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法案例分析题

劳动法案例分析题

劳动法案例分析题1(附答案)1 何某与刘某系某企业得职工,何某于1999年1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得劳动合同,刘某于2000年9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得劳动合同,合同得试用期为6个月.何某因身体不适向企业提出调换工作岗位得申请,并提供了医院证明.刘某于2001年1月因喝酒在岗期间与同事打架,并将同事打伤.2001年2月企业以何某不能胜任工作,刘某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了与何某与刘某得劳动合同。

何某与刘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试分析:(1)该企业解除何某与刘某得劳动合同就是否合理?为什么?(2)本案应如何处理?2 周丽从四川来京打工,2001年8月被一家个体餐馆招为厨房勤杂工,双方口头约定周丽每月得工资450元,另外,餐馆每天免费提供两顿饭,如发生其她费用,餐馆概不负责。

2002年3月,由于连日加班,周丽在切肉时不小心把左手食指切断,为接指花去医药费5000元。

周丽同乡告诉她可以要求老板支付医疗费与营养补助费。

周丽随后向老板提出医疗费与营养费请求,该餐馆老板拒绝了周丽得请求,并解雇了周丽。

2002年4月,周丽向北京市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试分析:(1)该餐馆得作法就是否正确?为什么?(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如何裁决本案?参考答案:1、答案:(1)该餐馆得做法不正确.(2分)根据劳动法得规定,个体经济组织与与之形成劳动关系得劳动者适用劳动法,(3分)该餐馆属于个体经济组织,应适用劳动法。

该餐馆与周丽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周丽在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餐馆应承担周丽得医疗费与营养费.(4分)(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作出如下裁决:餐馆负担周丽得医疗费与营养费(3分),并不得解雇周丽。

如果周丽愿意解除劳动关系,餐馆应当依法支付给周丽伤残补助金等。

(3分)2、参考答案:(1)企业不应解除与何某得劳动合同。

(1分)依照《劳动法》第26条得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应先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得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分)因此,企业应当先调整何某得工作岗位。

而且,何某提出调换工作得理由就是充分得,何某就是因身体不适提出调整工作岗位得,并出具了医院证明。

(2分)企业解除与刘某得劳动合同就是正确得。

(1分)刘某在试用期内,违反劳动纪律,在工作岗位上与同事打架,并打伤了同事,应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完全有权依照劳动法得规定解除与刘某得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刘某。

(3分)(2)根据《劳动法》第26条得规定,企业应对何某进行转岗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若何某仍不能胜任工作时,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何某解除劳动合同。

(3分)根据《劳动法》第25条得规定,刘某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须征求她人意见与履行特别程序。

(3分)案例分析题1、郭某1992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定了为期5年得劳动合同,合同自1992年12月10日起至1997年12月10日止。

合同约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按每年500元累计计算。

1995年7月28日,郭某以帮助其母工作为由向该厂提出书面辞职,并声明按合同约定赔偿厂方1000元,厂方不同意。

郭某于8月30日要求该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并离厂而去.18天以后,郭某回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时,该厂以郭某提出辞职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矿工为由,对其作出除名决定。

郭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调查,上述情况属实。

试分析:1、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就是否合法?为什么?2、该厂对郭某得除名决定就是否合法?为什么?3、此案应如何处理?该药厂对郭某得除名决定不合法.(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8条规定,对职工予以除名有两个重要条件:一就是职工经常无正当理由旷工;二就是经批评教育无效。

此案中,职工郭某没有这方面得原因。

(2)郭某提出与该药厂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报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得意见》第32条对这一规定作了明确得解释,即: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超过30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城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见,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就是解除劳动合同得程序。

也就是解除劳动合同得条件,无需征得用人单位得同意。

本案中,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已提前30日用书面形式通知厂方,也表明了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得态度,符合法律规定得程序与条件.郭某依照法定程序与条件办事,离厂不属旷工行为,该厂不能对其按矿工予以除名。

2.此案得处理;根据上述分析,仲裁委员会应撤销该药厂对郭某作出得除名决定,裁定该厂为郭某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郭其应在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时向该厂缴付违约金1000元。

2、周丽从四川来京打工,2001年8月被一家个体餐馆招为厨房勤杂工,双方口头约定周丽每月得工资450元,另外,餐馆每天免费提供两顿饭,如发生其她费用,餐馆概不负责。

2002年3月,由于连日加班,周丽在切肉时不小心把左手食指切断,为接指花去医药费5000元。

周丽同乡告诉她可以要求老板支付医疗费与营养补助费。

周丽随后向老板提出医疗费与营养费请求,该餐馆老板拒绝了周丽得请求,并解雇了周丽.2002年4月,周丽向北京市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试分析:(1)该餐馆得作法就是否正确?为什么?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如何裁决本案?答题要点:(1)该餐馆得做法不正确。

(2分)根据劳动法得规定,个体经济组织与与之形成劳动关系得劳动者适用劳动法,(2分)该餐馆属于个体经济组织,应适用劳动法.该餐馆与周丽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周丽在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餐馆应承担周丽得医疗费与营养费。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作出如下裁决:餐馆负担周丽得医疗费与营养费,并不得解雇周丽。

如果周丽愿意解除劳动关系,餐馆应当依法支付给周丽伤残补助金等。

3、 1993年3月某印刷厂招收激光照排车间工人,待业人员王某前去应聘。

王某基本条件符合招聘要求,但因深度近视眼,不能实现招聘得视力要求,遂让其相貌近似得亲妹妹顶替体检,其妹左右眼视力分别为1、5与1、0,符合招聘条件.王某被招聘后,即与印刷厂签订劳动合同,合同试用期为2个月。

王某上岗后,该厂发现其在工作中屡出差错,并发现误差源于视力不好,便对王某得视力进行复查,王某得实际视力仅为0、3与0、4,远远低于岗位要求。

1999年6月经调查王某承认让其胞妹顶替得事实。

1999年7月,印刷厂提出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王某不同意并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王某诉称:“在应聘上确有弄虚作假,但入厂后工作勤奋,虽不适合照排工作但仍可胜任其她工作。

原订劳动合同有效且该劳动合同规定得试用期已过,双方可以变更合同继续履行。

”试分析:(1)该劳动合同就是否有效?为什么?(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得条件就是什么?印刷厂解除与王某得劳动合同有无法律根据?(3)王某提出得变更劳动合同得要求有无法律依据?(4)本案应如何处理?答题要点:(1)该劳动合同无效。

因为我国劳动法第18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得劳动合同与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得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得劳动合同从订立得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2)本案中王某隐瞒事实真相,使用了法律所禁止得欺诈手段通过厂方得体检,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得平等自愿原则,所以王某与厂方订立得劳动合同无效. ·,(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得条件有:因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者有严重过错或触犯刑法;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因客观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因经济性裁减人员。

因王某与印刷厂得劳动合同就是无效得,所以对印刷厂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存在解除合同得法律根据,印刷厂解除与王某得劳动合同无法律根据.(4)因本案中得劳动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所以王某提出得变更劳动合同得要求没有法律依据。

(5)由于王某与厂方得劳动合同就是无效得,双方当事人应停止履行该劳动合同,王某无条件离开该厂.4、某企业招用了一批合同制工人,其中有两名刚满15岁。

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人入厂时,需交身份证以作抵押,合同期限五年,其中试用期为1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现不能胜任工作,企业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节日需照常工作,工资不变。

每三个月发放一次工资。

试分析:(1)企业得招工行为中有哪些违反了劳动法得有关规定。

(2)劳动合同得内容有哪些违反了劳动法得有关规定。

答题要点:(1)该企业招用未满16周岁得未成年人做职工,违反劳动法规定。

(2)企业得劳动合同中有下列违反劳动法规定得条款:①以身份证作抵押物,违反劳动法规定;②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为6个月,该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1年,超过 6 个月,属于违反劳动法得有关规定。

③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需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④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支付不低于工资得百分之三百得工资报酬,该劳动合同规定法定节日需照常工作,但工资不变就是违法得。

⑤工资应当以贷币形式按月发放,而不能三个月发一次。

5、林某为河北某县农民,在北京打工.1994年12月,经介绍,林某到某个体饭店当服务员.饭店老板李某就是利用自家得临街房子开得饭店,经营大众化得家常菜。

李某按每月150元支付给林某工资,并将擅自占用得附近一幢楼得地下室入口通道让给林某住,并告诉林某:“房钱不跟您要了,工资也不长了,就150。

"林某不明真相,便同意了.1995年2月份,春节前夕,街道组织居民委员会进行清查,发现林某住在地下室通道处,便告诉她此处不能住,让她马上带东西走.林某只好带上东西到李某得饭店.李某仍欺骗林某,说这只就是暂时得,让林某到同乡那里去住几天,过些天就没事了。

在与同乡同住期间,林某得同乡得知她一个月得工钱才150元,往处又不就是李某得,遂同林某一起找到李某,要求给林某增加工资。

李某不同意,说:“不愿意在这儿干,可以到别处去干。

”林某得同乡告诉林某,北京市得法定最低工资就是每月210元,李某不给,我们可以告她。

林某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责令李某按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报酬及赔偿金。

试分析:(1)对于劳动者得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有哪些规定?(2)李某得行为就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若李某得行为不符合法律得规定,应如何处理?(请回答具体得处理方法)答题要点:(1)我国劳动法第49条对于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得依据作了明确规定:“确定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得最低生活费用;②社会平均工资水平;③劳动生产率;④就业状况;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得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