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2:典型网络工程的案例分析设计要求:1、按6.1已有设计完成具体的建筑物布局图、校园网建筑信息点分布表、网管中心、39、40栋综合布线结构图、校园网光纤布线系统材料清单、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另外自行绘制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设计前看清楚文字要求。
2、按6.2已有设计完成财政大厦各楼层各类信息分布表、各楼层信息点、配线间、配线架分布情况、布线系统图、设备间内的设备清单列表另外根据设备间内的设备清单自行设计设备间结构图(机柜大样图)3、按6.3已有设计完成小区信息点分布表、弱电间位置与位宅楼信息点分布表.另外根据后面的设计要求自行设计1.楼层配线间管理系统;2.建筑群子系统;3.分设备间;4.楼栋垂直子系统;5.工作区子系统;6.中心机房;7.小区网络分布总图;8.小区某楼层工作信息点系统安装图。
要求3个案例分别用Excel和Visio统计绘图,然后打包3个压缩包,命名学号姓名上交FTP6.1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案例6.1.1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1.网络概述.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校园网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实现校园网基本连接,第二阶段校园网将覆盖校园所有建筑,第三阶段完成校园网应用系统的开发。
学院校园网建设的一期工程覆盖了教学、办公、学生宿舍区、教工宿舍区,接入信息点约为2600个,投资400万。
为了实现网络高带宽传输,骨干网将采用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百兆光纤到楼,学生宿舍10M带宽到桌面,教工宿舍100M带宽到桌面。
2.校园建筑物布局说明学院校园网覆盖了41栋楼房,其中学生宿舍12栋,教工宿舍20栋,办公楼、实验大楼、计算中心、电教楼、图书馆、招待所、青工楼各一栋,教学楼两栋。
网络管理中心已定在电教楼三楼。
具体的建筑物布局如图6-1所示。
图6-1 校园网建筑布局图3.通信信息种类和数量该院的校园网现有电话网络系统已覆盖整个校园,因此本次综合布线工程不考虑语音,只考计算机信息点。
校园网各建筑物信息点分布情况,如表6-1所示,总共计算机信息点为2622个。
该信息点的分布设计已经考虑了今后的网络发展的需要,信息点的数量已经预留了一定的数量。
4.现有网络情况计算中心二楼、三楼机房及电机系办公室已组建自已的局域网络,连接计算机达320台。
电教楼一楼的计算机实验室也已组建了小的局域网络,连接计算机达92台。
图书馆一、二、三楼已组建了局域网络用于采编,连接计算机达10台。
5.网管中心位置该学院已指定网管中心设立在电教楼三楼,位于学院的中心点。
6.通讯间及线缆设计考虑到该学院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均为5层以下的建筑物,因此可以将设备间和通讯间合并,只需在第2层或第3层设置一个通讯间即可。
通讯间内安装适量的配线架,便于以后的管理和维护。
配线架数量根据建筑物信息点数量而定。
考虑以后网络的发展,选择的线缆的规格不能太低。
目前六类线缆成本过高,比较合适的线缆是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能够满足以后155Mbps的ATM网络应用。
6.1.2设计依据1.本综合布线工程设计遵循以下标准或规范:(1)DBJ08-59-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ANSI/EIA/TIA-568A:民用建筑电信布线系统标准(3)ANSI/EIA/TIA-569:电信走道和空间的民用建筑标准(4)ANSI/EIA/TIA-606:民用建筑电信设施的管理标准(5)ANSI/EIA/TIA-607:民用建筑电信设施接地标准(6)TSB-67:UTP布线现场测试标准(7)ISO/IEC 11801:电信布线系统标准(8)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9)JGJ/T 16-92: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本工程设计参照的网络标准有:(1)IEEE802.3:Ethernet(10BASE-T)(2)IEEE802.3u:Fast Ethernet(100BASE-T)(3)IEEE802.5:Token Ring (4M/16M)(4)ANSI FDDI/TP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网络标准(5)ATM 论坛:155Mbps/622Mbps3.本工程设计依据的资料:《某学院建筑平面示意图》《某学院网络拓扑结构图》6.1.3设计目标1.标准化本设计综合了楼内所需的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的信息的传输,并将多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或配线架上。
2.兼容性本设计对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设备均可兼容,且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架、相同的插头和模块插孔。
因此,无论布线系统多么复杂、庞大,不再需要与不同厂商进行协调,也不再需要为不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以及复杂的线路标志与管理线路图。
3.模块化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标准件,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因此当用户因发展而需要增加配线时,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整体布线系统,可以保证用户先前在布线方面的投资。
综合布线为所有话音、数据和图象设备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的介质通路。
4.先进性本设计将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丽特科技NORDX/CDT(丽特网络科技)公司生产的超五类器件构筑楼内的高速数据通信通道,能将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语音、数据、网路、互连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很方便地扩展进去,其带宽高达150M 以上,是真正面向未来的先进超五类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基群速率接口采用与综合布线系统相同的八针模块插座和四对内部引线,且综合布线支持的数据传输高于ISDN的基群速率。
因此,当现今的电话网发展成为ISDN,用户程控数字交换机(PABX)更换成ISDN交换机时,可直接利用综合布线,不必另外布线了。
6.1.4本工程设计方案系统产品选型及产品特点1.产品选型本设计方案中的综合布线系统选择丽特网络科技(NORDX/CDT)公司的超五类综合布线产品,其产品性能接近非屏蔽铜缆布线的极限。
2.丽特科技IBDN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丽特科技IBDN是一套结构化布线系统,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基于标准的星形拓朴结构,最易于配线系统扩展及重组。
丽特科技IBDN符合并超越EIA/TIA 568A及ISO11801标准的要求。
(1)符合CAT5E类国际标准,是真正意义上的超五类综合布线系统丽特科技IBDN是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的倡导者,一直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起积极的领导作用。
丽特科技IBDN公司参加了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并是该国际标准编写组的成员.(2)产品系列齐全丽特网络科技的超五类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全线的产品, 丽特网络科技IBDN 1200布线系统组成如下:●专利之丽特网络科技BIX交叉连接系统●最新专利非磨接光纤端接头●丽特网络科技PDS HD快接式模块化配线架●丽特网络科技超强型5类跳接线●丽特网络科技CAT5E.类高性能电缆IBDN既提供通用的产品,也提供某些特殊应用的转换器件,供用户灵活的选用。
(3)施工及维护方便丽特网络科技公司的信息插座(模块免打线)、配线架(搭配容易)都是经过专门的设计以方便安装,另丽特网络科技的BIX交叉连接系统为25对大对数端接器,安装时省去了端子块安装,减少了信道传输衰减及信道间相互干扰,同时端接简单, 标识清晰,外型美观。
(4)应用范围广丽特科技IBDN公司的布线产品不仅可用于语音、数据、图像信号传输的场合,也可用于视频、音响、楼宇自控信号传输中。
而且在这种应用中不使用适配器(象AT&T等公司的产品在用于视频等信号的传输时要用到适配器)。
(5)开放性及兼容性好丽特科技 IBDN公司的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兼容许多厂家的语音、数据通信、图像等设备连接,包括:1)语音应用:AT&T,MITEL,NORTHERN TELECOM,MATRA COMMUNICATIONS,ISDN2)数据处理:IBM(3270,SYSTEM36/38,AS/400),NCR,HP,HONEYWELL,DEC,ICL,UNISYS,WANG,OLIVETTI,JOHNSON CONTROLS,PRIME,GANDALF,ERICSSON3)数据通信:EIA RS232/RS422/RS423,ETHERNET,FAST ETHERNET,TOKEN RING,FDDI,TPDDI,STARLAN,ATM 因此我们选择用丽特科技IBDN公司综合布线系统构筑该学院校园网网络的神经网络!6.1.5综合布线总计方案设计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为了方便用户接入网络,每个信息点都安装信息插座。
信息插座安装的位置结合房间的布局及计算机安装位置而定,原则上与强电插座相距一定的距离,安装位置距地面30cm 高度。
信息点密集的房间可以选用两口或四口信息插座,如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办公室、计算中心机房等。
考虑到100M 的网络接入,所以所有信息插座均选用超5类模块。
2.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干线子系统可以考虑采用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光缆。
光缆价格过高不予考虑。
对于屏蔽双绞线,考虑到它存在以下问题:本身特性决定对低频噪声(如交流50Hz)难以抑制,在一般情况下与非屏蔽双绞线的效果相当,没有特殊作用。
屏蔽双绞线的连接要求制作工艺精良,否则不但起不了屏蔽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干扰。
因此经过全面的考虑,该院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干线子系统全部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如果随着环境的变化,校园建筑中确定存在电磁干扰很强的环境,也可以直接考虑使用光缆,而不必采用安装施工较为复杂的屏蔽双绞线。
在非屏蔽双绞线的选用中,考虑以后的网络应用,合部施工采用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以便满足以后网络的升级。
考虑到该院实施布线的建筑物都没有预埋管线,所以建筑物内的水平干线子系统全部采用明敷PVC管槽然后安装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缆的方式。
原则上PVC管槽的敷设应与强电线路相距30cm,由于特殊情况PVC管槽与强电线路相距很近的情况下,可在PVC管槽内安装白铁皮然后再安装线缆,从而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
3.管理间子系统设计(1)管理间的设计经实地考察发现,每栋学生宿舍都有两个楼道,而且在2层或3层楼道都已设置了配电房,可以利用现有的配电房作为管理间。
由于学生宿舍信息点特别密集,每栋楼分别采用两个高密度交换机堆叠解决网络接入,因此两个楼道的管理间必需放置多个交换及配线架、理线架等设备。
考虑设备的密集程度,学生宿舍的管理间必须采用8U以上的落地机柜。
由于该管理间与配电房共用,因此网络线布设时,注意与强电线路保持30cm的距离。
教工宿舍的信息点较分散且信息点较少,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间,可以在楼道内安装墙装机柜。
机柜内只要容纳1交换机和2个配线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