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教育叙事精品文稿

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教育叙事精品文稿

青春一班
因为名字特秀气,反而有人会误以为女生。

一见面,四肢发达,孔武有力,一个粗犷的汉子,就说你是不是教体育的。

各种小插曲,反而也使得生活处处充满了乐趣,平时随性自然,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

从小我亲戚就给我说:“鼻子上有个尖儿,长大就当官儿。

”果不其然,虽然没当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却成了实验中学班主任,也算是学校最低领导人,底下四五十号人马,虽说兵强马壮,但学生却不安分,常言道后娘难当,更何况是后爹。

初掌教鞭,从不轻易谈改变。

这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一种清晰的认识。

班主任就要掌握大局,管控大方向不出错。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比单单努力去改变一个人要重要的多。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

班风好了,水涨船高,全体受益,学生浸淫其中,潜移默化也会不断提高,班级这艘船也会稳步驶向远方。

正所谓“风正一帆悬”。

军训期间,烈日炎炎,但也时刻陪同着学生,按着相机的快门,留住瞬间的精彩。

站军姿时的汗流浃背,跑步时的特意搞怪,南水北调时的代代相传,外出拉练时的欢声笑语,军训会操时的整齐划一,这些都是班级最珍贵的财富。

当然,当他们都有自己的军训黑时,我也不例外。

你说的白不是白,看见的黑,才是真正的黑。

有人说这行为有点傻,有教官在,自己可以哪凉快哪歇着了。

但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同甘共苦,更能见精神。

还好,傻人有傻福,军训会操得
了第一名,扬眉吐气,可喜可贺。

更重要的是,我逐渐融入了他们,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开学伊始,就提出严要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一个班级,还是要有些精神的。

我的军旅生涯让我体会到,没有铁的纪律,绝不会有战斗力。

首当其冲就是狠抓卫生和纪律,因为我始终相信:“抓卫生就是抓纪律,抓纪律就是抓学习”。

地面任何时刻不许有垃圾,桌子要与地板线对齐,集会,吃饭听到铃声,迅速出门,半分钟站齐,第一个拉出去。

当用第一名的眼光去审视他人,心理优势油然而生。

天天如此,优势不断积累,自信心也会慢慢爆棚,每周升旗仪式的卫生,纪律红旗就是给他们最好的褒奖。

常抓不懈,拖泥带水,荡然无存,雷厉风行,蔚然成风。

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唯读书与锻炼不可辜负。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内外兼修,是我追求的班级理念。

大课间,与孩子们共跑步,不停的点拨,调教,喊口号,慢慢以前的群马奔腾,逐渐变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孩子们也随着步调,互相感染,久而久之,孩子们也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每当体育课,就和同学们打篮球,球场上没有师生,只有队友和对手。

抢篮板,投篮,就是仗着身体欺负你。

越是这样,越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男生就要有男孩子应有的样子。

当然铁汉也有柔情的一面。

一文一武,张弛有道。

接手八一班之际,我连夜写出班级誓词和班主任寄语。

形式主义
断不可取,但形式还是要有的。

宣誓,就是一种态度,学生要大声吼出来。

不仅宣泄出藏于自己胸中的负能量,更给自己和他人以鼓舞。

一日两次,雷打不动,紧握右手,其乐无穷。

坚持每天在教师寄语栏里写上一则格言,以此共勉。

修身养性,就想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持不懈,就想到“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死记硬背不是目的,启迪内化才是王道。

哪怕是作文不那么干巴巴的,显得有些文采,也是极好的。

作为一线老师,感触最深的,还是读书。

营造书香校园,我们都可尽一份力。

比物质匮乏更可怕的是精神匮乏,比物质扶贫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

倘若一个人,学生时代脑内空洞无物,那以后的路绝不好走。

几十年前,学生困境在于无书可读,现今,则是有书不读,耐不住性子读。

所以平时鼓励孩子多去图书室借书读书,甚至是强迫,因为好的书不读,那毒草就会趁虚而入。

其次,就是共写随笔。

如果说阅读是和大师智者对话,那书写就是在进行自我剖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想法有时灵光乍现,思维有时也会偷懒,抓住转瞬即逝的感悟,写下来,是最好的方法。

写作让杂乱的想法变得井井有条,一些模糊的概念也逐渐水落石出。

不必刻意,也不须每天笔耕不辍,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日积月累,大有裨益。

当然生活中也不全是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有时也不约而至。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小树的茁壮成长,不仅仅需要肥料来滋养,还得松
松土,剪剪枝。

当孩子们犯原则性错误时,依着我的火暴脾气,必会大发雷霆,使得孩子们战战兢兢,当然也不会野蛮粗暴,毕竟也是读书人嘛。

虽然生气,也遵循着“批评,教育,鼓励,改正”的教育闭环。

恩威并施,严慈相济。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不行,辅助措施。

倘若只给犯错学生一个严厉批评的开始,却没有一个从心理上认可老师批评的结尾,还不如不做。

师生矛盾,多源于此。

真正的光芒,有时需要一点点时间。

青春的太阳,喷薄着向上的希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给人力量。

这就是我的青春一班。

相关主题