀里, 带到山里来, 待父亲点起火后, 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 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
”也许 正是因为小时候有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 迟子建的笔底便有了东北风景 的苍茫与壮美。
迟子建散文赏析四
《木匠与画匠》是作者爱人去世后,装修新居时的随感。
迟子建的散文大多 与童年生活有关,这篇也不例外。
她说:“童年的时候,我觉得木匠是天底下最 幸福的人。
我们那时用的家具,哪一个不是木匠亲手打出来的呢!想着木匠能让 椅子长腿,能让桌子镶上抽屉,就觉得他们是有道理牛气的。
” 迟子建装修的新居我去过, 很有艺术品位。
那些从她家乡运来的樟子松软木, 做着地板和家具。
本色的喷漆, 看上去干净清爽。
迟子建是懂得生活艺术的女人。
她不仅文章写得好,画儿也画得好。
在她家墙上的那几幅水粉画和油画,便是她 的绘画作品。
倘若你纵观迟子建的这本散文集,你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风光的融融暖意, 可以体会到一个艺术家、 文学家或思想家的成就最终都是孤独所取得的成就。
孤 独的坚守,才能创造精神之塔。
拿《庄子》的话形容,则是“身在江海之上,心 居乎魏阙之下。
”迟子建正是这样一个孤独的坚守者。
因此在热闹的群体中,她 特别醒目地拥有了她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